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开局劫狱救出曹老板
第一章 修儿,董卓反了,荀家咋办?【求花花、评价票】(旧版)

真天榜无双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中平六年(189年),11月,小雪。

一位中年汉子骑着快马回到故乡颍川的家中。

他正是荀彧。

未来曹老板的第一谋臣,被曹老板称为吾之子房的大能人。

此刻他刚从东都洛阳风尘仆仆地赶回来。

风雪打湿了他的披风,老仆接过来刚要询问是否吃过饭了。

荀彧便焦急地问道:“五弟和荀修呢?快寻那二人过来,我有要事相商!”

荀家乃颍川大族,祖上做到一国之相。

家中子嗣众多,而且各个都是博学多闻当世才子。

但荀彧最看重的却是只有五弟荀谌和荀修二人。

荀谌自不必说,是自家兄弟。

而荀修,则是他大哥的儿子。

今年刚满十七岁。

论辈分喊他一声四叔,喊荀谌五叔。

前几年闹瘟疫,没了爹妈,荀彧心疼就接过来一起过日子,算是寄人篱下。

一个寄人篱下的年轻小伙子,凭什么被荀彧如此看重?

那是因为荀修曾告诉荀彧,京城必定大乱。

果然,就在今年年初,董卓来了。

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

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荀彧刚当上京官,PG还没焐热呢,就遇到这种变故。

他自然是没心思当官,加上荀修的一再劝说,就回到颍川老家。

此时他满心忧虑,既是为了这大汉江山,也是为了他荀家一门的前途。

希望这年轻的侄儿给他说道说道。

弟弟荀谌先走进来,他身材高大,在家中又养的胖了些,性格却很文弱。

见到兄长连忙作揖:“兄长不是在京城呆着好好的,怎么如此神色匆忙?”

“荀修呢?”荀彧心焦不已。

“他平日舞刀弄剑,又好结实些江湖人士,现在应该正在喝酒吧。”

“胡闹,我叫你教他读书识字,他学的怎么样?”

荀谌笑道:“兄长勿虑,那荀修才思敏捷,可称得上是天赋异禀,只是短短一年,便有他人十年的水平了。”

“真的?”荀彧看似不大相信。

荀谌连忙拿出一张荀修写过文章的绢帛。

洁白的绢帛上,满是俊秀整齐的汉代隶书,那文章更是洋洋洒洒,词句优美,似有一股绝世高人的仙气。

荀彧读了一遍,感觉通体舒畅,旅途的劳顿都少了几分。

“不俗!论才学可举茂才。”

“哈哈,那我这个师傅也算有些功劳了。”荀谌笑道。

“唤他来。不,咱们去找他吧!”荀彧赶紧起身。

弟弟也只好尾随而去。

作为一家之长,荀彧愿意亲自去见这位侄子,自然是欣赏他的才学和见识。

还有他恐怖的预言能力。

两人来到镇子里的一处酒肆,一群人却在外面堆雪人。

“这个叫变形金刚,擎天柱!他是正义的化身!”

“这个叫迪迦奥特曼,光之巨人!”

“最后这个叫进击的狗屎,烂尾的玩意,哎还是推了吧,越看越糟心。”

荀修一脚把最后一个雪人给踢倒。

却听到身后传来一声:“荀家老爷回来了!”

他转过脸,露出帅气的笑容。

“四叔!您可算回来了。”

荀彧看着荀修,心中满是欢喜。

这年轻人比一年前又俊秀了不少。

可谓是剑眉星目,口若涂朱,活脱脱一身好皮囊。

荀彧笑道:“你小子一天几封信,把我从洛阳催回来,我回来了,你做何计较?”

“董卓已反?”荀修问道。

荀彧的脸色带着一丝阴霾,他回忆起自己在洛阳看到的荒唐事。

“反心昭然若揭,已经开始铲除异己!”

“那这天下可要热闹起来了。”

荀修抓起一把雪扔到空中。

他等待这一刻已经八年。

八年前,他穿越到东汉末年。

附身在荀家一个八岁的孩童身上。

花了一年时间才学会这里的语言习俗,认清楚身边的人。

他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是荀彧的侄儿。

当时瘟疫横行爆发黄巾之乱。

他的父母都死了,荀彧就把他接了过来,当做自己的孩子抚养。

荀修乐得在大富之家做个没人在乎的侄少爷。

从此开始他的公子生活。

6年后,荀彧举孝廉去洛阳当官。

荀修突然记起董卓之乱正是今年。

便提醒四叔万事当心。

荀彧最开始不以为意,只当做是小孩子的胡言乱语。

可时局的发展却每每被荀修言中。

比如大将军何进夺权,十常侍之乱,再到董卓进京,几乎无一例外。

便开始看重这位子侄。

并命令五弟荀谌好好教授他学问,以后必然有大用。

而荀修近日更是一连几封信,要荀彧赶紧回家。

“你到底要说什么?”荀彧问道。

荀修笑道:“颍川乃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必招战火璀璨,这数千族人的性命四叔作何安排?”

此话一出荀彧大惊失色。

“这~~~~”荀彧心中顿时忧虑起来。

董卓之祸已非朝堂之争。

地方豪强对其不服,很可能演变成中央与地方的大混战。

这一点荀彧还是看的出来的。

而颍川土地肥沃人民富足又离洛阳不过几百里地。

一旦开战,必然生灵涂炭。

五叔荀谌却说道:“你这小子,定然已有良策于胸了吧!”

到底是天天看着荀修的人。

荀谌对荀修可谓非常了解。

荀修笑道:“四叔大才应该早有主意,岂有我说话之理?”

其实荀彧回来的时候心中已经打定主意。

那就是全族迁往冀州河北。

那里有他的好朋友冀州牧韩馥可以依靠。

在那里安顿好家人,静观天下变化,谋定而后动,便是他认为的最佳选择。

于是荀彧带着期待看向荀修:“贤侄但说无妨,为叔听着便是。”

荀修说出八个大字:“外联豪强,内聚精兵!”

PS:喜欢的姥爷们,给点花花、评价票,支持下吧!~

谢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