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纳妾钗黛凤,超能已失控
第11章 殿试看脸点探花(求鲜花求收藏)(旧版)

码上开花

同人 |  小说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踏入章台宫,满目都是衣冠禽兽。

百官分居两侧肃立,新科士子在殿中央按会试名次一一落座。

景泰帝主考,百官监察。

殿试只有策论。

屏风上就一道题,四个字:

何以变法?

试题并不出人预料,景泰帝几乎打得就是明牌。

等待会试放榜的日子里,诸多考生早有准备,许多人甚至每日都以变法为题做一篇文章,再备上厚礼求儒学大家指点。

胸藏锦绣,自然笔锋流畅。

殿试不同会试,时间并不固定。

士子们争分夺秒。

在皇帝和百官的见证下,越快交卷越有表现机会。

能在章台宫记个名,留下些印象,以后的官路会顺畅许多。

贾珠不着急,慢条斯理的研磨,脑子里思绪翻飞。

他有同年们所没有的优势:老泰山是国子监祭酒!

李祭酒对女婿的文采很有信心,断定贾珠一定会榜上有名。

从会试结束的次日起,就以变法、革新为题,一日三篇佳作送入荣国府供贾珠学习。

照着抄,名次就不会差。

“保前三十,冲前十五。”李祭酒信心十足。

“能不能进头榜前三甲?”贾珠好奇询问。

李祭酒当时的脸色阴沉,看向贾珠的视线像是要吃人。

“机会不大?”贾珠继续作死追问。

“看运气。”老泰山懒得再搭理贪心不足的女婿,挥手赶人:“殿试前十五名会交由陛下定夺,最终的名次,圣心独断。”

新人新气象,李祭酒的经验也过时了。

殿试过程中,景泰帝走下御座,在殿中来回巡视。

最后由礼部天官亲自收卷,呈递到御驾前。

士子们站在殿中屏气凝神,等待最终的评判。

景泰帝阅卷的速度不快,遇见喜欢的文章还会低声吟诵,传到阁臣手中阅览。

不喜欢的,自然就放置到一边。

推迟交卷又文采一般的士子最倒霉,殿试排名从一百往前排。

听到名字的,由太监引路,黯然离场。

最后余下三十人时,贾珠不为所动。

殿里剩下十五名士子时,贾珠呆若木鸡。

等到最后六个人,贾珠异常淡定。

头榜前三入翰林院编书,前程远大却要苦熬时间。

二榜前三能直接当官,七品起步,主政一县当百里侯。

谈不上谁优谁劣。

许多翰林,一辈子都是翰林学士。

非一甲进士,也有好几位入阁。

“这六篇文章各有千秋,臣等恭请圣裁。”

“徐师可有相中的文章?”

“京兆贾珠的文章,谈及变法可以择一州一府试行,乃老成某国之言,可列入头榜。”

阁老们与景泰帝商量时,贾珠耳朵尖听见了自己的名字。

内阁有三位徐姓阁老,唯有首辅徐介当得景泰帝一声‘徐师’的称谓。

“徐阁老慧眼识珠。送上门的关系不攀,还算人吗?”贾珠暗自嘀咕,等放榜后,一定要登门拜谢举荐之恩。

“贾珠,抬起头来,让朕看看。”景泰帝宽厚的声音响起。

“拜见陛下——”

“不错,不错,当为今科探花郎!”

“臣叩谢陛下——”

贾珠托了年轻俊朗的福,名次首先定下。

同行的五人,有的年岁比政老爷都大,白胡子一大把。

唯一与贾珠年岁相近的,还是个大胖子。

探花郎,贾珠实至名归。

“谁是崔颢?”

“拜见陛下——”

“年轻有为,可为榜眼。”

“臣叩谢圣恩——”

大胖子出列,激动得肥肉颤抖。

声音听起来有些耳熟。

贾珠稍一琢磨,这不是会试时住自己隔壁的胖哥儿吗?

缘分呐!

“缘分呐——”贾珠仿佛出现了幻听。

“珠哥儿,咱两缘分天定,恨不得与你结为异姓兄弟,往后定要多多走动才是。”

皇家赐宴上,崔颢举杯邀饮:“为兄占着家世的便宜小胜一局,惶恐惶恐。”

贾珠感觉很新鲜,还能遇到个嘚瑟出身的同年进士:“我姓贾,神京贾氏的贾,荣国府的贾。”

一门双公,百年望族,了解一下?

拼家世,从来没输过。

贾珠矜持的举杯共饮:“崔贤弟出自哪家高门?”

“我姓崔,崔友乾的崔,崔友仁的崔,家父和二叔都在户部混日子。”崔颢清空杯中酒,笑嘻嘻作答。

户部尚书由内阁辅臣代领。

户部左侍郎崔友乾。

户部右侍郎崔友仁。

崔家兄弟把户部经营的水泼不进。

家传的理财本事,羡慕不来。

景泰帝上位后,六部高官变更职位,唯有户部左右侍郎的位子没动。

“状元太扎眼,脸大当不了探花郎,只能领个榜眼凑凑数。”

崔颢长吁短叹:“自此入翰林院修书,要注意官仪,再不能夜宿秦楼楚馆,命苦啊——”

昔日在贡院中,隔壁的胖子还担忧榜上无名。

帝国财相的公子,交白卷都能混个进士出身。

这就是个戏精凡尔赛!

贾珠笑嘻嘻接话:“天生一副好皮囊,总是被各家的贵女惦记,去勾栏听曲都不用出银子,我也很苦恼。混成探花郎,也全靠这张脸,满腹才学总被这张脸埋没,哎——”

崔颢茫然的转过头:你咋不按套路出牌?

贾珠进一步拱火:“你猜猜,徐阁老在殿中为什么举荐我入头榜?”

崔颢压低声音:“听闻徐阁老府上也有好几位小娘子待嫁,莫非?”

贾珠回以高深莫测的微笑。

“嘶——”崔颢深受震撼:“迎娶首辅之女,你是要上天啊!”

“别瞎说,我已娶妻,又刚纳王家女儿为妾。”贾珠连连摇头否认。

“你还不用明媒正娶,能纳首辅之女为妾?”崔颢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

两人的窃窃私语声,让旁边的状元公坐立不安。

科举场上,五十少进士,更何况高中状元郎。

原本心中还极为得意,想在榜眼和探花两位年轻人面前摆摆谱。

好家伙,真的好家伙。

一个是户部侍郎的公子。

一个是国公府的少爷。

张口闭口都是阁老家的女儿。

招惹不起,溜了溜了。

直到跨马游街,状元郎都没跟崔贾两人说过一句话。

“姓梅的还挺傲气。”

领了官服散场时,崔颢冷哼:“不就是个状元郎嘛,你我要是想争,哪里轮得到他?在这给谁甩脸色呢?”

贾珠甩开折扇,选择与他分道扬镳:“张口青楼,闭口舞姬,吾辈正统读书人,羞与你为伍。”

“你往哪走?宁荣街也不在那个方向啊。要去哪,我送送你。”

“我去林御史府上,两代探花郎探讨学问,你也想来?”

“林御史、探花郎——兰台寺大夫林如海?那可是个狠茬子,贤弟你当心些,别着了道。”

“他是我姑父,亲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