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说书人:你没说你是朱元璋啊
第三章 千百年都这样就是对的?(旧版)

爱笑的飞马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周成是三年前穿越过来的,开局成了落魄书生,饭都要吃不上了。

好在睁眼就觉醒了名师系统,只要传授知识、教导学生就能获取名师值,名师值可以兑换商城奖励。

商城里什么都有,除了能直接兑换的日用品外还有农业、工业等专场商城,只是后面这些需要升级系统才能刷新出商品。

周成穿来的原身不过一半瓶子水晃的书生,哪敢能收学生啊。要周成去教别人四书五经更是误人子弟。

所以他一琢磨,只要能传播知识扩大自身知名度,干什么不成?传授什么知识不行?

于是一拍脑袋干脆当了说书人。

几年下来攒的名师值数量可观,今天抓住答疑的机会又是大赚一笔,商城直接解锁了新商品。

只是周成看一眼又是农业相关不禁摇摇头,现在他这身份,好东西拿出来也没用。自打商城解锁了农业专场,全是这些奖励,这次刷新出的农书还不如上次的那包高产水稻种来的实用。

那包种子他种在住处边的田里,还能指望吃点自己种的粮食。

直到被人拦住周成才收回神思,回头见到朱标朱棣,问道:

“两位小兄弟可有事?”

朱标出面上前微微一笑,很有礼地道:

“是我父亲对周先生刚刚那番讲话感兴趣,让我邀您上去一叙。”

周成打量着这兄弟俩一身华服和身后的带刀侍卫,深觉自己惹不起,利落跟过去了。

想到名师系统中说对地位越高、影响力越大的人传授知识,收获的名师值越多,周成还是有些期待的。

等推开门一眼看到窗边椅子上大马金刀坐着的中年人时,周成心头一凛,瞬间知道这不是个好惹的人物。

他心中暗自警惕,面上却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都被吹捧得逼格这么高了,还是有点包袱的,不能露怯。

于是,在朱元璋等人看来,就是这位周先生确实仪表堂堂,不似凡人。

要知道朱元璋作为战场上真枪实刀打下天下的开国皇帝,一身气势惊人,一般人连和他对视都不敢。

第一印象好了,朱元璋开口时语气就平缓了许多。

“咱听当地居民都夸赞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可是真的?”

周成摆摆手,随意道:

“只是多识了几个字,比一般人多些见识罢了。百姓心思淳朴,见我帮过忙心存感激而已。”

朱元璋听得点头,对周成印象又好了点。

朱棣却迫不及待跳出来,质问周成:

“那你刚刚楼下说的那番话什么意思,可是对皇帝和朝廷有所不满?!”

周成猛地转头看向这破孩子,卧槽怎么说话的,这话能乱说吗,明朝太祖那是什么人物,杀人不眨眼的主儿。

什么仇什么怨一上来就害人啊?

周成不乐意了,一挥袖子就要走。

“我一向好交朋友,以为几位有意结交或是有疑惑要我解答才邀我上来,却不想是来为难人的。”

“恕不奉陪。”

朱棣目瞪口呆,刚想斥他大胆无礼,突然想起来他们微服私访根本没表露身份。

朱标见势不好,连忙起身拉住周成,“先生留步!”

“是我们无礼了,此次是因为听说您贤名特意来见,刚刚听先生在楼下的一番话后又心中有不解,所以邀来相见。”

说着,朱标转头皱眉对朱棣道:“还不给周先生让座!”

一张圆桌就围了三把椅子,周成故意慢悠悠地坐下,朱棣气得站到窗边。

朱元璋乐得看性子莽撞的朱棣吃亏长记性,笑呵呵地什么也没说,反而问周成:

“朝中如今重视新作物种植一事,周先生有何高见可详细说说?”

周成顺了气,便不忸怩,直戳了当地道:

“算不上高见,只是觉得推广种植棉花的手段过于强硬,百姓不能理解便会敷衍了事,不知合理的种植方法就会事倍功半。推广棉花没错,方法该变一变。”

朱元璋听了皱起眉头,在他看来百姓就该听话,官府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有那么多想法。

朱标却追问:“依周先生所见,该如何行事?”

这简单,周成不假思索地道:“应该根据土地情况劝农民经济作物和农作物合理种植,田少的两种各半种植,田多的则加倍种植。对于田少家境困难的农民种植棉花适当给予补贴。总之不能一概而论一刀切,政策要适应不同情况。”

朱元璋眉头舒展,开始听进去了,“继续。”

“官府还要撰写棉花种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选人下乡去向农民宣讲。若只是乱种瞎种看天吃饭,官府这边短时间难见成效不说,农民自身也易损失惨重。”

“这就涉及我说的限制人口流动过严政策的弊端了。”

朱棣见父亲和大哥眼神越来越认真,知道这家伙又过关了。他年龄虽小却不是不懂朝政,父亲这项政策的用意他是琢磨过的,不觉得有何弊端,就不服气地问周成:

“限制百姓流动既方便管理收税又能减少犯罪,有什么不好?”

周成胸有成竹,心想谁没背过几句小农经济的优缺点啊。

“就比如我所说的种棉花看天吃饭,农民除了种地没有其他谋生手段,男种地女纺织,条件简陋只能自给自足,这样承灾能力弱,一旦老天爷不赏脸,立马崩溃。”

朱棣:“可是千百年并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周成反问:“千百年都这样就是对的?”

朱棣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朱元璋和朱标细细思索下却觉得有几分道理。

“若千百年不变的就是对的,也不会有当今陛下建立我大明朝。”

朱标、朱棣一惊,朱元璋听了却大笑出声。

他这次终于正视了眼前的年轻人,不负其名,是个有本事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