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桃花扇桃花笑春风
第二十五章 李香君的故事——求学(旧版)

萧永日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如果说青楼女子是艺人,青楼自然是艺校,而青楼负责人则是妥妥的校长。前面提到李香君所在艺校的校长名叫李贞丽,因此我们可以称李贞丽为李校长。

名师出高徒,能教出香君这样的学生,李校长显然也不是一般人。

说起校长一词,人们非常容易联想起专家、教兽等经常上热搜第一条的衣冠禽兽斯文败类们。这绝对是错觉,绝大多数的校长都是好人,包插本文的李贞丽也是个好人,体健貌端无婚房无不良奢好。

李贞丽年轻时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人长得漂亮,艺术造诣也很高。后来人老珠黄,及时转型发展干起了教育,将自己多年的青楼工作经验无私传授给了年轻一代。

为提高办学质量,李贞丽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育人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创建特色一流民办学校”的理念。她不惜重金投入,加大师资力量,高薪聘请了当时著名音乐家苏昆生来校任教,聘请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柳敬亭为客座教授等。在李院长的带领下,其开办的青楼质量逐年提高,人才辈中,其中的李香君、寇白门占了“钱塘八艳”中的两个名额,连丑角郑妥娘也为后来的皇帝福王表演,其艺校解散后大部门演艺人员被弘光朝廷成建制接收,搭建了国家剧院的基本班底。由此可见李贞丽艺校办学水平之高,完全超过现在的北影、央戏、中传等高校。

李贞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豪爽。她经常与一群男人在一起疯玩,巾帼不让须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曾有一次和一群男人豪赌,一夜之间赌输千余两银子。连赢的人都麻了,觉得不好意思,李贞丽却言谈自若,挥洒如意,一副千金散尽还复来、径取沽酒对君酌的样子,惊呆了身边的小伙伴们。

这样的性格与大家平时所见三从四德的小女人形成了鲜明对比,没人愿娶她回家过日子。但不得不承认,李贞丽这样姿容妖冶、作风开放、挥金如土的女人,对任何一个男人都有着强大的杀伤力,比如我们前面提过的陈定生便与李贞丽关系暖昧。

作为专业人士,李贞丽很清楚怎样才能“三句话让男人为我花十八万”,不过她不会下贱到去伤害真正爱她的人,相反她去努力理解和支持她的男人。她懂男人,不懂政治,不过这不影响她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因为爱着陈贞慧的爱,因为梦着陈贞慧的梦,她跟着陈贞慧热爱复社,痛恨阉党,并将这种价值观传授给了她的学生。潜移默化之间,李贞丽艺校成了复社成员的聚集地和复社思想宣讲团,她的学生都成了她的同志,师生关系也因共同的理想和爱憎而更加融洽。

凭借高超的艺术水平、教育水平和人品道德,李贞丽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并获得“秦淮八艳”荣誉证书。

《桃花扇》中的女主人公李香君第一次露脸,是在艺校接受李贞丽和苏昆生教育的小片断。

苏昆生,男,音乐家,戏曲家,知名教援,进步民主人士。因羞于为阮胡子服务,他毅然放弃了阮胡子曲艺团的固定工作,到了李贞丽的艺校当老师。

这节课苏老师讲授的是传统经典戏曲《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两折,大致情节是:女主官宦小姐杜丽娘听老师讲了一篇《关雎》后春心萌动,无心上课,到花园游玩,见到鸟语花香,蝴蝶成双,深感红颜易老,春闺寂寞。游园累了后她在一处小憩,不觉沉睡,梦中碰见了男主人公柳梦梅,二人自来熟,一见钟情豪放了一回,直到杜母前来惊醒,一场春梦了无痕。

这个故事比较离奇,杜丽娘本是个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好孩子,让她心猿意马想入非非的竟然是一篇《关雎》。《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孔子对《诗经》的评价为“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样一篇无邪的作品竟然引起了杜丽娘的邪念邪火,可见杜丽娘本身还是有一小丢丢的邪恶。

《关雎》为什么会引发杜丽娘的邪念?因为“关关”二字并不是相声词,而是动词,描述一个不可描述的动作。

当然这里的邪恶并不是贬义,而是指人性,即封建礼教对杜丽娘的束缚无法让她泯灭掉与生俱来的男欢女爱的人性。这份人性一直为少男少女追求和歌颂,比如贾宝玉曾把《西厢记》《牡丹亭》等关于爱情的闺房禁书偷偷拿给林黛玉看,林黛玉羞羞答答连羞带臊看完后觉得“口齿留香”,并且后来林黛玉无意中发现,端庄贤淑的薛宝钗竟然比她看的还早、经典片断比她背的还熟!

《红楼梦》中这一章名字叫“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明确将牡丹亭列为“艳曲”,可见作者表面上对它的鄙视和暗地里对它的喜爱。

《桃花扇》描述苏昆生教授李香君《牡丹亭》时只提到了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了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看过《牡丹亭》的人不多,但见过这句的人不少——《红楼梦》贾府的私人文工团中芳官、龄官等女演员学戏时也重点学习了这一句。

孔尚任、曹雪芹两位文豪在描述艺人学习的情节时都引用了《牡丹亭》这一节,显然不是巧合,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正如秀才们学《论语》一样,《牡丹亭》是艺术工作者的必修课;二是这折戏太妙了,是少女思嫁的经典桥段。

李香君听苏昆生教授《特丹亭〉》是一节公开课,青楼老顾客——李贞丽的粉丝——退居二线的县长杨龙友也前来听课观摩。

杨龙友坐在李贞丽坐在一旁,漫不经心没滋没味喝着茶水,有一搭没有搭跟李贞丽聊天吹牛,听着曼妙悠扬丝的竹管弦和李香君莺啼燕啭,贼流流的眼睛不断在李贞丽和李香君二人身上来回上下打量,净往不该看的地方看。

李贞丽眼见杨龙友不老实,放下手里的瓜子,拿扇柄戳了戳杨龙友,喊道:“喂喂喂,眼睛往哪看,再敢看信不信我把你的眼睛戳瞎?”

杨友友没了被抓形现的难为情,小声笑着道:“女为悦已者容。你们打扮这么漂亮,我若不看,岂不是浪费了你们的一番苦心。还别说,也只有你这样的极品校长,才能带出香君这样的极品学生。”

一句话同时夸了两个人,李贞丽心里高兴,微嗔道:“胡说八道,我就一半老徐娘,少拿我跟小姑娘比。好好喝茶吧,我可以拿我们这里最好的茶叶来招待你,这还堵不住你的嘴?”

杨龙友笑道:“孔子在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在你们这里享受音乐,我哪能喝出茶水是什么味。”

李贞丽听了掩嘴一笑:“你还真敢跟圣人孔子相提比论。不过不是跟你吹,在我们这里的声乐确实是全国最佳。”

杨龙友笑道:“深有同感。此曲只应天上有,来了你们这里总感觉是到了天上人间。如此良辰美景佳人如玉,若是我还想着口腹之欲、你的茶叶香不香,只怕你还会怪我老杨是牛嚼牡丹不解风情了”。

二人这里聊的高兴,在一边上课的李香君却不在状态,显然是走神了。走神的原因很简单: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杜丽娘读《关雎》尚且走火入魔,李香君学《牡丹亭》走神不是什么怪事,她一会儿痴痴傻笑,一会儿长吁短叹,一会儿面无表情盯着窗外,感觉好像和春天有个约定。

苏昆生正在沉浸式教学,迷着眼睛唱着曲本给香君示范,唱到高兴处还耍了几个花腔,一曲终了,回味了陶醉了一番,孤芳自赏了一阵睁开眼睛,忽然发现李香竟然没有听他教学,当下不禁大怒,喝道:“李香,干什么呢?请注意课堂纪律。我在上面费了这么大的劲,你在底下一点反应也没有,将来肚子里没东西可别怪我。”

李校长正跟老帅哥聊得开心,听见这么一嗓子大吼,回过神来,顺着苏昆生的目光,发现了正在开小差的香君,当即沉下了脸道:“李香,不上课你干什么?”

见校长和老师都不高兴了,李香君知道做错了,不过嘴上不服,小声嘟囔道:“先生教的这点东西我们启蒙教育时便学过,耳朵都听得起了老茧了。本来我上课前挺精神的,先生这一讲课,我的瞌睡劲马上来了。”

一听这话,李贞丽更火了,道:“哟,看来你是学成了。太好了,这样吧,要不你上去讲课,让苏老师和杨县长听听?”

苏老师接着说:“你以为你在给谁学?你不是为我读书,也不是为你父母读书,你是为自己读书。你不学我工资照拿”。

见校长和老师真发火了,李香低头不敢言语,双手捏着衣角。

杨县长连忙过来打圆场,对着李贞丽和苏昆生道:“好了好了,孩子哪有不淘气的,真要都自觉了还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干什么?”接着又转向李香君,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艺人当自强,行行出状元,想要逆天改命必须努力学习艺术。不管你有多自信,也无法改变咱们烟花女的命运,只有刻苦钻研业务才能吸引男人。你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学无止境,仍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见李香不语,李贞丽语气也缓了下来,对李香君说:“批评你也是为你好。现在你也许会恨我,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感谢我的。”

听了众位长辈谆谆教导,香君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去掉了自满情绪,端正了学习态度,向几位长辈欠身赔礼,又又唱了一段,虚心请去苏昆生指点,精益求精钻研业务。

看着教学秩序恢复,杨县长又听了一会儿课,继续跟李贞丽闲聊,他充分肯定了苏教授的教学水平,重申了对李院长大力支持的这一原则,同时表达了对了对香君发自内心的赞美:“名师高徒,国色第一,聪明可爱,唱、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造诣,我相信她将来定会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青楼工作者。”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