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传
第三十五章 贵己重生 杨朱施术(旧版)

千山明月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世上最贵重者莫过自己的生命,生难遇而死易及,这短促的一生,应当万分贵重。我们要乐生,一切以存我为贵,不要使身体受到损害。对无法预知结果的事尽量不做。人人应贵己重生。”杨朱说。

“人人贵己重生,只维护自己的利益,非天下大乱不可。”孟芙说。

“人人为自己,看重自身的利益,而不侵犯别人,乱从何来?人不羡寿、不羡名、不羡位、不羡货,乃可以不畏鬼、不畏人、不畏威、不畏利,便能顺应自然之性,人人心性通达,而社会也必和谐。”杨朱说。

“当今人有强弱、愚智之别,更有高低贵贱之分,你如何让强不凌弱、贵不欺贱?你的期望是好的,但是不切实际啊!”孟芙说。

“正因为有以强凌弱,以智欺愚,社会本不平等,所以我们才要追随孔圣人,用心学习儒学,提升品德、自我约束,升发个人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维护社会纲常与伦理道德,使国家尽然有序,让人人安居乐业,实现天下太平。”曾文说。

孟芙轻轻踢了下墨翟,“你怎么不说话,学而论道,你的观点呢,你这才子今天怎么词穷了?”孟芙问。

“大家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虽不十分赞同,但也没想出更好的观点反驳,所以我得多听听啊。儒学以仁为贵,杨朱学道之后注重养生讲求无为,提出贵己,以我的学识自然是理解不了。儒学教导人们仁孝守信、为善为公、修身养性、胸怀天下,可以说这是孔圣人的大功德啊。当然我也发现儒学太讲求礼乐,强调等级秩序,也是糟糕得很。”墨翟说。

“嘿,你们没学几天儒学,反倒批判起儒学来了,学馆还盛的下你们吗?”曾文拍了下大腿说。

“我们学习儒学的目的,是让自己及天下变得更好。我们应该以学为用,而不是以学为宗,孔夫子要是活着也应该同意这样的观点吧!”墨翟说。

“别说孔夫子同不同意,我就不同意你们乱指责,还是先老实学好儒学再说吧!”曾文气哼哼地说。

“我们有疑问都不能提出来吗,圣人说的也不一定都对啊。你父曾子就说,不能则学,疑则问。”杨朱说。

“对嘛,儒家学说只是一家之言,不一定就是绝对的真理。世间真理也没几条嘛,像光是直线传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即便这些没准千百年后,随着技术进步,也会有不同认识呢。”墨翟说。

“可以了,你们两位辩士,点到为止啊。你认为对的就去多实践,少说多做。曾子曰,博学而无行,君子不与也。”孟芙制止道。

“就是,君子不能赞同。”曾文抬腿给了杨朱一脚,“你到底跟谁是一拨的!”

杨朱后退两步,“君子动口不动手,你就不能温柔点!”

“我本来也不是君子。你忘了子曾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曾文叉起腰说。

“嘿,夫子说的女子可是人主身边的臣妾,你是自比谁的臣妾?”孟芙讨笑曾文。

曾文立刻脸红了,过来捶打孟芙,“你们合伙欺负我,我向学监告状去,罚你们不让你们吃晚饭。”孟芙和曾文嬉闹成一团。

日头渐向正南,众人从山顶下至梨园,大家准备野炊。以前梨园主人的儿子也曾就读于官学,凭此层关系在梨园筹备午饭也渐渐成了春游时的惯例。

带来的一些食物已做熟,如烙饼、米糕、炖肉等,使用梨园厨房的炊具加些蔬菜再蒸煮一下即可,而烤猪排、烤鱼需要现做。学馆派了两名厨师跟队以保障众人的午饭,有不少学生打下手,午饭很快便做得。

大家搬石而坐,围在长板支的矮桌旁,晒着春日暖阳,闻着阵阵花香,野餐吃着格外香。众人心情舒畅即将吃罢午饭时,忽然一阵风起,从山后飘来一片乌云,随即便下起小雨。真是奇观,众人顾不得收拾未吃完的饭菜,赶紧躲到梨园边的凉亭里。大家都感到很奇怪,不过这片雨云随着风也很快飘走了。

大家走出亭子,看着向南而去的云团,孟芙问墨翟,这种怪天气是怎么回事?墨翟也完全不明就里。只见杨朱手搭凉棚看了半天,嘴里念念有词,不知说些什么。

曾文拍了拍杨朱的肩膀,“云里有龙吗,你念叨什么呢?”

“我觉着山里大概有高人,行云落雨法力高深,不知是哪位真人在此修行?”杨朱说。

“你怎么知是有人施法行云降雨,看出什么门道了?”孟芙问。

“晴日行此怪云,而且飘忽不定,云低风急好似游龙戏水,如此蹊跷必不寻常啊。”杨朱指着远处,“云从西北那座高山而来,想必高人就在那山中。”

墨翟等人都翘首向西北的远山望去,并看不出什么异常。大家将信将疑地看看杨朱,“你所知道的法术,还有什么?”曾文问。

“神行术、辟谷术、役兽术、房中术、穿墙术、天象术、千里传音术、封印术,都非常了得,刚才大家所见的应该是能呼风唤雨的天象术。”杨朱洋洋自得地说。

近旁的人听到杨朱的言语无不好奇的围拢在他身边,大家都十分好奇,想听他讲讲神秘的法术是怎么回事。

曾文紧接着怂恿道:“你会什么法术,给大家露两手!”

“这可使不得,我也不会什么法术,再说修道者也不可卖弄自己的本事,万一伤着谁,那岂不是罪过。”杨朱摆手道。

“别这么虚头八脑的,大家都想见识见识法术的厉害,你怎么能扫大家的兴呢!”孟芙也怂恿杨朱。

杨朱假装不情愿的样子摊摊手,“盛情难却啊,既然大家这么瞧得起本人,我就给大家表演个小法术——接幡招鹤。”众人立刻来了兴致,都兴致勃勃地围在一旁等待杨朱的表演。

杨朱向四处看了看,指着梨园上方一处石壁形成的天然高台,对众人说:“就与那处立杆接幡甚是方便,来几个人帮我立根高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