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历史:开局盘点千古一帝
第42章刘邦:做人要识趣?(旧版)

伊然自若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韩信在郁郁不得志之中当了逃兵,他离开了项羽,转而来到了刘邦的军中,当了一名小小的仓库管理员。】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所以韩信在刘邦军中依旧是籍籍无名,但是千里马终归还是会等来他的伯乐的。】

【韩信的第一位伯乐夏侯婴出场了,有一次韩信犯了法,理当被处斩,说来也巧,同案的十三人都已经被处决了,当轮到韩信的时候,他或许是不甘,他仰天而叹:“汉王不想得天下吗?为何要杀壮士啊!”】

【而夏侯婴正好是个惜才的人,一听这话,又看韩信相貌威武,直觉不同凡响,当下便放了他,不仅如此,他还向刘邦举荐了,韩信也因此得了治粟都尉的官职。】

汉朝。

韩信双眼朦胧,陷入了对往昔的回忆之中。

早年的经历,很多都已经模糊了,但是对于这一段,他韩信还是记得的。

那一年,那一日,他原本以为他必死无疑,想到他壮志未酬身先死,他悲从心中来,满满的不甘,让他对监斩官发出了最后的质问。

没成想,当时的监斩官夏侯婴真就放了他,甚至还为他举荐了一番。

说起来,夏侯婴对他是有救命之恩和提携之恩的。

若没有他,他韩信早成了刀下亡魂了!

若没有他,他韩信也成不了治粟都尉,而不管理粮饷,也结识不了萧何。

或许真的是时也命也!

……

唐朝。

李世民:“韩信是个人才,但是人才也得用在该用的地方啊!”

韩信之所以籍籍无名,但就是那些所谓的伯乐没有把他放在该放的位置啊!

他一个当将军的料,让他去管仓库管粮饷,这如何能体现得他的价值呢!

即使是人才,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那就成为了庸才!

而在他看来,夏侯婴虽对他有知遇之恩,可归根究底萧何才是韩信的真正伯乐,是他月下追回了韩信,是他一力劝说刘邦拜他为大将。

……

明朝。

朱元璋:“夏侯婴此人忠勇可嘉啊!”

明太祖此刻不谈韩信,就说夏侯婴吧!

他虽然不如韩信厉害,但是他朱元璋还是很欣赏他的,就凭他那一腔忠诚之心,就凭他在刘邦三番两次扔下儿女只为逃命之时,他不顾刘邦意愿,一次又一次的下车抱回他们……

【就这样,韩信掌握着粮饷,而萧何是稳固后方,向前线输送粮饷的人,于是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结识了。】

【萧何作为韩信的第二位伯乐,很是赏识韩信,而他这越接触越发现韩信有胆有识,为了不流失这个人才,他多次向刘邦推荐,然刘邦并没有重视。】

秦朝。

瞧到此处的秦始皇嬴政对于刘邦有了几分轻视。

看来刘邦此人也不咋样么!手下人都多番推荐了,他好歹也看一下吧!

可他倒好,置之不理!

他最终能留下韩信这员大将,他猜萧何起的作用不少吧!

说不定韩信能留下,完全就是因着萧何的缘故。

……

汉朝。

刘邦不自觉的摸了摸鼻子,有种老底被掀翻的感觉。

乃公当时也不知道韩信如此厉害啊!

若知他早就拿他来对付项羽了,何至于与项羽对决,屡战屡败啊!

说起来韩信这个大将军还真的是萧何一手捧起来的,若非他月下追回了韩信,若非他坚持拜韩信为大将军,他想他刘邦也不会拥有这么一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将军。

只可惜,现如今,太平了,不需要那么能打的将军了。

所以韩信啊!乃公劝你还是识趣点吧!

……

宋朝。

辛弃疾闲置在家中,郁郁不快,他一心想要北伐,可朝廷宁可偏安一隅,也不愿收复失地。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啊!

他悲啊!他恨啊!

他宁可如韩信一般凄惨下场,只要让他北伐成功,中原之地被收回,他便是万死也甘愿啊!

韩信郁郁不得志之时尚有伯乐相帮,可他辛弃疾的伯乐又在何方呢?

他中原大地,又何时能挺起胸膛,堂堂正正做人?

……

明朝。

朱棣望着这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他能体会到他老爹当初的不易,也能体会到拥有一名战将的重要性啊!

国士无双的韩信啊!

他永乐帝也想拥有的啊!

他老爹手下有徐达、常遇春这样的猛将,可他手下却是缺少啊!

以至于小小的蒙古鞑子,还需他亲自上阵。

不过没关系,他天生就是个战将!

要打,谁怕谁啊!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