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纪元之荒谷仙图
第四章 少年归乡(旧版)

茶缸子

玄幻 |  东方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阳春三月,山娇水媚。清风驰地,绿意盎然。

“咕噜噜……”,“哒哒哒……”

临海城的一条山道上,一支由几匹单骑和一辆马车组成的马队正踏着晨曦踽踽东来。

护卫在马车周围的五名骑马男子个个长得虎背熊腰,身着黑衣皂靴的武士服,精神头十足。

车辕处的赶车人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圆脸少年,黑豆豆的眼睛,青衣小帽,一身书童打扮,手执一杆的长鞭,时不时摇一摇,甩出一声轻响,驱赶辕马前行。

马车的两面车窗帘都已撩起,露出一个的少年的脸,年纪与驾车少年相仿,也大约十三、四岁的样子。这少年目光清澈,脸庞清瘦,面带微许病容,神色慵懒地倚靠在一张兽皮靠垫上,手里拿着一本书,低头翻看着。少年眉头轻皱,时而轻舒一口气,看起来心事重重。

他叫张若虚,正是当今大晋国有名的廉吏,司马府监察副史张炎陵的次子,奉父命回乡祭祖。

此时,张若虚已经在路上走了大半月时间,临海城近在眼前。虽然他现在眼睛盯着书籍,实际上已经魂游天外。

“唉!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管家洪伯说,父亲在自己走后就被禁足于府内,那几乎就是要坐实父亲的罪责,三五月内就有可能下到牢狱之中了,希望这次洪伯把劫杀自己的礼部官员,会元王珏以及一部分山匪带回去后,能够彻底扭转父亲和李夺在朝堂上的攻守形势,把父亲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至少能够解除禁足。”

他更担心的还是母亲和大哥:“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到了西山道观,路上会不会出什么意外,华神医是否能够把大哥的伤病治好。”

想到此处,他暗暗咬咬牙,如果这次大哥张九龄伤势不能痊愈,父亲不能全身而退,那他下定决心一定回到京都同重伤大哥的凶手和诬陷父亲的幕后之人拼个鱼死网破。

嘿嘿!那些人只知道张炎陵有个武道资质极高的幼子因为身中奇毒,经脉木化,武道一途断绝,但却不知道现在自己还可以通过不断压缩后天境内元方法的让内力不断增加,现在自己内元已经与普通后天境武者的后天八重相当。再加上自己对武技的超常领悟力,即使是后天九重武者,自己也不惧。如果真把张家逼到家破人亡的地步,张虚虚不介意给那些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难道这奇毒真的无解吗?实在不甘心……”张若虚又把思维收回自身,内视经脉,那里显出青幽幽的颜色,奇毒在一年多前就已经压制不住,开始在经脉中蔓延。

几天前,反伏杀时,自己催动内息过度牵引到经脉中的奇毒,导致毒气深入爆发,那种无数钢针刺体的感觉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

这些年父母为他求遍名医,他自己也读遍医书,但都没找到解毒方法,现在家里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此时一种如穷途末世般绝望情绪的涌上心头。但随后天生倔强不屈的性情又让他心底产生一股强烈的不甘意志,两种情绪经常撕扯张若虚的精神。

不过理智很快又回归,想到现在的身体状况,必须控制心绪波动,张若虚急忙平复了一下心绪,同时感觉到身上一阵阵寒意,身子蜷缩了一下,又把身后的兽皮毯子使劲往身上裹了裹。

因为要赶回祖宅,在临海城还要为祭祖做准备,今日临行前感觉时间紧张,张若虚一行人就起了一个大早。

时节虽然已近三月,但春寒料峭,这让张若虚有些不舒服,此时天刚刚亮,太阳刚一出来,张若虚就打开车帘,让阳光照在自己身上缓解寒意。

为把自己的注意力从身中奇毒的事情上转移开,他又把目光移到窗外,很专注地向前方远处眺望。

“张山,临海应该快到了吧?”张若虚略探了探身。

“少爷,就在前面,用不了一刻钟就到…”车辕上的赶车少年惊喜地答到。

此时马车已经转过一片树林,下了山坡,走上宽阔的官道。前面出现一座高大雄伟的石城。

时间还早,路上的人不多。张若虚的车队又加快了速度,很快就来到了城门面前。

“少爷,临海城到了。”

这里是张炎陵的家乡。在其行走江湖时,临海城乡下的祖宅和田产还保留着,委托亲戚照料。

张若虚已经13岁半,还是头一次回到父亲的家乡,因此感到十分的好奇和新鲜。

临海城虽然不大,但是出乎寻常的繁华。因为这里临海,有出海码头,所以有天南海北的船只经常光顾这里,带来了各地的特产。

临海城的城墙极高,而且坚固异常。墙体是由切割成方块儿的坚硬山岩石砌成。城门宽近三丈,高四丈。城门的正上方写着临海城三个大字。

城门口有几个全副武装的官兵认真的检查过往的行人。城墙上面也不时的有一队队的官兵经过。

这里对地方的治理很严格。临海城,前面就是大海,五湖四海的人们都相遇于此,难免有一些江洋大盗,海洋飞贼,流落到这里,伺机作案。

走在前面的一个叫赵能护卫下了马,从腰间拿出一块司马府的令牌,递给了门口领头的军士。军士接过令牌看了一眼,马上脸上露出笑意,急忙把令牌交还给赵能,然后恭身向城里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张若虚向身后挥挥手。几个人就进了临海城。

“好热闹”。张若虚一进城,入目而来的就是一条宽宽的青石路面街道,街道两边林立的商铺和酒楼,而且很多酒楼门大开着,虽然天刚亮,但人们出出进进,好像通宵营业。

张山在空中甩了一个响鞭,驱车急进,护卫紧跟于后。

“张山,找个地方落脚,我们打个尖,把祭祖的用品好好准备了。”张若虚吩咐前面的张山。

张山回过头,呲牙一笑:“少爷你放心,我曾经跟着大少爷在这里住过一年,对这城里熟着呢!早打算好了。”

“嗯!”张若虚点点头,望着车窗外的景色,一座座茶楼,酒肆,客栈从面前闪过。

他最想看的是书楼,“父亲说,家乡临海联通四海商路,有许多海外书籍流入,各种消息也灵通,让我多留意,也许能找到解奇毒的线索也说不定,哪怕是暂时缓解的方法…”张若虚心里有了一丝希翼。

“少爷,就这里了,小时候大少爷带着我在临海城闲逛时就住在这家客栈。”张若虚正想着时,张山已经带着一行人迅速穿过一条条石板街路,把马车停到一座宅院门前。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客栈,二层石楼,十几丈方圆的院子,大门开着,门脸上写着“客来居”三个字。

“好吧!我们就暂时在此落脚,孙立你带着童佳和刘勇驻留在这里,看守车马,余下的人跟我去买祭祀用品,我们抓紧时间,今天还要赶到洪石村”

张家的祖宅在临海城东方100余里的洪石村。张若虚感觉时间有点紧张。

一行人分开,孙立赶着马车和马匹进入了客栈。张若虚则带着张三,赵能,张鹏寻找集市。

张山领头,四人出了横街,向南走去。此时街上的车马和行人已经大增。他们沿路打听了几个人,找到了南街。这里的餐饮酒楼食品摊贩倒不是很多。主要的是卖一些生活用品和杂货之类。

可是他们刚走进南街不远,忽然,“驾驾驾”突然一阵催马急进的喊声从前面传来。

张若虚抬头看去,几个穿武士服的人骑着的烈马,在街道上疾驰而来。此时街道上虽然不似白天那样摩肩接踵,但也人流不断,这几个人竟然不顾行人安危,在街道上肆意纵马。

“糟糕。”张若虚突然发现自己前方不远,有一个30多的妇人手里牵着一个10来岁的女孩。她们发现前面滚来的马队,也想逃向向路边。可是,路上的人都向路边躲闪,一时间竟挤成了人疙瘩。二人被隔在了最外面。眼看马队前马的马腿就要提到这对母子的身上。如果这对母子摔倒,随后的几匹烈马都会从他们的份上碾压过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