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窃汉家奴,尽杀之!
第十二章:一叶障目(求鲜花、评价票)(旧版)

九齿钉耙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大将军何进入宫后,将自己的想法细说一番。

若是没有昨日晚宴,何皇后必定支持兄长。

可如今她心思起了很大变化,自然会有另一番说辞。

“大兄,你我本是普通人家,愚妹幸的当今天子宠爱,之后才有我何氏一门风光。”

“这天下始终姓刘,我等始终皆是臣子!”

“羽王爷乃是陛下兄弟,是当今王族。他让何苗报门而入何过之有?”

“难不成在大兄心中,何家地位已经凌驾王族之上?!”

说到这里,何皇后语气已经变得严厉。

毕竟她也不想自己儿子登基后,受到“娘家”人摆布。

何进闻言惶恐异常,赶忙跪拜在地,就连称呼都已改变:

“皇后娘娘明察,臣何进断然没有不臣之心!”

他这番说的倒是真心话:

何进心中清楚,以他屠户出身就算造反成功,杀了当今皇帝,也得不到天下世家支持。

到头来只能赔上何家满门性命,徒劳给别人做了嫁衣!

在他心中最大的愿望,是扶持亲外甥刘辩上位。

这样一来,才能保证何家地位长盛不衰。

见到何进跪拜,何皇后心气稍安,当下又将刘羽的话如数告知。

“羽王爷对辩儿呵护有加,将来定然是辩儿登基的一大助力。”

“以后你我兄妹当与他多加亲近,怎能因些许小事坏了多年计划?”

何进被何皇后一番话说的豁然开朗:

对啊,大家都是亲戚,目地又都相同,应当合理维持汉室安稳!

何必窝里斗,平白让宦官、世家捡了便宜?

刘家天下第一,我何家安稳做个天下第二!

怀着这等信念,大将军何进离开皇宫,回家训斥何苗不提。

他前脚刚走,后脚就有小太监将何进入宫的消息,告诉了当值的十常侍赵忠、段珪。

“可曾听得何遂高又在皇后面前,进了什么谗言?”

“回禀两为大人,皇后门口有人守卫,小的不能近前。”

打发走小太监后,段珪对赵忠说道:

“这个何遂高真是个不省心的主,那日羽王爷在殿中,要是将也他斩了多好!”

赵忠神秘一笑,拿起笔墨写了一封书信。

随后挥手招来一名自己最信任的小太监:

“你立即拿着咱家的令牌出宫,去禁军大营求见羽王爷,将这封信亲手教给他。”

“别说咱家没提醒你,到了王爷的军营,你最好遵守规矩。”

“若是激怒了他老人家,你怕是会死无葬身之地!”

小太监闻言一个激灵:最为赵忠心腹,他自然之道刘羽斩杀陈普与何苗家将的事情。

现在洛阳城内,最不能惹的就是这位“狮虎”王爷!

他可不遵守“打狗看主人”的原则,想杀谁都是直接一刀了事。

夜晚时分,两封书信同时摆在刘羽面前:

一封自然是赵忠差人送来;另一封没有署名的是荀彧所写,被巡逻卫兵捡了回来。

荀彧信中提醒刘羽:不能彻底得罪大将军何进,应采取怀柔手段徐徐图之。

另外要逐步清除宦官在朝中的影响力,解除“党锢之祸”。

从新重用忠于汉室的名臣能吏。

赵忠的信就简单多了:只是将何进入宫,面见何皇后的事情告知,其余事情只字未提。

“你回去告诉赵忠,他的善意本王收到。”

“只要他一心辅佐王兄,本王就保他一世富贵荣华!”

天下间能对权势滔天的十常侍说如此话的,怕是只有“狮虎”王爷刘羽一人。

小太监恭敬叩首离去,只留下刘羽在帐中徘徊:

“哎,看来我以前的想法过于单纯,没想到权力之争居然如此复杂。”

“不知何时能找来贾诩、诸葛亮等人给自己出谋划策。”

刘羽拿起未署名的书信:这人倒是将事情看得通透,却为何不主动现身帮我?!

“人才,本王需要人才!”

可怜“王佐之才”荀彧、后世曹操的“谋主”荀攸都在洛阳,刘羽却丝毫没有重视。

“实在不行的话,我去向曹操问个主意?”

“他是未来的北方霸主,眼下困境,一定有办法解决!”

这个想法刚刚产生,就被刘羽立即否决:对于曹操,他真是戒心十足。

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没法搬开。

正因为此,两人渐行渐远,最后成了彼此一生最大的敌人。

以至于日后每每想起此事,刘羽都后悔不已!

ps:党锢之祸: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权利之争。

最终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不得为官,不能参与朝政。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