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纵奇才,朱雄英
第52章 代理人(求评价票!)(旧版)

狐说爸道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曹正淳。”

很快一个小太监从殿外跑了进来。

“主上有什么吩咐?”

朱雄英从那叠纸中抽出了两张,递给了他。

“从八局里找相应的匠人,尝试着把这些东西弄出来,记得这东西要保密,还有不许威逼,那些工匠我以后都有大用。”

“是,主上。”

名叫曹正淳的小太监领命退下。

随后,朱雄英又分别把雨化田和曹少钦叫来,一样给了两张纸,说了一样的话。

最后轮到魏忠贤,这个他寄予厚望的小太监。

“魏忠贤,你去看着他们三个,记得隐蔽些,他们若有所疏漏你要及时弥补,发生任何事情都要向我汇报。

你,明白了吗?”

“主上放心,奴婢明白。”

有些上头的魏忠贤一脸兴奋,他感觉自己与其他三人似乎有些不同了。

一股莫名的野心像是颗小小的种子在他心中被种下了。

朱雄英看着退出去的魏忠贤,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感觉到差别,那心中的不忿和嫉妒便会如同野草般滋长。

他只要稍加引导便会让这几人,将这些忿恨嫉妒化为前进的动力更好的为他办事。

而且,差别对待也会让手下的人产生竞争,彼此之间没有那么团结,那他这个主上也会更稳如泰山,更安心。

事情安排下去后,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了。

不过,对于朱雄英来说事情远远不算完,即便将来将那些东西生产出来了,还要卖出去。

不过,这个过程他自己就不好出面了。

他需要一个商业代理人。

这个代理人不需要亲自下场做生意,但要对他未来的商业版图进行整体把控,甚至在某些时候可以靠得住,成为他生意的靠山。

所以这个人还不能是毫无权势的平民,目前朱雄英最好的选择就是勋贵和外戚。

也不一定。

朱雄英想到了自己母妃的娘家,常家。

既是勋贵又是外戚,很符合条件,不过还要看看常家那几个舅舅有没有这方面的才华了。

恰逢其会,太子妃省亲。

说是省亲,东宫与开平王府根本就没多远。

这下朱雄英倒是省得去找理由了,一起跟着母妃去舅舅家看看不应该吗。

这天一早,太子妃常洛华就带着朱雄英浩浩荡荡的出宫了。

太子妃知道自己的儿子想去外祖父外祖母家看看的时候,还是很高兴的。

要知道还没有成年的皇子皇孙们想要出一趟门有多难,即便贵为太子妃也不好打破这个规矩。

不过,朱雄英到底不是一般的皇孙。

马车慢悠悠一路北行,已经可以只有出宫的朱雄英还是忍不住好奇地看着外面热闹的市井。

车驾到开平王府门前就是半个时辰了。

君臣有别,这个时代什么关系都大不过君臣大义。

已故开平王的长子常茂领着一家人都出来迎接。

常洛华牵着朱雄英下车驾,常家一众躬身行礼,其余人都跪在了地上,

“臣等参见太孙殿下,恭迎太子妃”

常洛华侧身而立眼眶有些发红,朱雄英眼疾手快的扶了一下常茂,

“舅舅无需多礼。”

又对后面跪着的人说道,

“都起来吧,都是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客套。”

这时候常洛华也应和着,随后上去拉住了母亲的手。

常茂领着朱雄英一行进了府内。

在此,朱雄英也在观察着眼前这个亲舅舅。

燕颔虎须,面容硬朗,与已故开平王有着几分相似,而且虽然没有穿着武将铠甲却依然煞气逼人。

一双眼睛目光如炬,却有些雌雄眼,也就是大小眼。

这是个典型的猛将形象。

他在宫中其实有听到过关于常茂的事情。

“常茂,自称茂太爷,常十万之子。

使禹王槊(就是太保李存孝的兵器),明朝开国头一员猛将,打仗足智多谋,人称无敌大将雌雄眼,纵横天下,少有对手。

即使碰到几个势均力敌的,肚子里也会冒坏水。

跟随常遇春征战多年,立下赫赫战功。”

原先一直以为是下面人的吹捧,现在一见倒是有了几分相信了。

只可惜,常茂虽然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却不是他现在要的人才。

尤其在与常氏三子聊过后,更是失望。

二舅常升,与常茂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不过相对而言更加沉默寡言,更加木讷。

性格倒是和他的骑射教习杨德章有这些相像。

至于三舅常森,平平无奇,随波逐流,文武皆不就,靠着父荫在五军都督府当个勋卫。

在常府转了一圈,兴趣缺缺的朱雄英趁着出宫还想出去转转,于是只留人通知太子妃常洛华后,便出了常府。

常茂怕太孙有失,还派了家中几个老兵和常森跟着。

这一次朱雄英没有坐在马车上,而是骑马而行,也没有目的地走到哪算哪。

朱雄英其实很不喜欢坐车。

首先因为马车没有弹簧,没有橡胶轮胎,更没有减震器,路还是青石板铺的,所以坐车颠簸的极其厉害。

其次没有安全感,遇到危险,躲都没处躲。

骑在马上,虽然看似危险,但是防卫网有三层。

最外层的步卒侍卫早就将路线都清理了一遍,远程攻击线路几乎都被专业的士兵给截断。

外面一层的骑兵数十人,防止街上的行人冲撞,也同样隔绝了进攻路线。

最里面,还有随身的太监和羽林卫,以及两个武艺高超的武道师父。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只是江湖二流境界,但是实力已经堪比一流高手了,而且主要有空间,他不会畏惧任何攻击。

所以除非必要,他不愿坐在车里。

常家住在城北的大功坊,距离皇宫并不算远。

大功坊东侧紫金山,西侧是九华山和鸡笼山,出了城门就是著名的玄武湖。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上距离皇宫不远,所以成了达官贵族们聚集最多的一个坊区。

在东晋时期属于市贵族聚居地的乌衣巷那里,因为距离现在发展起来的秦淮河红灯区太近。

虽然是繁华的市中心,却很少有大贵族和高官住在那里了。

至于秦淮河,对朱雄英这个享受过现代生活的男人来说,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大。

“吁——,停下……”

“退下!”

“大胆!”

没走多远,队伍前面发生了意外的骚动。

朱雄英抬目望去,街巷的对面出现了一队车马,人数不少。

正在疑惑间,前排的常森策马退回他身边。

“雄英,是曹国公家的车马。”

“曹国公?”

李文忠已经死了不少时日了,年仅四十六岁。

与常遇春很像,或者说是开国的那些个名将们大多是这样,英年早逝。

其实,这和军中多练横练武功有很大的关系,横练武功不像是内功修炼缓慢。

横练功夫只要下苦功必有所成,而且战力提升肉眼可见。

但这都是以消耗潜力甚至是透支身体换来的。

早期的这些开国将领们可没有朱雄英这般资源,又是药膳,又是药浴的。

所以,洪武年间早死的名将猛将不在少数。

曹国公家丧期未满,这坐在车驾里的是谁?

突然,朱雄英脑中闪过一道灵光。

就在这时,前面车驾上下来一位英气逼人的年轻人。

眉目疏秀,顾盼伟然,举止雍容,俨然一位贵族公子哥。

“曹国公之子李九江参见太孙殿下,惊扰到太孙殿下实在是罪过,还请殿下责罚。”

语气态度不卑不亢,显得气度不凡。

要不是朱雄英知道这货未来干的事情,也会被他这个样子给骗了。

这家伙虽然是世子,却是无官无职,也还未袭爵,所以不能用臣自称,而是用曹国公之子。

为了慎重还用了表字,九江。

“表兄不必如此,你我也是亲人,何需如此客套。”

这又是亲戚,而且还不是一般亲戚。

其实老朱家的亲戚看着似乎还挺多!

可事实上,老朱家在大明建立时,除了他自己所生的儿子之外已经没多少亲戚还在世了。

绝大多数所谓“皇亲国戚”其实都只是姻亲而已。

比如开平忠武王常遇春、中山武宁王徐达等等。

也包括朱允炆的姥爷吕本,都只是朱元璋的儿女亲家,与朱元璋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

再如长兴侯耿炳文,甚至只是朱元璋儿子的儿女亲家而已,他的儿子耿璿娶了太子朱标的女儿江都郡主。

洪武年间,除了姓朱的以外,真正跟朱元璋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只有老朱的亲外甥李文忠和他的儿子们。

老朱的亲二姐朱佛女,嫁给了李贞,生下儿子李文忠。

在朱元璋幼时,亲戚都比较贫寒,惟有李贞家还能吃得饱饭,经常接济朱元璋,所以朱元璋对李贞一家格外亲厚。

李文忠十二岁那年家乡遭到特大旱灾,祸不单行,瘟疫四起。

他的母亲朱佛女也病死了。

李贞捐出了自己的钱财,杀掉牛和猪,和村民一起守望相助。

不久,乱兵入境,李贞只好领着李文忠到淮东避难。

之后,李贞听小舅子朱元璋在滁州,当了郭子兴的将领,就去投奔。

时值兵荒马乱,父子风餐露宿,几次濒临死亡。

经过一个月的辗转,终于到达滁州,见到了朱元璋。

李文忠见到舅舅朱元璋,想到死去的妈妈,扑在舅舅的怀里大哭。

朱元璋悲喜交集,安慰说,

“外甥看到舅,如同看到母亲。你已经到了舅舅这里,今后生活就有了依靠!”

有着血缘关系的舅甥两,关系当然是极好的。

爱屋及乌,英年早逝的李文忠有三子,长子李景隆,字九江,也就是朱雄英面前的这个公子哥。

次子李增枝,幼子李芳英。

估计丧期满后,老朱就会下旨让李景隆就会袭国公爵了,余下两个儿子应该也有安排。

不过,这不是朱雄英关心的事情。

看着眼前这个聪明又圆滑的公子哥进一步与他攀谈起来,他觉得自己找到了那个代理人。

既然打仗不行,换个行业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李景隆啊李景隆,你是我表兄,我这也是为你好,朱雄英在心中说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