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朱元璋造反?我也反了!
第五十二章 火烧残敌(旧版)

无支祁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吴禀春看着刚才部下不小心点着的枯草,脑子里突然冒出一计。

他命令大部分士兵向北继续追击,并且叮嘱他们小心火势。

余下的少部分人则向南驱赶元兵,然后多处同时点火。

这招儿可损透了!

火势立时像条火龙般向前滚动,枯草热值虽然不怎么高,可是架不住量大,齐腰深啊,被那种高温烘烤十来秒钟基本就报废了!

况且,这种大面积起火,至少草尖部分会瞬间充分燃烧,中心区域温度会非常高,不是血肉之躯能够抵挡的。

元兵看见后方火龙追赶,纷纷加快脚步往南狂奔,可草丛之中非常难以行走,更何况奔跑!

很多元兵哀嚎一阵儿便倒地不省人事。

后来有些聪明的,眼见实在跑不过,就附近找片植被稀疏的地方趴下,或者运气好的附近刚好有个脸盆大小的水坑,赶紧浸湿衣服并用泥浆涂抹面颊,也能躲过一劫。

边缘位置的就更好办了,只要加速往再跑几步就是河了,当然也能活命。

总体而言,就苦了中间位置的元兵,他们就算侥幸不死,也得被高温大面积灼伤。

正常来讲,面对这种情况有很多自救的办法。比如迅速用刀砍出一小片区域来,或者趁火龙没到,自己点燃枯草向南烧出一片空地。

可这些元兵哪里能冷静得下来嘛,连续打了几个时辰到天亮,一会儿主动出击一会儿被埋伏偷袭,换了谁都会失去理智。

古代很难做到有序撤退,基本一撤退士兵的斗志就泄了,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就会变成溃散。

元军此次行动由最初的大获全胜,竟然变成了全面溃散,真是令人意外。

这片地方虽然有两条河夹着,可毕竟不是黄河、长江这种能令人望而却步的天险,只能阻碍粮草辎重后勤队伍或者延缓大军的行军速度,并不能彻底杜绝散兵游勇。

这不难理解,很多天险不是人力不能越过,而是效率和性价比都很低。

一座大山,士兵独身轻装当然可以翻越,但是带上装备就未必了。

每人携带三天口粮和水,一根长矛一把腰刀,再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单兵负重二三十斤很正常。

但是这年头连草鞋都未必能管够,没有消炎药、没有驱蚊药,随便树枝划拉几处小伤,两三天以后就会溃烂化脓。

更别说摔断胳膊腿儿、手脚扭伤这种严重情况了。

偷渡个千八百的轻装步兵还好说,骑兵怎么过?后续粮草辎重怎么过?

这就是古代注重城池的原因,城池一般都处于交通枢纽或者险峻要道上。不拿下城池,人家随便派出几千人就能切断你的后勤队伍。

前面大军断了粮草供应,军心立马就会散掉,如果敌军在这个时候进攻,势必会事半功倍。

元军这些打散的士兵,只要玩命奔跑,义军根本追不上多少,毕竟不是四面围堵的包围圈。

他们被前后夹击当场没死伤多少人,不过一千人而已,加上后来追击和火烧的,总伤亡也才两千左右。

剩下的都四处逃散奔命了,最后在返回洛阳的方向集结汇合的只剩四千多,差不多趁机跑路了两千多。

元军没有全军覆没,可结果也没好到哪里去。

答失八都鲁率兵两万,后来又从荥阳调集了两千,总共两万两千人,现在回去洛阳的却只剩四五千人,损失相当惨重。

义军伤亡也不算小,总共死伤五六千人。

话说回来,这个代价很值得了,至少短期内是没有元军来支援郑州了,破城指日可待!

陆鸿命令清理打扫战场,随即派人向冯定邦送去捷报。

冯定邦知道元军大败逃回洛阳以后大喜过望,没想到这么低的代价就击溃了答失八都鲁。

这家伙算是个人物了,起于微末,短时间迅速崛起,南下差点儿灭了布王三,后来还险些攻破中牟,这次给又给陆鸿造成了很大伤亡。

冯定邦心里总算踏实了,至少半年之内,洛阳是没有能力东进了。那么这半年就全看义军表演了。

他随即命令陆鸿率众到郑州城下合兵,先休整一天,明天全力攻城。

义军现在除了伤员,能战斗的至少有三万,除了管城守军三千,预备队五千,其余的可以全部投入攻城。

经过这些天的消耗,郑州城里各种物资明显不够用了,只能拆民房砖石。

若是义军完全采用蚁附的攻城方式,那肯定还得付出很大伤亡。现在义军的条件,完全没必要这么死板。

冯定邦命令把六架云梯全部拉上来,城门两侧城墙各摆三架,五六千人同时从南面城墙各种手段一齐使用。

守城元兵完全被这架势吓住了,他们心里知道这城是守不了多久了。

可是两个城门都被砖石堵住封死,他们想开门投降都没有办法。

冯定邦观战了一上午,他很有自信照现在这个形势,最多三天就能破城。

他知道城里一大半都是汉人,很多都是被强征的,不应该赶尽杀绝,所以他打算天黑收兵之后进行劝降。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