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签到两年,满清求我别打了
第13章 五年复辽?(旧版)

公子小绿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崇祯元年七月二十,蓟镇兵变。

蓟门驻军由于饥饿,索饷鼓噪,焚抢火药,经多方措处,这才解散。

至八月初,顺天巡抚请求先发三个月的欠饷,以安军心……

作为京师抵御北方外敌的屏障、九边重镇之一,蓟镇居然因为拖欠粮饷而兵变了!

连蓟镇都如此,可见大明军队腐朽成了什么样子。

这也是为什么明年皇太极能够轻易从这里突入京师的原因!

崇祯听闻此事,又惊又怒,就算他再蠢也知道蓟镇兵变这件事到底有多严重。

可是,他还没来及追究责任,又有两份奏报送到他案前:

崇祯元年七月二十三,浙江发生海啸,人畜庐舍漂溺无数。

其中,嘉兴飓风淫雨,滨海及城郊居民被溺死者不可胜计;绍兴大风,海水直入郡城,街市可行舟;山阴、会稽、箫山、上虞、余姚被溺死者,各以万计!

崇祯元年七月二十五,宁远兵变。

宁远军中四川、湖广兵因缺饷四个月,发生兵变,其余十三个营群起响应,绑了巡抚毕自肃、总兵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于谯楼上。

又是一次天灾!

又是一次兵变!

天灾还好一些,虽然损失不小,但至少不像西北旱情那样不可收拾。

可宁远兵变,却让整个朝廷都震动了,朝堂大臣所受惊吓程度,远超蓟镇兵变!

宁远在山海关以北两百里处,和山海关合称关宁,是抵御后金的最前线。

前年和去年,袁崇焕曾在这里打过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成功挡住了努尔哈赤、皇太极两父子南侵的脚步。

若这里真出现大变故,那皇太极也不用绕道蓟镇了,直接趁机从这里杀进来就可以了!

尚不满十八岁的崇祯顿时慌了,脸都吓白了。

十三个营兵变是什么概念?

虽然各地编制不一样,但大明一个营最少也有两三千人,多的甚至有五六千,取个平均数,十三个营就是四五万人马!

而抵御后金入侵的关宁军总共也就十万左右。

其中竟有四五万人兵变了,这是要命啊!

当然,不会真有这么多人,毕竟边军吃空饷严重,这些营不可能满编。

但,这依然足以动摇关宁防线!

“这……这该如何是好!”

崇祯惊坐而起,有些慌神,目光则落在了新任内阁首辅周道登身上,希望他能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对策来。

没错,内阁首辅又换人了。

而且,周道登还不是崇祯朝的第三任内阁首辅,而是第四任。

第二任内阁首辅李国普干了两个月就辞官了,而第三任内阁首辅来宗道,更是只干了一个月!

周道登察觉到了他的目光,沉思片刻,开口道:“袁崇焕执掌宁远军政多年,对宁远兵事知之甚深,去年虽因阉党弹劾而辞官,但此刻却在京师,陛下何不召他过来询问?”

崇祯眼睛一亮,当即命人去传袁崇焕。

袁崇焕虽有一些让人诟病的地方,但在宁远坐镇多年,论对宁远兵事的了解,他说第二,朝堂上没人敢说第一。

很快,袁崇焕就被人带了过来。

“臣袁崇焕参见陛下。”

“无需多礼,宁远之事想必你已知晓,可有应对之策?”崇祯开门见山,直接向他问策。

袁崇焕想也不想,当即说道:“臣在宁远尚有几分薄面,若陛下信得过臣,臣愿亲赴宁远,劝降叛乱将士,平息兵变,以解朝廷之忧!”

“爱卿真能平息宁远兵变?”崇祯显然还有些怀疑。

袁崇焕见此,犹豫了一下,突然拿出一封奏疏,行礼道:“臣不仅能平息宁远兵变,还有复辽之策。若依臣之计策行事,五年便可复辽!”

五年便可复辽?

瞬间,朝堂一片哗然,所有人都被这句话给震惊了。

辽指的就是辽东,复辽就是要把后金盘踞的东北全部给收回来!

这是要在五年内灭掉后金啊!

自萨尔浒之战后,大明就一直处在守势,别说收复辽东了,只要能挡住女真人入关劫掠就是胜利!

可现在,袁崇焕居然扬言能在五年内复辽,这如何能不让崇祯以及朝堂众臣惊讶?

“元素,朝堂之上,不可妄言!”周道登当即斥责袁崇焕。

元素是袁崇焕的表字。

不止是周道登,朝堂上不少人都对袁崇焕这种不切实际的话语不满。

可是,崇祯的内心却澎湃了起来。

只有十七岁的他干劲十足,一直想要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

阁老们的守成之言他早就听腻了,如今袁崇焕这番让人热血沸腾的话,一下就触动了他的心。

此时此刻,他突然有一种感觉,这就是自己一直在寻觅的良臣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