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小圣传奇
第四章 论道(旧版)

孔宣尊者

同人 |  小说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何事?”孙履真问。

“发生了什么事?”马元帅一马当先冲了进来,其余三健将和一众猴兵紧随其后。

步伐整齐,铠甲碰撞,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四健将的脸上皆不约而同地露出惊疑之色。

孙履真进来不过一刻钟时间,就发生了惊天巨响,整片大地,整座山峦似乎都为之震颤起来。

他们还以为,孙履真出了什么事,于是乎就不管不顾地冲了进来。

“没事。”孙履真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饶有兴趣地晃动着拳头。

“就是刚才手痒,感觉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所以就手痒练练拳,一时没收住就把这石柱给打崩了。”

“你说什么?你把石柱给打崩了。”马元帅愕然道。

就算这孙履真再怎么天生神力,也不可能在毫无修为的情况下,一拳把一根伫立千年,碗口粗细的石柱打成粉末,即便是当年的孙悟空也做不到。

“怎么,你不相信?”孙履真俏皮一笑。

那么,咱们就过两招。”

“招”字刚一出口,孙履真的直冲拳就如风般打出,直取马元帅面门。

马元帅本能地抬手格挡,疾奔而至的拳头恰到好处地打在他的小臂骨上。

嘭!

马元帅心头大惊。

一股强横的力道自拳峰传入体内,让他全身气血为之一振。

并非灵力,说是魂力,却又似是而非。

因为魂力属阴,即便是鬼仙,魂力之中都难免带着一抹阴寒。

但这股劲道却如烈火般刚猛霸道。

一拳之下,孙履真向后滑了三步,双脚在地面上画出了两道触目惊心的痕迹。

“你竟然修炼到了元阳之境?”马元帅惊愕地道。

“什么?你选择了魂修?还修炼到了元阳之境?”流元帅也是难以置信地说。

崩巴二将军的脸上也写满了惊讶的神色。

刹那之间,就从没有半点修为的肉体凡胎,修炼到了很多魂修者可望而不可即的元阳之境,这可比屠城灭国,毁灭星空更要骇人听闻。

“怎么都要这种怪怪的眼神看着我,我又不是鬼,脸上又没长花。”孙履真茫然不解地道。

“你不是鬼,但你的神魂却比鬼仙还要强大,你脸上没长花,但现在的你,可以一拳把一条没开始修炼的龙打得满脸桃花开。”马元帅一字一句地道。

“我就看了一眼那本《经》,那些经文就飘了起来,环绕着我不停地旋转,发出一道道金光,涌入我体内,当时我感到,我整个神魂都在被烈火灼烧着,顷刻间就要灰飞烟灭,但是很快,疼痛感消失,我神魂中的鬼气尽消,三魂七魄全都变成了纯金色,你们不信的话,我就出壳给你们看。”

话音刚落,一个仿佛是金色的流水凝聚而成的模样与孙履真一般无二的猴子鬼魅般出现在四健将眼前,孙履真的肉身则伫立在原处,宛若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

“四位将帅,你们这回相信我的话了吧?我的神魂现在也可自成一体,而且力气可不小哦。”孙履真惬意地笑着,“小”字刚一出口,他的元神便纵身跃起,一拳轰在一根高数十丈的石笋上。

轰!高数十丈的石笋顷刻间化为粉末,瞬间被风吹乱,仿佛从来没有在世界上存在过。

“明白了,这本《经》散发出的光芒是在强行炼化你神念中的阴森鬼气,所以一开始,自然是极为痛苦,魂乃万物之灵,意志坚强者,可在瞬间让念头随着意志的增长而强大,同样我随着意志的消磨而变得孱弱,你如果当时意志不坚,出现恐惧、慌乱等消极情绪,你已经灰飞烟灭了,其凶险不亚于度雷劫,你成功挺了过来,所以你现在相当于鬼修者的元阳境。”马元帅恍然大悟地说。

“神魂乃鬼之根本,神魂中有阴森鬼气者谓之为鬼,炼化阴邪鬼气,让念头纯阳,能独立于肉体外成为魂修者,而不会成为鬼,扛不住的,年头破碎,魂飞魄散,自不可能为鬼,所谓度鬼,就是让鬼不存在于人世间,引导读经者修炼神魂,这就是《经》一藏所谓的度鬼啊。”孙履真哈哈笑道,有如醍醐灌顶。

“你们说,你们都读过这本《经》,有没有发生过和我类似的事?”

孙履真问。

“我们读的时候,那些梵文从来没有飞起来过,更没有那玄奇的金光注入我们的体内,或许是因为我们已成仙体,念头之中阴煞鬼气除尽,所以不再需要这经文炼化了吧,照这经文修炼,我的念头衍生,神魂壮大,修为也是一日千里,或许真如治世之尊如来佛祖所言,三藏真经乃修真之经,正善之门。”

说到“如来佛祖”四个字的时候,马元帅的目光中充满了敬意。

“于修炼神魂而言,这《经》一藏的确是一本不错的经书,但你也说过。这世间有修真天赋的生灵寥寥无几,魂修者更是万中无一,能成功突破鬼仙,迈入元阳之境者更是凤毛麟角,这三藏真经到了东土凡人手中又有何用?”

孙履真问。

“劝人向善,度亡者升天,积攒功德,弘扬大乘之佛法,普度世人。”马元帅意味深长地道。

“区区几本用梵文撰写的经书,未经过翻译,东土中人尚且看不懂,如何普度,即使翻译成言简意赅的东土文字,东土中为贫困所累,为战乱灾荒所害之人,多是目不识丁之农夫,又如何用此经文教化,满腹经纶者,或为王孙公子,达官贵人,身居高位,整日忙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又如何有心思去仔细研读这些从天竺国取回来的经文,寒门仕子,亦忙着苦读儒家之学说,醉心科考,憧憬着一朝金榜题名,戴上乌纱,穿上蟒袍,一人得势,鸡犬升天,又哪有功夫去研读这晦涩难懂,于他追求权势富贵无丝毫用处的经文,齐天大圣和玄奘法师跋山涉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所取回之三藏真经,除了能让一些修炼之士凝练神魂,壮大精神力之外,于芸芸众生,并无半点用处。”孙履真单刀直入地说。

“孙履真,你这说法未免也太片面了吧,如果真无普度众生之用,如来佛祖为何要花大心思,以自己的精神念力撰写,唐太宗李世民又为何派玄奘法师跋山涉水,远赴天竺,向如来佛祖求取真经?”马元帅不置可否地反问道。

“是啊,这《经》一藏中,许多话是有道理的,比如说凡事有因必有果,比如当年齐天大圣能有降龙伏虎,移山倒海的大神通,就是他漂洋过海,求仙学道产生的果,因为大闹天宫,欺天罔上,种下恶因,故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这就是恶果,后被玄奘法师从五行山中救出,一路西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种下善因,故产生了成为斗战胜佛的善果。”流元帅侃侃道。

“你们真的认为,齐天大圣当年大闹天宫是错的?佛门之道,就是伟大光明之道吗?刚才你说到因果,那如来写下这三藏真经是因,必然是想得到他想要的果?他想要的果真的是普度众生吗?这经书传到东土之后,东土依旧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那大唐皇帝依旧夜夜笙歌,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依旧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你们说说,这三藏真经传到东土,究竟普度了谁?”

孙履真毫不退让,言辞也变得锋利起来。

“这,这或许是佛法也难度冥顽不灵,好逸恶劳之辈吧。”马元帅有些语塞了。

“既不能度,为何又称佛法无边?既然佛陀慈悲,神仙仁义,世间为何有如此多的不公?那些盗匪越货杀人,土豪劣绅侵占良田,兼并土地,那些自称洞察万事的神佛,对于这些罪恶的行径,难道就完全不知晓吗?如果知晓,那些恶徒为什么总是能够逍遥法外,善始善终,而一些一辈子行善积德,修桥补路,乐善好施的人,为何偏偏活不长久?一些婴孩方才来到世上,尚未能言语,却为何也被被人摔杀,死于非命,这就是所谓的神佛仁义慈悲,普渡众生吗?”孙履真冷声问道。

“一些人一生行善而不得善终,盖因前世作恶多端,今日之行善只为偿还前世之罪孽,而作恶多端者善始善终,则是因为其前生行善助人,积下福报,故抵消了今世之罪责,那些死于非命之婴孩,前世必然是大奸大恶之徒,故刚一出世,便在各种天灾人祸中夭折,也算是偿还前世所欠之孽债。”

崩将军偏僻入里地道。

“前世之罪孽凭什么要今生还?今生所行之善果,积攒之福德,凭什么来世才能享受,转世投胎,奈何桥上,忘川河旁,孟婆汤后,了却前世一切,今生是一个新的开始,却缘何要受前世之羁绊,今生福就应今生享,前世债就因前世还,这一世的恩怨情仇,就应该在这一世了结,该享的福,该受的惩戒也应该在这一世了却,如果这一切的的一切都拖到来世的话,岂非恩恩怨怨牵扯不清,永远无法了结,而且。”

孙履真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马元帅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道。

“照这三藏真经的说法,即便是作恶多端者,来世也未必遭到果报,甚至不入畜生饿鬼道,转世到帝王将相之家,再享一世富贵荣华,还有可能权倾天下,成为位高权重之人,继续盘剥百姓,搜刮民脂民膏。”

“何以见得?”流元帅问。

“诵此经文,,了却厉鬼之执念,消除生前之恶业,度亡者升天,不入畜生饿鬼道,转世投胎,可重为人身,心若诚,则可度亡者升天,谓之为度鬼,不就是说,哪怕是生前杀人越货,奸淫掳掠,在其死后,只要有人念此经文超度他的亡魂,就可消除生前之恶业,抵消所有的罪责,若是虔诚到一定的程度,还可让那恶人之亡灵升入天界,位列仙班,或是成为沙门一罗汉也未尝不可,凭什么诵读这些经文超度那些恶人的亡魂,就可以恕清他们生前所有的罪孽,如果诵经超度之时所谓之虔诚,既心怀对治世之尊如来的无尽敬畏,就可以让恶人的亡魂飞升仙界?念诵这些经文,就能让那些被恶人残害的无辜生灵活过来吗?如果恶人的家人在恶人死后“虔诚”地念诵了这《经》超度其亡灵,其亡灵死后飞升仙界,位列仙班,那些勤勤恳恳的百姓,被其残害的死难者家人,是不是还要虔诚地用香火供奉于他,恳求他的宽恕,祈求他降下福泽?”

孙履真字字如金地问。

“这?”

四健将面面相觑,想要说什么,却又如骨鲠在喉。

因为,他们往日只知道按照这《经》的方法进行修炼,却未曾往这方面细想。

故孙履真猛然提出这番问题,他们一时间竟没能反应过来。

“这似乎有些道理,孙履真你初问世。未尝学神通术法,读圣贤之书,闻百家之言,却有此等见解,你天资之聪颖,不亚于大圣爷当年,我们四个老家伙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有如你这般深思,这悠长岁月,可算是蹉跎了。”

芭将军不禁有些汗颜。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神农尝百草方知草药之良毒,躬耕于陇田之间方知农人之疾苦,孙履真你既有此慧根,略读经书便有独立之见解,心怀自己之道义,何不效仿齐天大圣当年漂洋过海,踏千山,过万水,求仙问道,饱尝人世之酸甜苦辣,求仙问道,最终得成正果?”崩将军问。

“崩将军此言甚是,我也想到凡尘俗世中走一遭,体验人生百态,看看佛门之道是否真为三界之正道,看看我和那治世之尊如来,究竟谁对谁错,孰是孰非,顺便求仙问道,学一身惊天本领,锄强扶弱,匡扶三界正道。”

孙履真目光如炬,眼珠亦随之轻转。

“只是不知当年齐天大圣在哪座仙山,与哪位大神圣学得武艺神通,还望四位将军示下?”

“齐天大圣当年未曾提及,我们只知,他漂洋过海十余载归来,便学得一身术法神通,让天地为之色变,日月为之倒悬。”马元帅满怀艳羡地说。

“既如此,我当自制竹筏,漂洋过海,体验人生,求仙问道。”

孙履真坚定地说。

“如此甚好,我立即让猴兵砍伐竹木,打造竹筏,并采下鲜果为你践行。”

流元帅笑着说。

“如此就有劳了。”孙履真感激地说,不做任何虚伪的推辞。

“你略一翻阅,这本经书就散发出万道金光炼化掉你念头中的阴煞鬼气,证明《经》与你有缘,对你的修炼大有裨益,故你在远行之时就把它带在身边进行修炼,能加速你修为的提升,使得你早日修炼出神通术法。”马元帅语重心长地道。

“不用了,这本《经》既然是齐天大圣留给你们的修炼之物,你们就继续拿着它,让花果山的一众生灵都能修炼成精,儒子爱书,将军爱剑,我孙履真又岂会夺你们所爱。”

孙履真爽朗地笑道。

“那么你怎么修炼?江湖险恶,红尘多厄,你这一去,必然险象环生,若不尽快提升修为,恐会遇上性命之忧。”

流元帅不禁有些担忧地道。

孙履真的慷慨大义让他们深受感动,所以也不由自主地担心起孙履真的安危来。

“放心,这《经》的全部内容已我已铭记于心。”

孙履真宛然轻笑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