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朱元璋造反?我也反了!
第五十一章 全靠却月阵保命(旧版)

无支祁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元军增加了两千兵力,又是半夜袭击,且两军营地之间距离不过六七里远,冲上来要不了多少时间。

陆鸿在却月阵里看着战况很是担忧,元军凭借先发优势,照这么下去,义军至少得伤亡三千以上。

这可不行,损失过半后面仗就没法打了。

陆鸿随即命令把却月阵打开缺口,让义军士卒撤进来。

预备队正在前面厮杀难以脱身,陆鸿无奈只能动用自己五百亲军上场。

这五百人留五十个保护陆鸿,其余分成两部分置于缺口内外,手持长矛避免元军追兵趁机进阵。

陆鸿把进阵的士兵立刻组织起来布防,他们都分散列于大车之后,用长矛和弓弩阻挡敌人翻越大车。

只要撤进来一两千人,却月阵防守就没有问题了,后续部队可以安然进入。

义军士卒见却月阵灯火通明,很多人都往那里跑,于是全都跟着撤退,很快大部义军全部撤入。

元兵追至阵前冲击了几个波次,发现完全不能撼动一二,一时不知是继续攻打还是撤退回营。

陆鸿清点人数以后发现,阵中全部义军只有四千多人,也就是刚才的冲击导致义军损失了两千人左右。

太他妈狠了!半个时辰就能折损这么多,要是再慢一点儿,后果不堪设想啊!

陆鸿来不及感慨,把压箱底儿的家伙全部拿了出来,却月阵迅速被装上盾牌,枪兵和弓弩手相互配合。

答失八都鲁并不死心,他感觉今夜的自己支楞起来了,应该趁势全部消灭这伙儿义军,否则没法出心中那口积压的恶气。

元军倾巢出动夜袭,图的就是近战,近战自然就是短兵相接嘛,所以弓弩没带那么多,只能依靠人力往却月阵上冲,甚至连骑兵都没几个。

元兵哪里见过这些大家伙,以为爬上车子居高临下反而有利,没成想他们还没到近前就不知从哪个缝隙飞出弩箭把他们射倒在地。

部分冲到车前的也大多被突如其来的长矛戳死。有的被钩镰枪一勾,想跑那是没门,全都被拖到近前用长矛补上几个窟窿。

却月阵前横七竖八倒下近千具尸体以后,答失八都鲁亲眼见识了大车的威力,于是传令全军撤退。

陆鸿见元军撤退,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可元军刚撤退两盏茶的功夫,也就十来分钟吧,火把都还依稀可见,忽然那边开始嘈杂起来。

嗯?怎么回事?莫非元军要杀个回马枪?

陆鸿看着远去的元军队伍乱成一片,喊打喊杀声此起彼伏,许久却不见往这边移动。

不对!元军跟其他人打起来了!这附近还有其他的势力吗?只有义军啊!。

陆鸿脑子转的飞快,立刻就判断出这是其他义军。

既然是自家兄弟,那肯定是为解救我们而来的,我部虽损失惨重,可现在已无大碍。

于是,陆鸿立刻派彭剑率领两千人前去从背后夹击。

彭剑领命后没有耽搁,带着人没几步冲到了近前,他们不由分说,见到元兵就砍。

东西夹击,元军只能往南北方向逃窜,义军紧追不舍,这片湿地从新变成了战场。

幸亏现在是初春,北方还没开始大量降雨。这片湿地经过冬天几个月的干燥气候,土地就跟秋收时候的稻田差不多,并不泥泞。

再过两三个月,这里就会变成滩涂或者浅水区域,那时会寸步难行。

由于交战是在夜里,照明火把不可或缺,刚开始在大路附近区域还行,草被来往行人或牲畜踩踏、啃食殆尽。

往两侧追个一里多以后,人迹罕至,草丛又高又密,不知道是哪个家伙不小心,火把一下子点燃了干草,火势瞬间蔓延开来。

这时节还是西北风,向北追击的义军赶紧往南撤回到大路附近。

此时天已微亮,义军迅速熄灭全部火把。

这时有个人琢磨了一下对部下说道:“别熄灭,都点起来,你们传令让南面的义军全部都撤回来。”

“将军!现在天亮了更好追击啊,干嘛撤回来呢?”

“别多问!赶紧执行!”

“是!将军!”

这将军不是别人,正是之前撤到管城的吴禀春。

冯定邦给陆鸿下命令的同时,也给吴禀春下了命令,让他密切关注陆鸿部和元军的战势。如果元军失利,就率部从南边绕路到西面他们撤退的必经之路上拦截。

吴禀春接到这个命令高兴得直冒鼻涕泡。

他于昨夜就率三千人从管城向南再向西饶了近五十里路才到了京水以西元军后方。

半夜时分,探子来报说元军大举向东进发。

吴禀春知道元军是要夜战陆鸿,随即也悄悄向东进军。

他本来想趁双方激战正酣之时赶到再加入战斗的,可没想到却月阵大发威力让元军很早就撤退了。

于是就只能在半路上打了。

这片地方他熟啊,他在二三里外时就命部下熄灭火把,并且于大路两旁隐蔽。

老规矩,先射一轮弓弩,然后再冲锋近战。

(求鲜花支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