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和贾诩都是段颍外孙
第四章 真正原因(旧版)

鹿呦鸣

同人 |  小说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说来也巧,自从曹逸打定主意来凉州之后,心里最想收服的人莫过于贾诩了

要知道在汉羌百年交战的过程中,一些凉州当地的地主,借助镇压羌族变乱,汉朝给予各种便利资助的机会,趁机创建、培植和训练私人武装或者部曲,普通的豪强地主可能只有看家护院的家甲,而凉州的豪强地主,个个都是拥兵数万到数十万不等的地方一霸!

一句‘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就是对凉州兵强马壮的贴切比喻了,但凉州有一点一直饱受诟病

那就是打仗一个顶俩,读书吗..

当时当官的普遍手段叫举孝廉

每个郡满十万人一个名额,虽然大多被世家把控,但每年两三个名额也勉强够用

别的郡都是名额不够,恨不得多往朝廷里塞几个进去,武威郡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武威郡它没人..

不仅三五年达不成孝廉指标,好不容易举上孝廉也未必想去当官

面前的贾诩就属于后者,他是武威郡三、五年才能出一个的天才孝廉,别郡的孝廉上报到朝廷上面,还得等哪个官职有缺,还得上下打点

贾诩不同,身为好不容易才从武威郡考出来的香饽饽,直接抬进洛阳担任郎官

然后没过两年,贾诩就声称自己因水土不服患病,撒丫子跑回武威了..

所以说,凉州不缺兵将,就缺知名的谋臣!死缺死缺的那种!

曹逸虽然对贾诩眼热,但也没有操之过急,毕竟自己现在要地盘没地盘,要兵没兵的,就算礼贤下士,贾诩都未必能跟着他

人家连汉灵帝的面子都不给,何况你一个无名小卒呢?

这时的曹逸才真心实意的对贾诩拱了拱手

“在下曹逸,见过文和兄”

贾诩一边还礼一边笑着对曹逸说道

“曹贤弟直接唤我表字即可,不过曹贤弟还未冠礼?”

也不怪贾诩好奇,在每天签到力量值的加成下,十五岁的曹逸身高虽然没到八尺,也有七尺多了,也就是一米七五左右

古时候都称七尺男儿为成年男性,所以贾诩虽然看曹逸脸庞稚嫩,但还真没想到他没到二十

“还未到年纪,不过听说文和你之前去了洛阳,这是?”

曹逸这话问的有点意思,贾诩179年辞官,这都185年了才溜达回武威附近遭劫

那可是整整六年!他就是从洛阳爬回武威都未必用的上六年

贾诩先是一愣,虽然自己有个当轻骑将军的爹,也是凉州为数不多的孝廉

但一个郎官抱病还乡的消息还不至于天下皆知吧?

但也没有太过吃惊

反而是闻弦知雅意,知道了曹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明着问自己辞官的原因,暗里点出自己辞官别有隐情

虽然君子应交浅言深,但贾诩也没全盘托出

不过水土不服这种鬼话倒是没提

贾诩说的云里雾里,曹逸听了也不生气,贾诩要是说的清清楚楚反倒让曹逸看不起

“179年阳球出任司隶校尉,接连劾奏王甫、段颍及中常侍淳于登、袁赦等人下狱”

“眼看就要收拾灵帝身边的宦官了,灵帝抽风了,让阳球去当了个卫尉”

“事情没完,阳球之前是司隶校尉的时候,没少整治宦官,现在下台了,自然捞不到好”

“没过几日,就跟段颍他们在狱里相聚,宦官集团的权势一时间风头无两,更胜往昔”

“换做是我在洛阳当官,我也会‘水土不服’!”

曹逸的话说的也有些没头没尾,为什么阳球下台,宦官权势昌盛,贾诩就要辞官?

因为汉朝朝堂可以分为两个派别,一个是自我标榜继承了正统儒家思想的清流派,一个是宦官的浊流派

之前阳球上台,把不少浊流派的下了狱,现在宦官上台,自然也要对清流派的进行大清洗

而作为师从西汉宰相张苍,被名士阎忠点评的贾诩而言

他就是根正苗红的清流派当红小生..

就在别的清流派前辈苦苦抵挡宦官火力的时候,贾诩贾文和表示自己水土不服,要回武威养病

一方面清流派前辈对贾诩抱病还乡的行为表示理解,一方面浊流派的宦官也对贾诩这种上道的行为点赞

贾诩就这样从洛阳的泥沼中安然脱身

至于为什么花了六年才从洛阳爬到武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