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说书人:你没说你是朱元璋啊
第四章 我有粮种,亩产十石(旧版)

爱笑的飞马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有了招揽之意,朱元璋就想考校下这个年轻人。想到他对朝政如此了解,思索片刻后便问周成:

“现苏北地荒人少,朝廷想往那边迁徙人口,你怎么看。”

朱标听了,好心给周成补充,“如今朝中对此事争议很大,有很多人反对,要迁徙的百姓也很多不愿意的。”

“另外,迁徙所涉及的百姓数目众多,如果要迁是怀柔些以说服和奖励为主,还是直接强制执行都没有定论。”

朱标给周成把朝中两派争论都细说了一遍,周成一边听一遍暗自心惊,一般人便是知道此事也不会知道得这么细致。

听他说得这么详细,几乎能把每个人说的话都复述出来,好像这几人就站在朝廷上听诸公讨论了个全程似的。

这几人到底什么身份?他本来以为不过一般富家子弟,这么看远远不止啊。

难不成是开国哪个功臣后代?他又打量下朱元璋,见他这一身气度,顿时觉得这个猜测挺有谱的。

那怪不得给这几个人解答问题名师值涨得这么快,周成抽了看一眼名师系统。

不过短短几句话的功夫,名师值猛地窜上去一万多。之前他面对的授学对象多是穷苦农民、贩夫走卒。因此周成来此三年不过将将凑够五万升级系统,开启了农业专场商城。

而现在与他们不过短短几句话的功夫,名师值猛地窜上去一万多

周成心中激动,愈发好奇这几人身份。

周成这般想着,不耽误他分析这项政策。

只是朝中大臣不是吃白饭的,朱元璋眼皮子底下的官可不好当,所以关于怎么迁徙的方案已经很全面了。

依照朱元璋的性格,肯定更偏向强制实行的,这位明朝开国皇帝可不是什么好性子,虽说重视农民,但唯我独尊惯了,容不得别人对他的决策有异议。

他记得历史上最终还是强制迁徙的,不过对到了苏北的百姓也有税收的减免和开荒的工具、粮种等支持。

等等,想到粮种,周成心中一动,抬起头来道:

“对于百姓来说故土难离,朝廷想要他们自愿搬迁很难,搬迁途中管理也难,所以有些大臣想强制手段镇压是能理解的。但这样难免伤人和、失民心。而现在新朝初立国库空虚,真拿出钱财奖励又有些困难。”

周成点出现在朝中矛盾的原因,转而又道:

“其实百姓心有顾虑多半是担心到了苏北人生地不熟,又要一切从头开始去开荒,万一再赶上年头不好,实在难以生存。”

“而当今陛下迁徙百姓到苏北不过是因为苏北气候适合,土地丰饶,因战乱人口不足使土地荒废下来太可惜,最终目的是为了粮食。”

“所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行了。”

朱棣冷笑一声,“这谁都知道,你废什么话呢,你是能解决吗?”

朱元璋和朱标也皱起眉头,他们想要的是能做实事的人,不能只是纸上谈兵。

周成看向朱棣,心想这小子还真是不长记性。周成才不惯着熊孩子,直接问:

“我要是能解决你待如何?”

“我便尊你为老师,侍候你身边,期限你说了算!”

这话过了,朱元璋和朱标同时要制止朱棣,但朱棣眼神一转,自己也不傻,补充道:“但是有条件的。”

“不能是你嘴上一说就行,便是你说的有理,谁知道真办起来行不行,你得让我们看到确实可行的东西!”

朱棣说得胸有成竹,此问题有多难解决明眼可见,不然不至于让朝中诸公为难多时。

朱元璋和朱标也不阻拦了,要是面前此子真不是吹牛,那朱棣叫声老师也不亏。

方案谁都能说出一箩筐来,但不能直接拿出钱发给百姓,不能直接让他们拿到触手可及的好处,谁都知道让人心甘情愿搬迁难。

却不想,周成听了半点没见慌张,反而对着朱棣怜悯地看了看,转过头就对另外两人道:

“鄙人没什么大才,只是对农事有些兴趣,前几年自己培育出一种种植不费事还高产的粮种,能亩产十石。”

“拿此粮种种植,既能解决粮食问题,又能让百姓心甘情愿去苏北。”

周成此话一出,满室寂静。

周成疑惑皱眉,怎么,我现代高产水稻还不够震撼古人吗?

朱棣懵逼地问朱标:“大哥,我是听错了吗?”

朱标缓缓摇头。

朱元璋回过神,猛地站起来,甚至带倒身后的椅子。

“你说的可是真的?”

周成淡定点头。

朱棣不信:“肯定假的!能培育亩产十石的粮种,你天生的神仙不成?!”

朱元璋稍稍冷静下来,也不太信,但心中又有些希冀。

他实在没必要说谎,万一呢?

朱元璋死死盯着周成,威胁道:

“你最好能证明是真的,不然咱定……”

朱元璋刚想说斩了你,一想这人还不知道他们身份。

朱棣接过话,“你敢骗我们你死定了!”

周成无奈道:“何至于,不信你们跟我回家看一眼就是。”

朱标、朱棣听了立马回头期待地看向父亲,本来他们今日就要回宫了,但现在此事更重要,朱元璋自然不会不应。

“那就去看看。”

朱棣欢呼一声,去了既能戳穿这骗子真面目,还能在宫外多玩会儿。

朱标也满意了,他是真的希望能有亩产百斤的粮食。

身为帝国继承人,他知道如今朝廷有多难,他父皇为了天下有多不易。

俗话说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刚经过连年战乱,天下处处是待补的窟窿。一边要百姓休养生息一边还要趁着建国之初定下各种章程。

如果周先生所言是真的,那对国对民都是件大功德。

去的路上,朱元璋还能稳得住,朱标心里是七上八下,激荡难安。

周成倒是老神在在,几人见到他这样子,心中又是信了几份,不禁更加期待。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