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世万年当铺,被唐太宗曝光!
5.敢问先生高龄?记不清了!(5求鲜花,求评价票)(旧版)

勤谦乐战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屋内光芒逐渐亮起。

长明灯虽然熄灭,但是长明灯上面还托着一颗拳头大的夜明珠。

此刻,夜明珠绽放出无与伦比的淡蓝色光芒。

一颗夜明珠光芒微弱,但是十六颗就产生了质变,每个角落都能照的清清楚楚。

整个屋子内,一片明亮的蓝光。

众人仿佛处在明亮的深海之中。

李安自豪道:“老李、老萧。这十六颗深海明珠,传说是人鱼之泪化成,每次夜晚十分就能为屋内照明,十分省灯油。”

神特么省灯油?????

李世民听到他的解释,简直羡慕无比啊。

倘若朕的御书房内有这样十六颗,深海明珠,那么也可以省灯油了。

他本来还以为姜先生与李安设圈套,想要诓骗他的兰亭序。

现在这些深海明珠足见天地当铺的背景深厚。

哪里有听说过富豪觊觎乞丐碗里的米粥啊。

“此物乃是倾国倾城之宝贝啊,比之兰亭序也丝毫不逊色。”萧瑀感慨万千,这姜先生来历大的吓人,不仅有通天手段,还有稀世珍宝。

大唐皇宫里最昂贵的就是立政殿内,长孙皇后所用鸡蛋大小的夜明珠,那已经是极品。

现在这一颗拳头大小的深海明珠已经秒杀那颗夜明珠,更别说十六颗。

明珠颗颗,价值连城。

若是在战国时期,每一颗都可以换十座城池,堪比那和氏璧玉。

在二人惊叹这深海明珠之时,姜瑾已经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了一只丝质白色手套戴到左手。

左手食指透过薄薄的丝质,接触到兰亭序纸面的一瞬间,他就摇了摇头。

触感,假!

李世民与萧瑀见到姜先生竟然戴手套鉴宝,这是对古物的尊重。

那虞世南等老匹夫,看到兰亭序都是恨不得,整只手掌贴在纸面上摩挲,相比之下简直就是门外汉。

姜瑾见二人惊讶,淡淡解释:“手上汗渍容易伤害纸面、器皿等物,虽然一时看不出来,但是经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就十分明显。此丝质手套,由蜀中极品蚕王吐出桑蚕丝制成,然而蚕王目前已经绝迹。”

“姜先生有心了。”李世民已经佩服对方到五体投地,这才叫真正的鉴宝大师。

细节决定成败啊!!!

姜瑾道:“可惜,此物是假的,你们上前来看。”

李世民神色沮丧,萧瑀兴奋。

二人上前来到书桌前,姜瑾怕二人看得不清楚,于是右手虚抬。

躺在桌面的兰亭序,慢慢浮起,漂浮在半空之中,然后垂直于地面,离二人只有咫尺。

甚至还有四颗深海明珠缓缓从长明灯架上离开,缓慢飘到了这一张纸的四个角,照亮了这张纸。好比将手电筒贴着纸面猛照,纸面被巨大光芒照地透亮。

这回,就是瞎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只不过李世民与萧瑀仍是懵逼,没有看出名堂。

“你要是不懂小王的字帖,还是不要乱买,免得被当成肥猪来杀。”姜瑾淡淡叮嘱一声,随后朝李安使了个眼色。

肥猪???

李世民气得脸色涨红,感觉吃了一个哑巴亏,在绝世高人面前丢脸,简直丢到家了。

关键是,他还不敢回嘴。

他瞪大眼睛,始终看不出问题所在。

李安指着这张纸,开口道:“二位请看。”

“观其纸,纸张内部竟然干净透亮,显然这纸是刚刚制成。须知王右军离我等,已有三百年之久,纸张内部,不可能会干净透亮,即便保存再完好,也会有杂质。”

李安还从书房内的架子上,取来一张裱好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女史箴图其实有十二幅,他只取了一副。

“女史箴图???此物不是在弘农杨氏的家族手中吗?怎会在此?”李世民惊呼出声,认出了这副传世之作。

前朝隋文帝、隋炀帝出自弘农杨氏。

隋朝之时,弘农杨氏权力财力达到了巅峰,便大肆收集天下珍宝。传闻十二幅女史箴图,弘农杨氏花了天文数字收购此画。

姜瑾神秘一笑,李安也是露出同情的表情。

“弘农杨氏不就是肥猪?被人狠狠宰了一刀,那些专门制作假字画的人,最喜欢宰你们不懂行的肥猪了。”姜瑾看了老李一眼,略带调笑。

李世民脸涨成了猪肝色,姜先生不仅在嘲笑弘农杨氏,还在嘲笑他呢。

萧瑀不禁害怕,没想到古董字画的门道如此之深,若非踏足天地当铺,恐怕还不知道这些内幕。

“二位请看,此画距今已经三百年。即便主人保存如此完好,也会有杂质,更何况那兰亭序。”

李安轻咳一声,指着女史箴图,立刻李世民与萧瑀看到在深海明珠巨大的光芒照耀下下面,女史箴图纸面内部出现了散乱的细小黑点,这便是杂质。

紧接着。

李安又从‘笔法’‘墨迹’‘纸质’三个方面来剖析,每一个方面都有无数的细节比如,追究下去可以说上半天都不止。

他引经据典,来证明所述。

博学!

李世民与萧瑀的脑海里出现这两个字,没有比李安更厉害的人物了,因为李安有不下十种办法证明这兰亭序是假的。

“说的不错!”

姜瑾拍手称赞,他培养李安就是为了省心省力。

“主人教得好。”李安谦虚,与主人相比,他只不过沧海一粟。

李世民与萧瑀对姜先生愈发的崇拜啊。

只不过,姜先生看起来三十多岁,而李安大概四十多岁,难道姜先生是拥有返老还童的本领?

“小王的东西,我熟悉不得了,虽然笔迹神似,但看了一眼就知道不是他真迹。”

姜瑾回想起当年,他学书法之时。

正是三百多年前,那时南北朝,是中原大地文化复兴的时代,也是书法的盛世。

他曾经在江南一间古寺外的墙壁上题字。

怎料一个毛头小子,一直跟着他身后。

他每写一面墙,毛头小子也拿笔抄写他的字体。

关键这毛头小子不仅白天抄写,晚上还抄写,几乎不睡觉,简直是爱书法成痴。

后来一番询问没想到这就是传说中的王羲之。

他们二人结识于古寺外,然后畅谈了一个月书法,姜瑾说出了不少干货心得。

此次一别,便是百年。

姜瑾叫王羲之小王很是正常,只不过这话落在李世民、萧瑀耳中,二人震惊无比。

难道姜先生认识王羲之,并且年龄比对方还大,才会如此称呼啊。

萧瑀见到了姜先生神色之中的落寞寂寥,疑惑道:

“姜先生,您所说的小王是王右军?”

“不是他还有谁?”

姜瑾没好气道:“这混小子,当年学了我书法就跑,成名之后竟然还说自己是自学成才,他可没对世人提我这个师傅,哼!!!”

“敢问姜先生高龄?”

李世民知道孙思邈有一百多岁,传说中的彭祖有八百岁,极有可能眼前的绝世高人也寿命绵长。

“记不清了,几万岁,还是几十万岁?”姜瑾也有些迷惑,这么多年下来,他连前世的记忆都快忘光了,只记得曾经是个学生。

额......

李世民与萧瑀有些愕然。

见过开玩笑的,没见过开这么玩笑的。

谁叫你是绝世高人,说自己多少岁,他们也只能信。大概猜到了姜先生拥有驻颜术,真实年龄可能七八十岁了,但这也让二人惊骇。

七八十岁的人,竟然外貌酷似三十岁青年。

然而,身边的李安却深信不疑,神色震撼到无以复加,这是他第一次听主人承认自己的年龄。

姜瑾不以为意。

夏虫岂能语冰!

一跟一群蝼蚁,来形容大象,它们怎么会知道大象有多大。

“这兰亭序虽是赝品,但是笔迹神似王右军,尽得其真传,你且说说此贴从何而来?”

“我说不定能帮你找到真迹所在。”

姜瑾说完,李世民神色狂喜点头感谢道:

“多谢姜先生!”

......

求鲜花求评价票,跪求疯狂码字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