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窃汉家奴,尽杀之!
第四十九章:人定胜天(旧版)

九齿钉耙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哦?”汉帝心想今天的事情多有怪异,怎么大年初一都有事要说。

“张公、赵公有事讲来就是,自有我和羽弟给你们做主。”

张让率先开口:

“老奴这些年得到陛下与王爷恩宠,一直负责尚书台事宜。”

“可惜近年身体日渐虚弱,诸事都感力不从心。今日想着退位让贤。”

“咱家举荐颍川荀家的荀彧,出任尚书令。”

“这孩子虽然出身世家,却与旁人不同。”

“他对咱大汉可是忠心耿耿,没有其他世家子弟那些花花肠子。”

张让边说,边目光阴冷的看向殿中其他世家代表。

心中有愧的朝中大臣,慑于“十常侍”狠毒,不敢与之对视,都纷纷避让。

这自然引得张让冷笑连连。

赵忠见张让说话,佝偻着干瘦的身体跪拜在地:

“老奴也与张公同样心思。”

“咱家虽有心给陛下、王爷分忧,可年老力竭、徒呼奈何!”

“这大司农的位置,一直由老奴管着也不是个事情。”

“今天咱家也举荐一人——凉州韩遂。”

“他可是个良家子,如大将军一般出生清白。”

“没有世家子弟那些弯弯绕绕,自然能一心一意的给陛下赚钱。”

张让、赵忠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就不是管事的料。

怎奈以前汉帝身边除了外戚,就是世家子弟。

在二人心中,他们都不是好人:就想着怎么占皇室的便宜,还总惦记着弄死自己。

如今刘羽王爷羽翼丰满,身边可用之人颇多。

再加上受伤之后性格大变,不再浑浑噩噩。

更难得的是,刘羽还像个“子侄”一样关心他们。

因此二人早就商议着交出权利,一心一意照顾汉帝饮食起居。

只要汉帝、刘羽还在,他们自然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

事情从刘羽出征回来,那句“一家人”说出后,就已经定了。

可今日却被大将军何进拔了头筹、先行示好。

二人因此还颇为恼怒。

汉帝刘宏转身望向刘羽,后者深深点头。

“既然如此,朕准许你们所奏之事。”

“赵公、张公劳苦一生,也该颐养天年。”

刘羽冷峻的脸上,露出一丝暖意:

“两位日后若是觉得宫内憋闷,可到本王府邸常住。”

“我那边人多热闹,也没有宫内的森严规矩,倒是适合养老。”

张让、赵忠如何听不出刘羽言外之意?

这是承诺会让两人老有所依,不至于孤苦伶仃!

“老奴感谢陛下、王爷恩典!”

“有您这句话,咱家心满意足、死而无憾。”

“可惜现在朝廷内外还不十分安稳,老奴等不敢休息。”

“咱家虽老了,但眼睛亮着呢!还得帮着陛下、王爷盯死那些野心勃勃之辈!”

二人边说,边再次怨毒的望向朝中大臣。

目光森寒,令人脊背发凉!

“十常侍”绝非善类,尤其是为首的张让、赵忠。

他们收拾人,绝对能让对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一场本应喜气洋洋的早朝,就这么一波三折的结束了。

王子辩拉住刘羽:

“皇叔别走,陪辩儿一起吃早饭可好?”

刘宏心中想着青蛇之事,心中甚是忐忑:

“羽弟随朕回宫,还有些事情需你我兄弟商议。”

“大将军也留下,咱一家人还需仔细说说今日发生的怪事。”

何进心中高兴:如今陛下才真的把我当成近亲!

出人意料的是,议郎蔡邕未曾远去,而是等候在殿外。

“今日之事,老臣有话不吐不快。”

刘羽听贾诩说起过,蔡邕是忠于大汉的能臣。

因此带着他一起去了汉帝的御书房。

众人落座,汉帝开口:

“蔡卿有何事要奏,现在说吧。”

蔡邕环顾左右,并不言语。

“爱卿有话尽管说来,如今房内都是朕的亲信。”

大将军何进闻言,腰都挺直了三分。

蔡邕这才开口:

“老臣禀报之事,皆为大不敬言语,请陛下先赦臣死罪。”

“朕非昏君,尚能听得进去逆耳忠言,蔡卿但说无妨!”

ps:尚书台是皇帝的秘书机关,其官署设在宫廷之内、禁省之外。

它的主要执掌是管理章奏文书、起草诏令,但实际上政务都由上书抬代表君主执掌,权力极大。

上书台设长官尚书令一人。

大司农掌国家财政收支,相当于总管财物大臣。

两个位置都极其重要,非帝王亲信不能担任。

ps:颍川荀氏是汉晋时期的主要士族之一,颍川众多士族的代表。

荀氏见于史籍记载者就达一百多人。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