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声界海青,班主请我做压轴
文中一些难理解的地方,详解于此(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看到评论说,写的有些乱。

其实我知道问题在哪。

那是因为关于评书和单口相声一些门派的关系什么,没给大家解释清楚。

所以这里呢,就单开一个科普章,给大家说一下。

大家觉得不理解的无非以下几点。

一个是,有些评书的门派的名词你们没听过。还有就是评书门到底和相声门什么关系?

这里,我先解释一下。

我其实能在正文中写的非常详细。

但是那要占用不少的篇幅。

你们也知道,飞卢那是必须尽快给大家剧情看的,所以我才忍痛不写,盼望着大家能百度一下。

这里,我就简要说下吧。

首先来说,评书肯定是早于单口相声出现的,而且早的多的多。

那单口相声又怎么来的?

那真是相声演员觉得说评书的挣钱太多,自己心想,自己也能干,便也说起了评书。

可是说相声的,把那些包袱放在评书里一用,一下就火了。

这就逐渐演变成后来的单口相声。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两者就是一个传承的关系,并没有太大实质性的区别。

这如果你抬杠说有区别。

说什么评书不搞笑,单口相声搞笑。

那我只能说你不懂。

好的评书演员说的评书,那完全可以当单口相声听。

就比如我最喜爱的评书艺术家田连园先生,那他的评书讲的底下观众都笑的流眼泪。

郭班主不也说过吗?说自己说评书,别人也当他说单口相声。

为什么?因为就是好笑。

所以,在这讲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茶社里李秋言自己说,说的是单口相声,但是别人也有人认为他在说书。

因为在同行眼中,这两个门类,基本上行为是一致的。

所以,才有了问金文生这个评书门前辈,这李秋言是不是他门人的事。

因为,评书门说单口的,也有。

也因为他们之间的这种互通,说相声的搅乎说评书的场子的事,旧社会也好,新社会也好,也都是存在的。

这是第一个容易弄乱的点

……………………………………………………………………………

第二呢,就是文中有太多的专业名词。

说真的,我想给大家正文中都给解释一下。

但那么写,绝对有人说我水的。

这里先说下评书界的名词问题。

我文中一直提到的到金文生老先生,那是西河大鼓门的老前辈。

而西河大鼓,只是评书门的一个门派而已。

像刘兰方先生,他是东北大鼓门的,也是评书的一个门派。

我估计有些读者不理解也就在这了。

看完这个,你也就明白了。

不管西河大鼓也好,东北大鼓也好。

虽然带着大鼓两个字,但都是评书门的。

所以从师承来讲,郭德钢和高丰也都是西河大鼓门的,但他们也都说,自己的评书老师是金文生。

这样一说,你们就明白了吧?

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只不过说法很细致一些罢了。

但是,单口相声可没有门派之分啊。

…………………………………………………………………

第三,就是文中的一些人物,你们没听过。然后,你们就会想…

你写的这位是谁啊?

没听过就对了,你们就拿他当原创人物吧。

尤其那些相声同行,你们千万别对号入座!

当然,对号入座的话呢…

反正你们随意。

可能读者还是对德芸社的人物比较熟悉。

但我怎么说呢,我的这本书一开始写的,就是津门相声圈。

为什么开篇写李秋言被称为津门李呢?

那是因为,他同环境很恶劣的津门相声圈斗了好长时间。

我的书前面很多章节,都会写这些。

之后,才会有与德芸社的联动。

我自认为,这些其实也很有意思,没必要非天天写“云鹤九霄”,围着他们转。

多给大家了解一下,老郭不喜欢的津门同行的事,我觉得也挺好的。

但是,如果您就想听德芸社的事,什么其他的都不想听…

那本书确实比较劝退。

(虽然不想那么说,但也确实是实话。)

先说以上三点,以后大家有不明白的,继续下面评论问就行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