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名英雄
第一回:弱小的小四 1(旧版)

马晓菲

武侠 |  传统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湖广原来有半省的产业都是广府平南金家的;只是后来金鹰堡的二小姐嫁与广府平南金字招牌的主人金念如为妻之后。金家将湖广半省作为聘礼划给金鹰堡主欧阳春!欧阳春是个心比天高的人,十年时间就把湖广给占了,一时豪情万丈,大有想与金家比肩的意思

可惜的是,生子不肖。二十余年心血,在死后不过短短七八年,金鹰堡的三少爷当家,就把湖广给花得七七八八!自从其父一死,欧阳如剑的本性就暴露无遗了!所谓的夜宿青楼,日聚赌坊都是小事;更是为难老人,弄得人心四散。欧阳如花作为外嫁女,劝也劝过,骂也骂过,也总也没有办法!

开始时,金家还救济一二,老部下还念在二小姐的护短忍气吞声;渐渐的,金念如见苦说无用;欧阳如花的心灰意冷;老部下如韭菜般一刀一刀的割尽!而欧阳如剑的变本加厉,人心渐散,各逃东西;而他终日只是享受,不过七八年时间,连旧日金家卖剩的三亭都不到,正是积若蚁累土,倒若风吹沙;真不知欧阳春地下英灵,是否还能喝下墓前那一杯酒?

旧日的欧阳春是如何的豪情万丈?野心吞天?却于今日,如人死为鬼,想必也是黄泉路上泪泥宁!

也许,黄泉路上的阴风阵阵,号哭不绝;就是鬼魂的不愿,鬼魂的痛心如裂!

宝庆,是湖广的一个小县城;城中北面临街有一赵姓,主人家叫做赵新。是个坐贾商人,家中到他已经六代单传!院子不小,人口却历来不多;城中原来有许多商铺都是富甲天下的金字招牌的,后来给了姓欧阳的;倒是近几年,欧阳家渐渐的变卖。城中原本是祖业不愿卖的,守着祖业过日的;都接手了不少商铺,也有些新近起来的人,也接手一二间或大或小的商铺,不管是金家也罢,欧阳家也罢。全占了,或者全不要了;宝庆的百姓还是一样的过日子。

世人总是要过日子的。

话说这个赵新,少年丧父。止有一老母,守着祖业过日子。他那时年幼,幸有老家人照顾,也总算保着一份不大的产业!到了十九岁,宝庆来了一对逃难的兄妹!那兄长有二十六七岁,妹妹才十四岁;那赵新喜欢上这外来的女人,托人为媒,次年便成了亲。

自赵新成亲后,那兄长便走了,三十余年间,才来了二回,也不知干什么的,兄妹相见都是抱头痛哭。却是什么事,也许大人知道,小孩是不知道的。

话说这赵家,六代单传,家里人口不多;却是自从赵新这代起,才成亲第二年,就生了儿子,取名兴家。原本是六代单传了,希望这孩子能兴家,却不料次年又怀上,第三年又生个儿子,取名振国!须知二胎对于一家六代单传的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自始,母子俩人便把这个外地的媳妇宠成宝贝了!那老太太更是说天地众神佛见怜,祖宗有灵。虽不至念佛吃斋,但也事事都讲究了。

岂料又过了四年,又生一个儿子;都说祖宗积德,起名德旺,赵家本是小有家资的人,到了长子五岁,就请了一个秀才来教书。还是一个据传十份有名的先生,到一百里远的地方请的,亲自去请;给高价钱,请了几回才请过来的。

赵新生了三个儿子,自小溺爱,都舍不得打骂半句,又怕儿子失德,又早早请了先生,舍不得儿子到别人合读或者是朝庭办的书院读书。

本来大家都以为赵家于这一代破了六代单传的禁忌,生三个儿子足够了;岂到了长子十五岁时,他母亲又生了一胎,又是个儿子。只是这个儿子生来虽足月,与兄长一般无二,却是生来体弱;一岁之前,不知有多少百回差点就断气了;家中奶奶母亲,求神拜佛几乎天天有;过了周岁还不省心,一月之中,少说也有二十天是喝药的,有时一个月大时三十天,喝出四十天药来!一家子奶奶父母兄长都为他操碎了心,生怕一觉醒来,老四就断气了。

长子渐渐的大,读书不行,就跟着父亲打理家里的祖业,到大铺小店学着行商坐贾的本事,男大当婚,娶妻生子;都到了次子都成亲了,老夫人都三十八岁了,又生了一个女儿;赵新说儿女双全,起名小齐;须知赵家六单传,非但孩子没有姑姑,就连自己,父亲,爷爷的都没有姑姑外亲,生个女儿,也实在能高兴好久。

唯一夜不能眠的就是,老四都七岁了,身体还是不行,唯一好点的就是,自旧年以来,一个月有十七天吃药就行,不用吃足月,身体比同龄人矮,瘦小;看着有骨无肉不说,连骨比起才二岁的妹妹也大不了多少。这几年,身体不好,家里人都不让他出过门,都是在家;唯一胜兄长的就是,读书过目不忘,过耳能记;字也很飘亮,只是手腕无力,写字,看像女孩子写的。许多时候,赵新都看着流泪;这孩子,到底怎么才能养大;他母亲更是哭得眼睛都肿了;到了八岁时候,舅舅来了,也哭得昏天昏地;德强望着大家泪行双行,也许知道是说自己,也泪若珍珠。

四舅抱着他。说道:“孩子!舅舅五十岁了今年!如果你好好的长大,像三个哥哥一样娶妻生子,舅舅宁愿过不了下个月的生日。用我这老骨头,换你一生喜乐平安。”

老太太天天都去求神拜佛,救神佛收了她这把老骨头,去换孙子的平安安乐。

日子一天天的过,到了八月十三这天。小四丢了。

最先发现他不见的是常年伺候他吃药的二嫂子。一个五十多的老妇人。是家里的老家人。早上四少爷又不舒服,急忙把李先生请来。自从生了他,家里非但有教书先生,还多了一个随叫随到的郎中,允许他在门对面街自己的药店坐诊,赚多少是他的事;每个月就这孩子,都给他平时自己干一个月还多一半的钱,唯一的条件是不许出诊,随叫随到。

李先生开了药单,亲自抓药给二嫂子;二嫂子去熬药,好了,吹凉,去找四少爷!四少爷不见了。

她一叫,大家就四处找。家里虽然宽大,但下人也多,四处的找,还是找不着。急忙去告诉夫人,夫人一听,都慌了。这孩子从来没有出过门,急忙让下人去找老爷少爷回来。派二个奴婢去扶老太夫人,一边派人外面去找。

父子四人听说老四不见了,急忙就回来,大家都不知道到那里去找,这孩子从来没有出过大门,那会到那里去玩?况且他生来虽是体弱多病,但生性乖巧听话;怎么会丢了呢?又急忙派人去查看家里的水井,渔池;但凡有水的地方。

查了一回,也没有,这就奇怪了,难听的说,生见人,死有尸;一个大活人,怎么说丢了就丢了呢?又不是说出门,这孩子从来没有出过门,一直在家,就是说出事,也应该在家才对。

赵新急忙问,谁见到四少爷是什么的事?

众人回忆一下。石先生中秋回家了,四少爷不用读书;说了一会,好像就二嫂子一个先见到。其他的虽然也见到,但四少爷天天见,都几年了,谁也没留意。

此时他母亲倒是想起了说是早饭不久,就是李先生出去不久,他进来问爹到那里了。我说爹跟三个哥哥一起出去了,咱家是做买卖的,都快中秋了。去置办月饼什么的,让大家伙中秋过节,这是年年有的事,你三哥也跟着去学,他又问奶奶呢?我说奶奶去拜神了,当时正好小齐拉了一裤子,我正忙着,就让他回去读书,他还应了一声,亲了一下妹妹再走的。

这事听来也没有什么价值,赵新就让家中奴婢出去,在城中问人;把赵家的家人们都叫起来,生意的事,能停不能停的,都停了,有多少人就出多少人,去找四少爷。

其时几近午时。大家都出去了,赵新也没停着,他的老母亲回来听说小四丢了,当时就昏死过去,吓得家中奴婢乱成一团。

问了一回,有些说见过一个小孩瘦瘦小小的,穿青色衣服,往西街走了;只是谁也不认识赵家四少爷,也不怎么理;这倒是实话,非但外人不认识赵德强,就是赵家下人们,除了些比较亲近的,经常要往主家汇报些买卖上的事,其余的,也没见过四少爷,事关四少爷从来没有出过大门,那怕在大门露个脸。

知道又急忙往西街问人,一路问去。问到一个卖水的老者,也说见过。还说口渴了想喝水,但听说要钱的;说没带钱,就走了,往西走。见是小孩子,身体又瘦弱,说白给他喝,他又说不要。

若干数百下人都去找,找到天黑,城里找遍问遍了,城外都问了十几里;也没有找到。

家里的老夫人,夫人都绝望了!哭昏了好几回!

天黑了!大家虽然还在找,虽然不说;但也知道;人,是没有了!

城西外有山有岭,自然也有野狼山猪豹子山猫子。天一黑,莫说是个瘦弱病小的孩子。就是一般成年人,也该有点怕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