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屋通大明,开局买官总兵
第37章 亲自出马,迎战“闯王”高迎祥!(旧版)

无支祁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其实,崇祯当皇帝之前,也就是他那死鬼哥哥天启皇帝时候,西北就已经爆发农民起义了。

只是由于规模小,被快速镇压了而已,此后就没有停歇过,一直在酝酿和零星发生。

古代信息传递太慢,规模小地方官不上报,等到京师朝廷知道的时候,就势大难以消灭了。

可以说,他接手的是个烂的不能再烂的烂摊子。

为了解决辽东军饷问题,就得加税,加税就会导致更多的人造反,然后又得平叛,平叛还要花钱。

关键是这个过程就像是传递猪肉,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沾一手油,导致真正用到实处的钱很少很少。

这等于是陷入了一个死循环,除非朝廷壮士断腕,干脆直接宣布辽东不要了。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辽东那么多军卒将领,还有朝中诸臣,很多都指望着辽东军饷发财呢。

朝廷若是敢直接放弃辽东裁撤军队,那他们搞不好立即会投降女真当带路党挥师入关。

另外,辽东是祖宗打下的疆土,崇祯要是敢放弃不要,不用等到死后,活着的时候就会被言官和天下人骂得睁不开眼。

这种环境下的皇帝,如果不是彻底摆烂当昏君,就肯定会变得暴戾和刻薄寡恩。

常封正是体谅他的难处,所以才主动上奏自己的计划,让他心里多少有点儿慰藉。

若是换了其他末代皇帝,常封才不会鸟他呢,凭借自己的实力就是割据一方,朝廷能奈他如何?

“报!”

“启禀总兵大人,陕西的流寇已经奔着晋南来了,不日便会到达。”

常封听了一点儿都不震惊,甚至还有一些坦然,该来的总算是来了。

他到大同以后,除了派人监视北方鞑子动向以外,也派了很多探子盯着流寇。

史书上管他们叫农民起义军,但常封一直叫流寇土匪。

他们之前是穷苦农民不假,可起义后干的事儿却很恶毒残忍,与土匪流寇无异。

没有一点儿进步性,怎么配叫“义军”呢?

这股向着山西来的流寇的首领,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代“闯王”高迎祥。

“与其坐而饥死,何不盗而死?”

这家伙脑子挺清楚的,直接一句话就把道理说明白了。

他振臂一呼,响应者云集。

高迎祥是贩马的,应该很有钱,马匹很贵,一般人做不了这个营生。

不知道是不是天天牵马练出来的,他臂力过人,还善于骑射,并且每次打仗都冲锋在前。

老实说,这算是个令人钦佩的豪杰了,如果赶在元朝末年,投奔朱元璋的话,高低得混个侯爵。

也难怪他现在被三十几路农民军奉为“闯王”。

“李自成!”

“传我军令,点一万人准备迎战!”

此时农民军据说总共有二十万众,至于是算上家属二十万还是只战斗人员就二十万,谁也说不清楚。

大概率是拖家带口总共二十万,能战斗的充其量五六万。

估计高迎祥自己都不知道确切数字。

对待几万乌合之众,常封出动一万大同军都算是看得起他们了。

并且,他这回点的还不是那三万精兵,而是筛选剩下的普通步兵。

对于大同来说是普通步兵,放在其他明军里绝对是精锐,尤其是他们更换上那三万精锐淘汰下来的装备之后。

照理说,有李自成带着一万大同兵去迎战高迎祥已经足够了,可常封还是亲自出马了。

一方面,李自成参加实战太少,现在猛然掌管一万人,如果适应不了指挥失误,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另一方面,明末农民起义太多了,不管怎么说,常封自己得有和他们交战的经验,这样以后指挥部下才能不犯错。

反正他现在没什么大事,大同交给孙传庭完全没有问题,就算来十万人都不怕。

其实山西南部还是不错的,降水相对丰沛,良田很多,否则也不会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了。

农民军说是军,其实就是一帮携家带口,甚至带着许多抢来的战利品的乌合之众。

他们就像是蝗虫,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直到把一个地方抢光吃干净才会挪窝儿。

晋南若是被他们这么一祸害,那整个省基本就废了,常封以山西为基本盘的计划就落空了。

“出发!”

山西全境被常封控制以后,他在各县都设置了粮仓,所以大军出动根本不需要带粮草。

这样才能做到随时出击转战全省,这反应速度对于流寇来说,绝对是秒杀优势。

(跪求读者大佬鲜花评价票支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端午节赠粽子活动
活动以单次实际到账的VIP点为准;以点券的形式赠送VIP点,充值额越高点券到期时间越长。如:充值:500元赠送7500VIP点、充值:1000元赠送15000VIP点
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立即充值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