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别演了,你就是谋圣!
第十二章:古之兵法,先贤遗泽(求鲜花评价票!)(旧版)

川神屠榜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

陈钧一脸错愕的看着曹操,你个曹阿瞒未免也太阴险了吧!?

这个时候就像陈钧想的一样,曹操不可能反驳他的话。

但是他也不可能反驳曹操的话,因为这事关全局安排。

因此陈钧只能暂且忍耐了。

故而当下陈钧也就不再多言了,只能点头承认。

而后便寻了一个席位,坐下静心来体悟《太公六韬》的内容。

既然都已经给了自己奖励,自己总不能不用吧?

况且兵法这东西,武将也能用,而且还相当有用。

《太公六韬》乃是战国时期,齐国黄老道家学说的兵书著作。

共分文、武、龙、虎、豹、犬六卷。

文韬论述战前准备,引导人民渔轮,提高民众斗志和战意,保守己方情报。

武韬论述对敌策略,强调情报收集的和分析。

龙韬论述军事指挥,兵力部署,战时对将帅的选择与调动,并且强调天地人三者的配合。

虎韬论述开阔地形的应对之策,以及战术抉择。

豹韬论述特殊地形的应对之策,以及战术抉择。

犬韬论述士卒挑选、训练、配合,如何发挥最大的战力。

此六卷不过近两万字,但却将战场上的方方面面都做了一个剖析。

乃是古典军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想要研究古典军事《太公六韬》便是一个绕不开的点。

不足两万字,却给了陈钧极大的冲击。

其中不乏有发人深省,振聋发聩之言。

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

凡兵之道,莫过乎一。

这些都是在强调,军中的事情要做到将领一人决断。

在指挥上必须要高度统一,即便是君主的命令,也不能在战时影响将领。

这一点不得点名批评一下大怂了,打仗上出了名的外行管内行。

因此即便是以陈钧接受过后世系统化军事指挥训练的,也对《太公六韬》有相当高的认可。

特别是在系统帮助他深入了解了其中的含义之后。

“敬文,我们走吧。”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陈钧感觉有人拍了一下自己的肩膀。

陈钧缓缓睁开双眼,一缕包含智慧,好似感悟过世事沧桑的光辉隐没于他的眼底。

曹操虽然没有留意到这一缕光辉,但却也感觉到了陈钧的不同。

现在的陈钧似乎要更加的睿智了,一种大智慧的感觉透露而出,令曹操不禁眉头一皱。

这短短时间里,陈钧怎会有如此之大的转变?

就像是自己当年秉烛夜读《孙子兵法》之时,忽然明白了某个问题一样。

那种骤然间的灵光与智慧,真的是令人犹如脱胎换骨一般的舒畅。

难不成敬文他也在这段时间明想白了什么吗?

“敬文你……”

“方才感悟《太公六韬》忽然心有所悟,故而沉浸其中了。”

曹操刚一开口,陈钧就知道他想要问什么了。

“《太公六韬》?”曹操很是诧异的看了陈钧一眼:“居然不是《黄石公三略》?”

传言张良刺杀秦始皇失败,逃亡之时,曾偶遇一老者,赠他一兵书。

靠此兵书张良才得以智冠天下,辅佐刘邦登基帝位。

这老者便是黄石公,而这兵书便是《黄石公三略》。

受张良的影响,汉代不少钻研兵书之人都是选择的《黄石公三略》以及流传最广的《孙子兵法》。

至于《太公六韬》钻研之人并不多,因为《黄石公三略》比之《太公六韬》在兵法上要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但这并不是因为《太公六韬》不如《黄石公三略》。

而是因为《太公六韬》要更加的晦涩难懂,相比之下《黄石公三略》要更加直白一些。

这或许也是先秦与秦汉两个时代的用词语法不同的缘故。

不过被系统直接赋予精通的陈钧显然不在此列。

“无论是《黄石公三略》还是《太公六韬》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蕴含了我泱泱汉民无数先辈对于战争的理解和见底。”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投入毕生心血去钻研之物,韬略二字,蕴含无穷奥妙啊!”

“是啊。”

曹操见陈钧并未计较他之前的算计,顿时心头一喜,再一听陈钧的感悟,不禁回忆起自己秉烛夜读孙子兵法时的情形。

心中一时间也是感慨万千,忍不住湿润了眼角。

陈钧仰头正欲感慨清啸,也就是吼一嗓子的时候,忽然一个更大的嗓门出现了:“凡有识之士,皆可会盟,你一小吏竟敢阻拦我等!?”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