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敢蒙蔽朕!来人,拖出去斩!
第29章 彰显我大明风华(旧版)

有点莽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王守仁心中思量,该如何回应陛下的关切。

朱厚照看着王守仁道:“大漠中建立一座大城,此边关重镇距离最近的大同府都要千里之遥,如遇外敌围困,如何保证不失守?”

“陛下,鞑靼国经历我方扫荡追击后,目前人口锐减,三十年内将无法形成有效的反击。”

“目前鞑靼国人口有多少?”

“启禀陛下,扫荡前两百万人,扫荡后五十万人,且鞑靼畏我大明,各部族基本向西撤离,方圆千里不见人烟。”

“你还没有回答朕的问题,边关重镇孤悬塞外,如遇外敌围困,该当如何处置?”

王守仁拱手道:“启禀陛下,可在边关重镇与大同府之间设立三座小城,每隔三百余里设置一座,各驻扎军队万人,除了战时援助、拱卫之外,和平时期,城池之间可以互相贸易往来,与西域诸国贸易,所收取的贸易税,将足够养活各城池兵马,减少朝廷投入。”

王守仁侃侃而谈,这些难题他都思考过相应对策。

朱厚照来回踱步,思量王守仁的对策。

西域诸国一直与大明有强大的贸易往来,一旦建立三城,打通贸易渠道,那贸易规模就是巨大的。

大明就可以从中收取税收,关税也是重要的收入之一。

大明对本地商户收取的关税都有一成,如果是西域诸国的商户,收个三成不成问题。

如此一来,边关重镇就不需要朝廷输血,实现自给自足。

这样,外敌的威胁就丝毫不惧了。

“陛下,建立三座城池只是第一步,之后就是不断往边塞移居人口,经过数代繁衍生息后,这纵深一千里的土地,最终才会牢牢把控。”

朱厚照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

王守仁的确文韬武略,颇具治世才干。

这第一步、第二步分别是治标、治本之策。

可以想象,只要按照这个计划踏实执行,不出三代,大漠草原将牢牢为大明所掌控。

到时,大明疆域增加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有了大批草原,将不缺战马。

朱厚照豪气纷发道:“拿笔来!”

太监将宣纸铺开,呈上了狼毫笔。

朱厚照略一沉吟,执起狼毫笔,在宣纸上,一气呵成。

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出现在纸上。

“镇奴关!”

边境多流寇,女真、鞑靼、瓦剌等蛮夷经常骚扰。

镇奴关,镇守边疆,保境安民,寓意不言自明。

“好!陛下的题字气势恢宏,彰显我大明风华。”

刘健等四人不由喝彩,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欣赏。

朱厚照看着几人道:“朕拨付三百万两白银,用于三座城池的初期建设、军民的安置,内阁统领工部,大同府协同配合,将边关重镇建设好,事关千里领土、国之根基,汝等要用心。”

“臣遵旨!”

刘健、王守仁等人躬身拜道。

商议过边关重镇之事,朱厚照又与刘健谈起提高官员俸禄的问题。

现在的官员俸禄是朱元璋时期就定下的,一百年未变,已经跟不上形势了。

刘健听完陛下的忧虑后,拱手道:“陛下放心,臣等回去就商议,三天后拟出一套可行的方略呈报陛下。”

朱厚照道:“那就有劳阁老了。”

刘健豁然站起,躬身道:“陛下折煞老臣了,这是臣应该做的。”

商讨完政务后,刘健、王守仁四人告辞离开。

朱厚照继续拿起奏折批阅,没看了一会儿,慈宁宫的太监、宫女出现,还带了许多饭盒。

“启禀陛下,太后为了陛下龙体,特命御膳房精心调理饮食,给陛下送来,还让臣等看着陛下吃下,才能离开。”

慈宁宫的太监道。

朱厚照看着丰盛的食物,暗自咂舌。

人参枸杞汤、深海鳕鱼羹、冬虫夏草粥……

不就是宠幸一个妃子吗?太后这么大的阵仗!

“朕知道了!”

朱厚照拿起勺子,品尝起美食来……

……

护龙山庄。

铁胆神侯朱无视正坐在书案前,给皇帝写奏折:

“启禀陛下,护龙山庄,天地玄黄四大密探,已从大漠返回,他们此次奉旨出征,斩杀鞑靼各大部落首领及皇族血脉,战果丰硕,立下汗马功劳。”

“不日起,四大密探将赶赴紫禁城,献上九百余斩获的首级……”

天地玄黄四大密探,号称大内密探,虽有大内二字,实际并没有见过皇帝,不是皇帝钦点,跟大内侍卫不同。

因为没有官职,只是属于护龙山庄私人力量,所以冠以‘密探’之称。

铁胆神侯写好奏折,密封好,交给护卫呈报入京。

这时,黄字大内密探上官海棠走了进来。

“侯爷,朝廷开征商业税果然高明,整个大明的商业活动都被监察的一清二楚。”

朱无视道:“怎么?沈万三他们生意受到了影响了?”

“侯爷英明!沈万三的生意遍布各行各业,每贩卖一百万两的货物,就要缴纳十万两的商业税,他跟我抱怨,一半的利润都被朝廷拿走了。”

“哼!一介商贾,有什么本事与朝廷斗。”

朱无视从内心一直都瞧不起沈万三,只是为了利用对方的财力,才跟对方往来。

他看着上官海棠道:“你不是很想见到皇帝吗?孤已向陛下奏报,不日起,你四人带上首级进京面圣,去跟皇帝邀功吧。”

“侯爷,这是真的吗?”

上官海棠一下子很惊喜、很激动。

她早就想见一见天地间那个最有权势的男人了,如今,终于就要实现了。

……

两日后,紫禁城宣政殿,三日一次的朝会正在进行。

兵部尚书谢迁走出朝班,拱手道:“陛下,广东提邢按察使汪鋐已入京,在殿外候旨。”

“快宣!”

朱厚照挥手道。

汪鋐已来,大明海军强盛之路即将开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