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开局狂薅大明羊毛
5 老朱和小朱都不淡定了!(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用杨载的话来说,小琉球国既是宋朝遗民,又仰慕天朝,大明自然要照顾一二的……

当然,杨载怎么说,李湛阳就怎么听。

在大明这个地界,说话管用的还得看老朱!

还有老朱的儿子,堪称有史以来最稳的太子朱标。

想必,今天肯定能同时看到老朱和朱标父子二人了……

就在李湛阳琢磨的时候,时辰到了。

大明礼部的官员出现,又重申了一番上朝的礼仪,告诫各国使节勿要失礼触怒皇帝,这才带着一众使节进宫。

话说老朱刚当上皇帝没多久,就对跟着他打江山的老兄弟们非常不满,因为这些家伙上朝真没个样子,抠脚的骂街的睡觉的吐痰的,显得朝廷像个菜市场一般!

所以,老朱查阅古籍,又咨询大儒,亲自指定了一套事无巨细必有规矩的上朝礼仪。

这不,这套玩意儿果然把一众外邦友人折腾得够呛!

只是,就连嗓门最大的北元使节都不吭声,其他人也就不敢咋呼。

还好今日早朝的主题就是一众外邦入朝觐见,所以实际上也没等多久,李湛阳混在人群中,终于看见了老朱的真容!

其实也就远远的看了一眼,因为礼仪所限,外邦友人可不兴看猴子一样看大明皇帝呢。

但朱元璋的声音充满了朝气:

“今日,天下各邦齐聚一堂,朕心甚慰啊!”

“大明虽初立未久,却肩负上天赐予的重任,即安定天下,使各邦之民能融洽如兄弟,少些兵戈之祸,所有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诸邦以为如何?”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一众使节包括李湛阳在内,齐齐拜道:

“谨遵皇帝陛下教诲!”

朱元璋大笑,志得意满,话锋一转道:

“朕听说有小琉球国者,今可在?”

这话就纯粹装比了,其实朱元璋早就得到杨载的仔细汇报,他明知道李湛阳的存在,而且还对大明非常恭瑾,这才会把小琉球国单独提出来。

意欲何为?

自然是给其他国家立个小小的榜样了!

你们且看看,小琉球国是怎么办事的!

李湛阳闻声赶紧出列,拜道:

“小琉球国,小王李湛阳,参见吾皇陛下!恭请圣躬安!”

朱元璋大笑,高兴的都站了起来,上前数步,道:

“朕安!”

“李湛阳?”

“果然长得一表人才!”

“听说你们小琉球国是宋朝遗民?”

说罢,朱元璋却瞄了一眼北元正使。

北元正使心里一抖,只觉得有点不妙!如今这大明的第二次北伐已然发动数月,正与他们元朝在北方打得如火如荼,这朱元璋想干什么?

小琉球国?

这小国源于宋末?

北元正使还真有点印象,以前也是他们元朝的小弟来着,但从来没放在心上好吧。

李湛阳看到了朱元璋和北元正使的“眉来眼去”,心里自然知道怎么回事,便大声道:

“回陛下的话!”

“小国正是源于宋朝!”

北元正使觉得不能坐以待毙,便站了出来,指着李湛阳的鼻子喝道:

“小小弹丸之国!”

“你们可是我大元的藩属!”

“未经大元允许就出使明朝,你们想要造反吗?!”

看到这一幕,不仅朱元璋,其他邦国的人都饶有兴致的吃瓜看戏。

李湛阳正义凛然的说道:

“汰!”

“尔等暴元,所作所为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这才派当今圣上下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我小琉球国虽然卑微,却也敢跟随天朝王师,追亡逐北,直至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北元正使顿时大怒,喝骂道:

“你放肆!我……”

李湛阳却懒得搭理他了,转头对朱元璋拜道:

“小王斗胆!”

“若陛下不嫌弃,我小琉球国愿自带军粮兵器等,倾全国之力,通过海路袭击辽东!不死不休!”

这话一说,北元正使整个人都麻了!

要知道,辽东尚在北元控制之下,而且地位比之现在的都城和林更重要,因为辽东出产的粮食乃是北元得以维持的命根子!

若被这劳什子小琉球国横插一手……

北元正使都不敢想下去了!

北元正使越怕什么,朱元璋就来什么,只见朱元璋饶有兴致的询问道:

“哦?”

“你们小琉球国能凑出多少能战之兵?”

李湛阳一脸认真的说道:

“回陛下,一万之数是妥妥有的!”

“小王就一句话,只要大明有需要,我小琉球国义不容辞!”

北元正使故作震惊,嘲讽道:

“呵呵!”

“弹丸之国,惯会耸人听闻,沽名钓誉而已!”

“臣想英明如大明皇帝陛下,断然不会被你这种人骗了!”

说完,北元正使悄悄看了一眼朱元璋的脸色,却看不到朱元璋的表情有一丝变化。

“呵呵?”

李湛阳冷笑一声,转头对朱元璋说道:

“陛下!”

“小琉球国与天朝同出一源,拜的是一个祖宗!”

“小王早就听说了,天朝正在二次北伐,想必靡费巨大。小王不自量力,先献上这点心意以壮天朝王师之义举!”

说完,李湛阳从怀里掏出一份奏章,转交给一个太监。

太监连忙接过,疾走数步,双手把奏章举在脑袋上。

朱元璋信手接过,打开一看,顿时整个人都懵了,眼睛瞪得老大!

殿下的文武大臣和使节们一看,便有点骚动起来,到底是什么内容的奏章,竟然能让堂堂皇帝都不淡定了?

“标儿!”

朱元璋只看了一眼,差点移不开眼睛了,还好他很快反应过来,再这样下去就丢人了,便赶紧唤了一声以掩饰自己的尴尬。

标儿自然是当朝太子朱标!

朱标与李湛阳年纪相仿,不过人家的气场就强大了许多,只见朱标稳稳的走到朱元璋身边,回答道:

“儿臣在!”

朱元璋把奏章递给朱标,说:

“你看看吧。”

“是!”

朱标答了一句,只是一看一下,连他这个素来以沉稳著称的太子殿下都不淡定了,呼吸突然沉重起来,眼睛更是移不开李湛阳的奏章半分!

好半天,朱标才看着殿下的李湛阳,说道:

“这……小琉球国可真是大明的手足兄弟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