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备,开局改造关羽张飞
第三十三章 盐业(旧版)

九1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刘备跟许褚说完,许褚一脸兴奋的跑出去挑人,大厅里只剩下郭嘉和刘备。

郭嘉开口说道:“主公,如今我们虽然拿下了乐陵,手上士卒也多了许多,但是一旦平原战事胜利,再加入大量的俘虏,咱们的钱粮可要捉襟见肘了。”

这点刚才郭嘉一直没有当着众人面说。

刘备笑道:“奉孝可有办法?”

郭嘉想了想说道:“办法是有,但是还未完全想好。”

“说说看嘛!”

“首先,便是征粮,不过不是从老百姓手里征,而是从平原和乐陵的豪族手里征粮,这些人,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和钱粮,若是能从他们手头弄来粮食,便可解燃眉之急,只是这手段,我一时间却想不出,他们在各自乡里影响极大,若是一味用强,却容易出现问题。”

“第二,便是收编过后的黄巾,可使之屯田,如今连年战乱,大量的土地荒芜,我们若能度过眼前,再使这些人屯田,明年此时,我等根基便算是彻底扎稳了!”

说来说去,就是钱粮问题了。

郭嘉在政务方面,这手段还是差了一些,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办法。

刘备手指敲击着桌子,琢磨起来。

征粮?不是那么好征的,这里面涉及很多问题,首先便是合理的名义,你不可能直接跑去人家家里,就直接要粮食吧?

说到底,刘备不是强盗。

他也不愿做这样的事情,而且他一旦这么做了,名声尽毁不说,以后不管征战到哪里,当地的豪族必定是同心抵抗。

说白了,人家有钱又不犯法。

为了这点粮食,得不偿失。

那么该如何能把这些人的钱粮借出来呢?

思量半晌,刘备眼前终于有了头绪,他笑道:“有办法了,奉孝,你去通知这些豪族,每家每族,派代表来,我有事情跟他们商议。”

郭嘉一愣:“主公有办法了?”

“没错!”刘备说道:“我打算从盐下手!”

乐陵郡,比起平原郡,有一个最大的好处。

临海!

挨着海边,物产更加的丰富。

最重要的是,产盐!

听到刘备这么一说,郭嘉大概明白了,但是他皱起眉头:“主公的意思是,将盐业交给这些人?可是这乐陵郡所产海盐,能够这么多家人分润吗?而且从武帝以来,盐铁便尽皆官营,主公若是将这食盐生意给了这些商人,怕是有违朝廷规制,出了乐陵和平原,其他郡县怕是依旧会以私盐论处。”

刘备笑道:“奉孝啊,这你可就想错了,我有一法,可大大提升海盐产量!至于盐业,也不是彻底交给这些人,只是给他们一个盐官的身份而已!”

郭嘉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刘备,疑惑道:“主公还有如此秘技?”

刘备秘技倒是谈不上。

实际上,海盐制作,并不是大家所想的,把海水晒干了就是盐。

是需要经过十余道工序的制作,才能提炼出盐。

在宋朝以前,海盐也是通过煎制而成的。

煎盐耗费大量柴草,费工费力,但是没办法,因为晒盐的效力太过低下,实际上即便从宋朝开始有了晒盐技法,但是还是因为效率底下而被弃用。

一直到了清朝的时候,出现了坦晒法,才改变了这一局面。

坦晒法,简单来说就是用碎瓦片或缸片铺于地面成坦,四周用木板围成长方形台,台内划分许多大小不等的方格,卤多用大格,卤少用小格。将卤水注入其中,经蒸发晒成盐。

别看就这小小的改变,却可以极大提升晒盐的效率。

刘备此时,便是打算用盐做文章。

进行利益交换。

刘备把方法跟郭嘉说了之后,郭嘉沉吟片刻吗,笑道:“主公,依我看,还是先不要急于找这些人,我们可以先用士卒,按照主公的方法,晒盐取盐,等到食盐出产之后,再行计议。这样来说,相对比较稳妥,而且盐就跟粮食是一样的,只要咱们手头有,就不怕卖不出去,再多也有办法消化!”

刘备想了想,好像也是这么个道理,万一这坦晒法里面还有自己不知道的呢?

其实他也就是忘了从哪本书上看过这么一眼,此时想起来,要真说把握,还未必太大。

第二天一早,郭嘉来到刘备府邸,两人跑了一个小时的步,都是大汗淋漓。

“主公啊,为何每日清晨傍晚,非要叫我一同奔跑?”

郭嘉到现在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一开始跑步时,更是生不如死。

不过时日慢慢多了,也就习惯了,刘备也不要求他跑多快。

一旦习惯之后,每日不跑,反而难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