笑看桃花扇桃花笑春风
第六十五章 顾秉谦的故事——求官(旧版)

萧永日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顾秉谦的最高学历为庶吉士——一个离状元榜眼探花最近的荣誉称号;其最高职务为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工作岗位。仅此两项指标便可以看出,老顾实在是人才中的精英,高官中的极品。

总结顾老一生,其最出名的事迹既不是求学时勇猛精进,也不是为官时造福一方,更不是从文时精品迭出,而是其颇具传奇色彩的跑官史。

跑官的本质是投资。顾老学富五车,博古通今,他史海沉钩,他最大的成就是对跑官的研究,深刻领会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经过大量的阅读、分析,总结,顾老认为跑官主要有两种投资方式。

第一种是物质投资,即金钱开路。一个高尚的人可以对钱财取之有道,但无法摆脱对钱财的喜爱,正如我们可以对配偶忠诚,但无法觉得妲己不媚惑。没有人因为钱太多而有密集恐惧症,没有人因为人民币破损脏污而一把火烧掉,世路难行钱做马,钱在古今中外都是硬通货,在跑官路上更是万金油。

第二种是情感投资。情感投资俗称拍马,方式有很多,比如提包、夹菜、点烟、倒水、开车等方式都行,能表达出对领导的尊敬即可。

顾老认为,既然想情感投资,但别害怕被领导反感,事实上领导都喜欢这个调调,被夸奖、被认可、被崇拜、被欣赏时谁也高兴,领导们更喜欢从你恭谦卑微的态度中体会到被人尊敬高高在上的感觉,媚上者必欺下,欺下者心媚上。

顾老还认为,情感投资不能顾虑被同事看轻。同事们你一样做法,五十步和百步的关系,谁也没资格笑话谁,那些讽刺你嘲笑你的往往是嫉妒你,那些真正有骨气鄙视你的迟早会被你踩在脚下。

对于有些人认为的怕表现太拙劣生硬掌握不好尺度,顾老认为这根本就不是问题,相对于拍马的水平,领导更看重的是态度,让领导感觉到诚意满满即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至于如何才能做到最好,顾老信奉幼时偶尔听到、至今奉为圭臬的一句话:“将领导当成没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的亲孙子”,这样便能将领导照顾的无微不至。

顾老还理论联系实际,总结了两个最不可取的照顾领导的方式:背领导过河和给领导打伞,这两种方式都有惨痛的教训。

在顾老71岁时,他决定进行一次投资较高的跑官,目标是首辅。

这个理想有点崇高,甚至是透着邪门,不说别的,单说顾老的年龄便不适合这个岗位。人到七十古来稀,一般人到了这个年纪,总会对官场的事看淡了看开了,富贵于我如浮云,平淡从容才是真,选择返璞归真享受人生,爱运动的打太极,爱文艺的写大字,休闲的提笼架鸟,有钱的游山玩水,智商低的买保健药品,素质低的跳僵尸舞,心态不好的则选寿衣准备去另外一个平行空间报到。

人们在听到顾老这个决定时,第一反应是顾老哪个筋搭错了。即使当上了首辅又能如何,这个年龄一般情况没办法正常履职,动辄会让人赠送一个“瞌睡顾”、“摔跤顾”、“忘词顾”之类的绰号。并且这个年龄每天养生养性尚不知能活几年,再努力折腾可就真没多少时间了,跑官有风险,年老需谨慎。

事实上顾老很清醒,人老奸马老滑,顾老比大家活的更清醒明白真切透彻,他坚持要投重资当首辅,完全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第一,当首辅是顾老平生夙愿,朝当首辅夕死可矣,不当会死不瞑目。

第二,顾老认为自己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再活个十来年没问题,历史上高寿的首辅不少,远有尖子牙八十拜相,近有严嵩八十掌权。

第三,因为顾老准备的投资在是不高,他准备的是感情投资,空手套白狼,套住了高兴,套不住没有损失。

谁能决定首辅职位的归属?当然是大明帝国最有权力的两个人;朱由校和魏忠贤。

朱由校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认为人生苦短,没必要为了蝇蝇苟苟和薄名虚利而碌碌一生,立志做一个小清新,他在明未污浊腌脏的大环境中保留了赤子之心,出淤泥而不染,摆脱世俗羁绊,远离红尘宣器,毅然放弃大好河山和亿万子民,去拥抱斧子、锯子、尺子、凿子、墨斗这些伙伴,一心一意追求艺术、献身艺术。

少无适时韵,性本爱木匠。

误入尘网中,一去二十年。

还好,在朱由校渎职时,这份天下最俗、最累、最脏的职业被不怕脏不怕累的魏总捡了起来。魏总不辞劳苦替朱由校打理着天下,为边情紧急、黄河决堤、党派争权、谁当首辅这些事伤脑筋。

谁能让魏总高兴、得到魏总认可便能当上首辅,帝国的官员都很清楚。只是尘世难逢开口笑,想让魏总高兴太难了。

一般人想通过金钱让魏总笑。魏总不是这样的人,他富可敌国,已经对钱财、准确来讲是对小钱免疫。眼里没有了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俗物,并且大明的天下都是他的,给他送钱的感觉是换个兜装,拿他的东西哄他开心。

至女拿美女哄魏总开心更不可取,这是在侮辱魏总,魏总在男女关系方面的自律超过了柳下惠。

有人认为拍马可以让魏总感到高兴。魏总也不是这样的人,他收到的马屁已经到达了人类史上一个永远被模仿、无法被超越的巅峰,各种肉麻恶心的拍马漫山遍野纷至沓来,当你自以为想出几个优美的词句段落来赞美魏总时,总会悲哀地发现这些词句段落已经被别人用过。

当时的整个社会和官场都处于一种疯狂变态状态,官员放弃了脸皮和良心对魏总歌功颂德,甚至有一群干部联名上书皇帝,呼吁在太学给魏总盖庙立碑,恳请将魏总与孔子并列的呼声日高,请求皇帝宣布魏总为继孔子之后、成就超过朱熹的又一圣人,并要求全国人民为魏总立生祠供奉香火。

面对这些各种褒奖,魏总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全盘接受。对这种谀词如潮马屁汹涌的大局中,想要超越其它人,将自己的谀词写得更清新脱俗出类拔粹,用富有新意的拍马来获取魏总的嫣然一笑基本不可能。

分析了半天,我们会发现魏总绝对是一位成功人士,成功到了万事不求人的最高境界,常规手段不可能打动魏总。

不过顾总不是一般人,他几乎看都不用看、想都不用想便清楚知道,貌视强大到了万能的魏总其实也是有梦想的,而这正是他的切入点。不怕你权势薰天,只要你还是人类便不可能没有破绽,我便可见缝下蛆。顾总认为魏总是个没道德没文化没纪律有理想的人,但他有两大理想:一是魏总一直隐藏但人尽皆知理想——儿孙满堂;另一个是魏总一直宣扬但人人怀疑的理想——富国强民。

这两个理想都不是开玩笑,并且还是理所当然。人们总是缺什么想什么,越缺越想,越得不到越想。比如宦官们缺少两样东西:生理机制决定了他们缺少子女;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的奴婢身份;越缺越想要,于是有了自古公公多义子、自古公公好威名。

我们不要怀疑魏总忧国忧民的情怀。忧国忧民不是圣人的专利,匹夫一样可以关心天下兴亡,甚至坏人也可以以天下为己任,不同之处无非是个人与国家的先后位置:圣人先天下之忧而忧,但求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死亦足;普通人期望实现个人价值与造福社会双丰收,实在不行了可以先富起来,然后带领大家共同富裕;坏人则是要享受世间繁华,顺便实现天下太平,若两头不能兼顾,顾自己便可。

魏总是个胸怀天下的阉人,作为大明帝国实际上的掌舵人,它视大明帝国为自留地,富国强民即发家致富;民族复兴即家业兴旺。魏总固然喜欢做事乖嘴巴甜能讨其欢心的奴才,也更想要一些能吃苦肯干活的专业管理人才。

魏总在身边的人里点了一下豆豆,失望地发现围在身边的大都是些奴才。魏总很喜欢这群奴才,失去奴才的生活会变得苍白,这群奴才的能力则差强人意,但不得不说,这群人溜须拍马有两把刷子,治国平天下则希松平常,比如魏总的铁杆李蕃、李鲁生二人,其最大的本事是当儿子并籍此进入内阁,被人嘲讽为“四姓奴”,除了脸皮厚再一无所长。

看到这些人,我们还会嘲笑吕布吗?吕布至少有真本事,武力值是当时的全国第一人。而阉党的绝大多数比不要脸时人人争先,讲起治国一窍不通。

魏总在享受这些奴才侍奉的同时也在鄙视奴才的人品和能力,耻与其为伍:“呸,什么东西!居其位而不谋其政,实在有碍老娘治国平太下理想的实现。”

看着手下这群流氓败类无节制无底线胡作非为,魏总很惶恐,老是领着一群流氓招摇过市,那他不成了流氓头子。更何况或手下都是流氓,大家一起败家,谁来创造财富?吃谁喝谁去?享受马屁固然舒服,事总得有人干,否则谁来保家卫国谁来保卫那个她?

魏总越来越求贤若渴,特别是对首辅人选很揪心。首辅不比村长,选错了人了影响太大。魏总把儿子孙子们拨拉过来拨拉过去,发现都是些无才无德的货色,难当首辅大任。而魏总能看上的大贤却都恃才傲物,桀骜不驯,或者被魏总弄死了,或者躲的远远的。

魏总迫切需要一个有文化上档次且忠心的流氓当首辅,但却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尴尬。而这点被求官心切如饥似渴的顾总总敏感发现了。

顾老对自身条件进行了深刻反思和认真剖析,认为自己的能力、学历、资历都没问题,完全符合魏总的要求,欠缺的是让魏总相信他的忠诚度。

如何能表现出忠诚度?顾总不加思索决定成为魏总的圆梦大使,同时满足魏总求贤、求子两个梦想:给魏总当儿子。

不亏是庶吉士出身,顾总智慧的大脑想出了当儿子这么个绝妙主意。

一般人还真转不过这弯来,因为顾总必须突破两重几乎无法逾越的障碍。一是年龄障碍。顾总比魏总大了整整十八岁,顾老上高中时魏总还在幼儿园,顾老成为官场油条时魏总还只是个不起山的小太监。单从年龄上来讲,顾老完全可以给魏总当爹。但是很显然魏总不会认顾总为爹,他没有这个感情需要,他需要的只是儿子或者孙子。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不恨君生迟,只恨我生早。

二是道德障碍。顾总读圣人著作长大的,圣人荣辱观的核心是重义轻利,舍生取义,这点既是顾总应有的荣辱观,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荣辱观。若顾总真敢为了当官而认贼作父会被全国人民唾死的。

小人无耻,重利轻死。

不畏人诛,岂顾物议。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