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迎娶大乔
第二十八章 改稻为桑(旧版)

三国周瑜

同人 |  小说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随着募集资金越来越膨胀。

周瑜结束了第一轮“融资”,暂停发行“古票”。

因为第一笔充足的金钱,已经支撑周瑜建成了大运河和驰道。

于是开始在马an山开发铁矿。

东汉以前的炼铁技术,比较落后。

尤其不能练出好的钢材,武器制造也比较落后。

现在周瑜有了最先进的技术,首先要完成钢铁技术的利用。

一方面是为了准备武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能够进行机械革命。

当周瑜的精制钢铁出炉后,一批批物美价廉的武器开始应运而生。

周瑜三天的钢铁产量,足够武装一万人的军队。

诸侯开始慌了。

刘表是最为恐慌的。

自己和江东临界,加上和孙家父子结怨。

如果周瑜对外扩张,自己将是首当其冲。

于是刘表向献帝进表,要求约束周瑜。

诸侯当然不能看周瑜一人做大,纷纷附和。

当诸侯正准备联合起来对周瑜进行制裁时。

周瑜宣布,将遵守自己对天下人的公告,绝不率先对外使用武力。

但是自己的武器确实是太多了,又远远比诸侯的武器精良。

所以要卖给各位诸侯。

周瑜打得算盘是:广泛地向诸侯出售兵器和粮草,帮助他们打仗。

让他们相互吞并。

自己则在江东发展经济和屯兵、屯田。

发展壮大,最后出山,一波推平。

众所周知,周瑜属于大后期英雄嘛,嘿嘿。

大小诸侯正在混战。

袁绍和曹操也在对峙,时常发生摩擦。

周瑜的新式兵器精良无比,很快得到了诸侯们的青睐。

周瑜还是采用限量惜售,高价卖出的方法,不停地吸诸侯的血。

不出半年,天下之金银,十之五六尽在江东。

江东之金银,十之五六尽在周瑜。

诸侯的地盘上,竟因为没有金银,商业越发凋敝。

诸侯们也逐渐发现自己的经济问题了。

试着自己造铜币来加强民间商业流通。

但是他们既没有足够的信誉来保障,也没有铜矿来开发。

为了出售兵器,周瑜还得想办法借钱给各个诸侯。

除了购买诸侯的土地外,还得动点脑子才能把自己的钱送到诸侯手里。

周瑜于是定下一个规矩:

“以周瑜示例的丝绸为标准,一匹丝绸可以折换成白银30两。在江东任何一家周家银庄,可以等价交换。”

也就是所谓了“丝绸本位”金融体系。

所有的货币可以跟银两挂钩,而在江东,银两可以与丝绸挂钩。

周瑜这一公告,果然又引起了整个东汉的轰动。

因为按照市场价格,一匹上好的丝绸不过十二两白银。

而周瑜给丝绸定的价格则是两倍还多。

于是天下的老百姓,都开始毁掉水田,“改稻为桑”。

尤其是荆州刘表。

荆州离江东最近,经济贸易往来最为频繁。

本地又极为适合种植桑树。

当布匹成为江东的法定货币时。

荆州的老百姓开始纷纷改种桑树。

周瑜通过贩卖兵器和杂交水稻,拥有的财富已经超过了天下诸侯的总和。

这个荒谬的“丝绸本位”金融体系,通过海量的金银竟然可以运行下去。

这进一步增强了天下百姓对于周瑜的信任。

为将来周瑜发行统一的纸质货币打下了基础。

最重要的一点是,天下人都开始改种桑树,粮食的对比价格越来越低。

老百姓更不愿意种植粮食。

恶性循环。

最后诸侯只能强令,每个农户必须保留一半的土地种植粮食。

周瑜却下令江东不允许种植桑树。

只许种杂交水稻和高产小麦。

同时对于每家每户的农田进行补贴。

使得在江东种植粮食的收益,加上补贴,超过种植桑树的收益。

江东的老百姓当然更愿意种植粮食。

同时,由于周瑜引进了杂交水稻和高产小麦,江东一年的粮食产量已经比往年整个东汉王朝的产量还要高一倍。

完全够整个东汉的粮食供应。

但是由于周瑜进行价格管制,粮食一律由官府统一收购。

所以粮食价格并没有明显上涨。

至于存在零星的黑市交易,对于周瑜的整个计划影响不大,没必要去管。

通过这样的措施,天下整个民生完全被周瑜一己之力改变了——

江东只主要生产粮食和兵器。供应天下九州的食物需要,支持各诸侯互相残杀。

而东汉的其他地区,基本都种植桑树,来供应给江东。

江东保持和各诸侯之间的贸易,相安无事。

当然,只要继续保持这个发展态势。

周瑜只需要停下江东粮食的对外出售,整个东汉要活活饿死一半的人。

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才是真正的不战而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