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1,从学生到大佬
001 重生1991(求鲜花求评论)(旧版)

天榜叽叽歪

都市 |  浪漫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CNN新闻台。

金发碧眼的美女主持人正在例行播报每日早间新闻。

内容无非是哪里又发生了枪击事件,或者嘿哥们儿被误杀。

漂亮国的国人已经麻木了。

“插播一条紧急新闻:著名华籍寻宝家陈平安及其团队部分成员在南太平洋打捞宋代沉船时不幸遇难。

以下是详细报道……”

……

夏日炎炎,无心睡眠。

陈平安占用了爷爷的躺椅,在树下乘凉。

没想到重生这么扯的事情都能让自己碰上。

家里昏黄的灯光映照着月份牌上的数字。

1991年7月5日。

系统估计是没指望了,默念了三天也没有回应。

不过,作为一个合格重生者,即便没有系统也能凭借超前的知识制霸全球。

正YY呢,一束手电光射了进来。

“平安哥,我把东西都准备好了,咱走啊?”

说话的是一个虎头虎脑的年轻人,一米九七的身高配上锃光瓦亮的青皮。

看着很是彪悍。

这是陈平安的发小兼师弟楚当国,也是他上辈子最忠诚的兄弟。

至于青皮,那是天生的没得治。

不过后来楚当国给自己的光头纹了一个凶神恶煞的钟馗。

理由是常年走夜路,震慑一下沿途的小鬼?

为此,陈平安没少拿45号大脚踹他。

此时的楚当国,还是楚当国,不是后来凶名赫赫的“钟馗”!

因此,看起来还是很憨厚可爱滴。

两个用来吃水的大桶,一把八号铁丝做成的口条,配上半簸箩刚挖出来的蚯蚓。

这就是今天钓黄鳝的全部装备了。

两人一人揣了一个手电筒就朝着田埂的方向走去。

91年虽然已经改革开放十多年了,但人们总体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拮据的。

两块钱一斤的猪肉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拉那么一小刀子。

因此,这田里的黄鳝和泥鳅就成了人们平时里打牙祭开荤的宝贝。

不过也不能多吃。

原因是这玩意儿费油。

陈家梗的孩子里,没有人比陈平安和楚当国更会抓黄鳝了。

无他,唯手熟尔!

找好窝子,把蚯蚓缠在钩子上,然后再把拴成套的口条放置洞口处。

接下来就等黄鳝露头了。

钓黄鳝之所以选在半夜,一来是黄鳝属于夜食性动物,二来就是这蚯蚓在水里会发光。

楚当国的蚯蚓都是在肥地里挖的,土腥味很重,最是吸引黄鳝。

不多时,一条成人大拇指粗细的黄鳝就露出半个头来了。

循着蚯蚓的味道,慢慢向前游出来。

等到头部刚钻过口条一寸,陈平安便快速用力收紧活扣。

一条通体金黄,大约一尺长的黄鳝就被轻松吊了起来。

看模样应该有半斤重。

啪叽一声就扔进了桶里。

楚当国也不逞多让,抓了一条比陈平安都大的鳝王。

野生黄鳝能长到这么大个儿的,后世很难见到了。

一方面的原因是化肥和农药的滥用,导致产量锐减。

另一方面则是野生水产价格飞涨,农民伯伯学会了放膳笼。

不过,现在的黄鳝和小龙虾都不受人待见。

因此,猛吃猛涨之下,长得肥硕无比。

三个小时左右,就钓了满满两大桶。

约摸着有百十来斤左右。

实在没地方搁了,两人这才打道回府。

楚当国一手一个水桶,习惯性的平举。

脚下却走的生风。

回到家两大桶的黄鳝,全部倒进一个预先晒过水的大油桶里。

上下翻腾。

有密集恐惧症的朋友看了怕是要做几天噩梦。

不过,楚当国看的津津有味。

平安哥说了,这些都是钱。

卖了可以给他换扣肉吃。

相比黄鳝。

他还是喜欢一咬一嘴油的大肉片子。

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换两碗。

这样师傅也能有的吃。

陈平安没理这个蹲着比一般人站着都高的大憨憨。

自顾自的把凉席铺到院子里,打算就此凑乎一晚。

翌日清晨。

陈伯贤起来准备出车的时候,看到院子里躺着两个睡得四仰八叉少年。

尤其是楚家小子,张着个大嘴,呼噜打的震山响。

“这俩孩子,也不怕着凉。”

清晨露水重,一会儿就要起露了,得把这俩货打发起来到屋子里睡。

正准备把陈平安喊起来时,无意中憋见了一旁的大油桶。

好像有东西在翻腾?

走进一看。

“嚯,好家伙,这得有多少黄鳝,怕是能吃到过年吧?”

这要让家中母老虎看见了还不得气死。

谁家把这玩意儿当饭吃。

多费油啊?

陈伯贤拍拍儿子的翘臀。

陈平安迷迷糊糊睁开眼就看见老爹,赶忙坐了起来。

“进屋里睡去,一会儿该起露了。”

陈平安伸了个懒腰,清了清神。

“爸,你今天出车吗?”

“嗯,下河村有户人家起新房,我去红旗砖窑厂给拉材料去。”

陈平安听到这儿,立马来了精神。

“我跟您一起去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