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屋通大明,开局买官总兵
第36章 崇祯斥退群臣,大力支持专权!(求鲜花、评价票支持)(旧版)

无支祁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京师。

皇宫。

“陛下,近日山西主政官员上奏,大同总兵常封专权全省事务,致使民怨沸腾。”

“请陛下定夺如何处置!”

内阁首辅钱象坤如是禀奏道。

他这话真假掺杂,不仔细听很容易上当。

常封专权确实不假,民怨沸腾从何说起?山西百姓明明是欢欣鼓舞热烈拥护好不好。

可是让他随便这么一说,就变成了为祸一方的恶霸。

当然了,也不能说他完全是胡诌,毕竟那些被分了田地的土豪地主也是百姓,他们对常封确实意见很大。

崇祯皇帝听了不屑一顾,从龙椅上站起来背着手踱了几步说道。

“据朕所知,好像并非如此啊!”

“那常封虽然越权插手地方事务,可是却把大同府治理的相当不错。”

“如今若是能把整个山西都治理成大同那样,岂不是百姓之福,朕之福?”

当然,崇祯没有英明到能千里之外明辨是非。

常封早在一开始就写了折子,把自己的详细计划送进了宫里。

他想得很简单,我的法子是有效的,对百姓对大明都是有好处的,我也都汇报给你了。

同不同意你看着办,反正天高皇帝远,我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这要是其他时期,哪个皇帝都容忍不了手下官员这么嚣张。

但是现在情况特殊,大明朝眼看着随时有可能散摊子,崇祯只能做一个相对不坏的选择,而不是既要又要。

这其实也跟常封的性格有关。

他是现代人,非常厌恶明末官场那一套虚与委蛇的作风,从来不给崇祯来虚的,啥事儿都是往实在了说。

臣子里几乎没有对皇帝这么坦诚的,所以崇祯对他印象很好,内心是绝对支持他这么干的。

反正地方事务,他这个皇帝很多时候说了不算,与其让那些文官胡作非为,还不如把权力给常封。

至少他能让境内百姓吃饱饭,减少了潜在的造反人群。

西北的情况可是不容乐观啊。

陕西的“二王起义”虽已被摁灭,但他们部下却散落到各处,又拉起了很多支起义队伍,随时可能引爆整个西北。

现在西北必须得有个既能发展生产,让百姓丰衣足食,同时又会领兵打仗的狠角色来镇场子。

常封无疑是最佳人选。

崇祯不免有些后悔,要是知道常封年纪轻轻有如此能力,当初就应该请他进宫好好畅聊一番。

这等奇才若是留在京城,不是更堪大用?

次辅温体仁站出来拱手言道。

“陛下,臣斗胆直言,那常封只是总兵,竟然软禁架空地方主官,这是有不臣之心啊!”

这在他们文官眼里是大逆不道的行为,绝对不能容忍。

一个小小总兵这么嚣张,我们这些朝中大佬岂不是很没面子?

大明不允许有这么牛的人存在!

一众官员一齐拱手拜道。

“臣等附议!”

崇祯见了有些动怒,但又不能一人对抗满朝,只好笑着摆了摆手说道。

“众卿所言极是,这个常封做事没有章法,确实应该申饬。”

“朕马上下道旨意对其严加训诫!”

众臣听了就是一愣,大眼瞪着小眼面面相觑。

合着我们费了半天唾沫就是让你骂他一顿拉倒?这是重罪,要杀他全家。

即便不杀他全家也得立即罢官让他滚蛋,皇上您这是跟我们开玩笑是吧?

“陛下,这种商贾小人,向来不知忠义。”

“如若不能及早处置,久之恐成大患啊!”

温体仁直截了当地骂常封是不忠不义的趋利小人。

崇祯白了他们一眼,心中骂道,说得好像你们自己忠义双全似的。

一个个的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不都是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吗?

“朕意已决,尔等休要再言!”

“谁若是不服,朕可以把他派去总督山西。”

大家知道皇帝这是真生气了,没有人敢再多言。

耍耍嘴皮子争点风头也就罢了,跟皇帝针锋相对还是要掂量一下的。

毕竟这位皇帝的刻薄寡恩,他们这几年没少见识。

西北现在乱成了一锅粥,到那里去做总督不是升官儿,而是下地狱。

这位皇帝是好惹的?

去了西北若是干不好,或者一着不慎激化了矛盾,那就得全家手牵手上菜市口儿。

吓退群臣之后,崇祯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感觉自己发现了大明的一根救命稻草。

常封办事靠谱说话实在,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比袁崇焕那种只会吹牛的大忽悠强多了。

朕那么信任他,全权委以辽东事务,结果他竟然让女真人杀到京城,以至于朕颜面扫地让天下人笑话。

这种人该杀!

(跪求读者大佬鲜花评价票支持,赐予小作者更新的力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