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怒打尉迟恭
第2章 高句丽(旧版)

王仙客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作为一个现代人,吴子光对于给李世民下跪反感至极,但是却也不能不面对现实,因为一旦他不按照礼仪来,可不是挑衅李世民一个人,而是挑战整个大唐的社会规则体系,他现在还没这个本事。

不说心中的想法,随着吴子光的话语,他身后走来一堆人,这群人皆着白练缚身,由几个士兵看守着,走到李世民面前,在吴子光的身后屈膝跪下。

在这一堆跪下的人中,有一个三十出头的男性中年,身形极为魁梧,留着乱髯,头发披散,绑身上的白色练带也扎得极紧,神情形容更是坚屈,挺身不愿下跪,但是一个守在他身后的士卒拿带鞘横刀朝他膝弯一敲,便迫使他跪了下来。

李世民扫了眼那个被强迫跪地的中年,而后便自移开目光,挥了挥手,身旁的李靖连忙出列,上前将吴子光手中代表兵权的鱼符收走,而李世民则上前大笑,用双手扶起单膝跪地的吴子光,只见此子形容奇伟,更兼英俊,心下大有好感,连连点头道:

“好好好,你便是吴子光?”

“回圣人,正是小臣。”吴子光顺着李世民的搀扶起身,用左手握右手大拇指,叉手冲这位太宗皇帝垂首恭敬。

“武德七年,有契丹大贺氏犯辽,介时子光未冠,竟能御之,我闻古之甘罗,以十二岁拜相,子光亦不逊矣。”李世民对吴子光用了极大的褒奖。

“契丹不过蕞尔野民,而且内部多隙,大贺氏于武德二年朝贡我邦,却与突厥人勾搭,无故犯我疆界,子光倚仰天威,借遥辇氏兵御之,不敢据功,请圣人明鉴。”

吴子光连忙谦逊,哪怕是身带骑砍的系统,培养了些兵丁,但无论是打赢契丹还是高句丽,他仰仗的都是唐朝中央权威才能得以将敌人分划,并调动契丹、且末别部参与作战,否则凭他手下这点兵,真不好说打赢大贺氏和高句丽。

“古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子光如此是深得其中三昧啊!”李世民见吴子光毫不借功自傲,不由有些高看,这小子倒是可以啊!

“圣人果不愧为天策上将,深谙兵阵之道,子光周游西域辽地多翻,才自知晓此点。”吴子光连忙拍马屁,他跪都已经跪了,也不差这几个马屁,借机把好处捞实在了才是硬道理。

吴子光的马屁确实是拍在了准点上,李世民平生最自傲的事情就是曾率军单骑冲锋,以军事成就为傲,登基之后更为此自封为天策上将,因此大笑:

“哈哈,子光却也是饱读了一番诗书,行了一遍路程啊!不过怎么从军而未参与科举呢!需知文治才是国之重道。”李世民高兴归高兴,但是却也听得出来吴子光的马屁,同时也见他言语中用辞多有骈比,单这水平便足以比及世家子弟,再兼容貌英俊,怎么不去参加科考呢!

(唐代科考是要看外貌举仕的,传说中的钟馗就是样貌不过关,被直接从状元的位置上刷了下来。科举成官凭容貌得到赏识,可以直接在中央任官,比从边军武卒起步要容易得多。)

“回圣人的话,小臣虽粗读文字,却并不重读诗书,文字出身皆难过考场,不过报效国家,何论文武,哪分高低,韩非子亦云: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行伍;究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虚行。”

吴子光马屁归马屁,谦逊归谦逊,但是并没放松,虽然科举也是他的一条路,但是他的文化水平实在有限,内心不愿作弊,更不愿以色事人,深知五姓七望的世家与当朝卿贵的人脉自有门道,贸然经营这种气路,是没有砍人好玩的,受气会受得更重,何况这大唐不同宋明那种以文驭武,武将见了文官要磕头的时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虚行。好好好,你有此句,便足以杏园饮宴,探花题字了。”李世民双眼一亮,这个小子嘴巴谦逊,但是手底下是真正的有货,是个人才,最重要是来路清白,而且年纪还这么轻。

“谢圣人赞。”吴子光再次叉手为礼,却被李世民起手按住:

“你不用这么多礼,我大唐举贤用仕,绝不视出身定。”李世民却是听者有心,听出来吴子光对卿贵世家有点意见,但是这种事情他也没法反驳,毕竟人家不是有资根底就是跟自己的老兄弟,说起来自己近年来也找不到什么出色人才了,科举中的也都是些世家门人,少有寒家学子,而学识出彩,敏言着行的人更少!

“多谢圣人。”吴子光再次行礼道谢,嘴角都咧开了,毕竟李世民这话是要大赏自己,前途有望怎么能不高兴!

李世民见俊年毫不掩饰的笑脸,不由心中暗笑,再怎么聪明,也是个阅历浅薄的小子,不过这样的人好,便于自己的控制。

李世民对吴子光颇有好感,也不加以训斥,伸手拍拍他的肩膀,以示亲近,而后越过他,走到那跪着的一堆人前,伸手扶起最前的一位:

“荣留王,我们这是见面了。武德七年,我上皇还曾遣刑部尚书沈叔安与你加封上柱国、辽东郡王兼高丽王,你为何今日至此啊?”

“罪王难束麾下佞臣,有愧大唐天子。”被扶起的高荣留目视李世民,迅速低下了头,作出一脸愧疚之样,这次他是真被渊盖苏文给坑苦了。

自前隋三次大举进攻高句丽,高句丽虽然成功保全国家,但是本身也弄得民生凋敝,更是被吓得不轻,因此太原李家成势以来,上位的高荣留多次与唐交好,但是奈何他手上的王权不足。

因为前隋的三次大征,高句丽的武人崛起,获取了较高的权势,其中以渊家为最,渊盖苏文本人便是此代渊家家主,位至高句丽的莫离支,也即是宰相。

以军功起身的人,必然嚣张跋扈,渊盖苏文也不例外,其行常配五刀在身,冠服尚金,以彰显武力,更多轻视唐朝,前翻因为唐太宗下令莒州刺史往高句丽恰谈,要求收回前朝出征将士的尸骨,其持反对意见,且放出狂言,说如果唐军再来,必斩首再筑京观。(隋代三征高句丽,高句丽人取胜后将隋军死去的兵将筑为京观。)

吴子光正是利用了渊盖苏文对唐朝的轻视及蛮横,再加上高句丽的特殊情况,拉拢契丹遥辇氏和黑山且末人,打击了渊家庇护的松花且末,杀了渊泉苏文宠爱的次子渊男建,率军奇袭平壤城。

失去宠爱的儿子,渊盖苏文盛怒之下放弃了坚固的城池,率军在野外迎战孤军深入的吴子光一行,最终被吴子光用骑兵冲破兵阵,本人也于战中被俘,之后高句丽的荣留王及一众文贵在得到吴子光的保证后,直接举手成了他的军功,他们的骨头可没有渊盖苏文硬。

对于此战的前后始末,李世民早就从快马递来的战报中知晓,因此对于荣留王一脸愧疚的表情,也能有体会他这傀儡君王的无奈,笑着抓起他的手掌道:

“荣留王言重了,你我两邦乃是一家,虽有矛盾,却也不需计较太多,至于那等孤妄佞臣,杀了便是。”李世民笑容灿烂温和,但是话语却让被他抓着双手的荣留王微抖了抖。

“外臣有罪。”荣留王虽被李世民抓着双手,却也是极为胆寒,用眼角看了眼身后被死绑着的渊盖苏文,连忙抽身再次请罪,自称也改为‘外臣’,他可不敢把唐王的话当真。

“唉,荣留王怎的不会孤意,此事皆为佞臣之过,也罢,玄成,与我起旨,加封荣留为辽西国王,依旧掌高句丽国事,其下文臣一应敕免。”李世民见荣留王谨小之样,心中越发满意,面上一本正经的召人拟旨,免了高荣留和众文臣的罪责后,又睨视着那形容奇伟,被白练紧缚的中年道:

“至于渊盖苏文及其从者,因坏我大唐与高句丽之邦交,致使两邦交战,民死伤不计,着于明德门外斩首示众。”听着李世民的话,被紧绑着的渊盖苏文及其子嗣家人,皆是身体一软。

“臣遵旨。”受李世民所唤,字为玄成的谏议大夫魏征出众应是,而其他一众文武,包括吴子光在内,俱都叉手为礼,齐向太宗赞道:

“圣人英明。”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