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真不想当夜天子啊
第19章 李秋有功于大唐,有功于万世啊!(旧版)

大秦东出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让李二他们震惊的原因是,如今正是秋耕时节,而渭北县的大片良田里,却基本上没什么人!

按照常理来说,虽然秋天的作物收获完了,但却正应该趁此时翻耕土地,改善土层,以更好的蓄养雨水地力,为来年的春耕打好基础。

哪怕是长安的郊外,都有农人在忙的热火朝天。

可这本该以农耕为本的渭北,却基本上无人耕田!

“渭北的百姓们呢?都去哪了?”

眺望着大片空旷的田地,李二脸上惊诧的同时,也带着一些愠怒。

难道这渭北的百姓,个个都是好吃懒做之徒不成?

李秋这个县令是怎么当的?

身为一县主官,本应该以劝课农桑为重心,难道这小子的那点聪明才智,全都用在了贪财上面去了吗?

“老李你看,那里有人在耕作!”

房玄龄眼尖,远远的便看到远处一片田地里,有几个人影在劳作,只是因为离得远,刚才一时没人注意到而已。

“走,看看去!”

李二深吸了一口气,压下满腹的狐疑和愠怒,策马赶去。

等到离得近了,李二才看清楚,田中正在耕作的,是一些头发花白的老者。

只见老者们一手扶着犁,一手赶着牛,正在埋头耕耘着。

见此一幕,田埂上的李二更是火冒三丈:“太过分了,这渭北的丁壮都躲到哪去了,不好好的耕地,却让家中老者,如此的操劳!”

尤其是当看到老者们推着犁赶着牛,速度还不慢的时候,李二更是先入为主的想道:“你们看看,这些老者本身就年老体衰,只赶着一头牛却耕的这么快,足以说明根本就没能深耕下去!

如此耕田,和没耕有什么区别!”

一边说着,李二一边向着一位老者喊道:“老人家,你们村里的青壮呢,怎么不来耕地,却让你们这些老人家如此辛劳,简直太过分了!”

老者听闻有人叫他,当即停下了耕田,来到了田垄上,上下打量了李二他们一行,这才开口道:“村里的青壮都奉县令大人征召,去帮县里炼铁打铁、制造军备去了。

这村里的田地,我们这些老的,就足够翻耕了。”

听了老者的话,李二的怒火更甚了:“这个李秋怎么搞的,难道不知秋耕的重要性吗?

怎么在这个时候,把所有的丁壮都叫走了!”

说着,李二更是看向那老者道:“老人家,你不必害怕,若是那县令李秋强夺农时,不让丁壮耕田,便告诉我等,我等在京城也有些关系,可以为你们做主!”

李二并不觉得这些老者足够翻耕土地,平时一个丁壮驱赶着一头牛,耕地尚且吃力,更何况这一个老者只配一头牛,只怕效率远远比不上丁壮,辛苦却更甚!

谁知那老者一听李二的话,反倒脸色一沉,当即怒道:“你这人好生无礼!

我好心与你答话,你却反倒对我们县令大人不敬!

你们走吧,我们渭北县不欢迎你们!”

说着,那老者便气呼呼的要转身离去。

李二当场就懵了!

朕好心要为你们主持公道,你这老头怎么还埋怨起朕了?

你们渭北的人,都是这么不讲理的吗?

但作为大唐帝国的皇帝,李二深知这一切的背后,必有隐情!

于是也不立刻离开,而是翻身下马,走进了老者正在耕着的田地里。

“你们怎么还不走?”

老者看到李二走进了地里,脸色再次拉了下来。

“老人家,莫要生气,我这位朋友也是好心。

我们路过这里,看到你们这老人耕地,青壮都不在,是在为你们担心啊!”

李二还没开口,一旁的房玄龄给李二打了个眼神,率先开口道。

房玄龄不愧房谋的称号,这话一出,那老者的脸色当即缓和了些许:“这个就不劳你们担心了。

我们渭北县耕地的犁,全都用的是我们县令大人发明改良的曲辕犁。

这犁比以前的直辕犁省力灵活不少,并且耕的更深。

像我这样的老汉,也只需要一头牛,便能日耕十几亩!”

“什么?日耕十几亩!”

一听这话,不光是房玄龄,就连一旁气鼓鼓的李二,也全都震惊了!

一个老头加上一头牛,就能日耕十几亩!

对于老者所说的话,他们简直不敢相信!

要知道在大唐,一个壮汉赶着两头牛,一日能够耕上一两亩地,已是快速了!

哪怕是大力士,也不过是日耕三五亩而已!

而这老者只需要一头牛,便能日耕十几亩,甚至耕的比寻常丁壮还深!

这是什么样的概念?

这意味着一旦这是真的话,那么大唐的耕地效率,将会直接翻上四五倍!

不对!

一个老头赶着一头牛,都能日耕十几亩,那么若是一个壮汉扶犁,岂不是要至少日耕二十亩?

再加上从原本的两头牛减到了一头牛,便意味着节省下来的牛,还可以用来耕更多的地。

这一下效率又翻了一倍!

这一叠加下来,耕地的效率至少提升了二十倍!

一想到这里,李二整个人都激动的颤抖起来了:“老人家,你刚刚说,这曲辕犁是李秋发明的?

真的能够日耕十几亩?”

“那可不!

我们县令大人可厉害着呢,自从他做了县令,给我们渭北百姓,可带来了不少好东西!”

“老汉我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能骗你们不成?

不信你们看看!”

那老者说着,便催动耕牛,现场表演了一个扶犁耕地,只见那原本板结成块的土地,像豆腐一样轻易的被犁开,翻出了底下大量的深层土壤,深达尺余!

眨眼之间,老者便赶着牛耕出了好几步远!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一刻,看到这一幕的李二和房玄龄、杜如晦他们,简直是震撼的无以复加!

尤其是李二,嘴唇都在颤抖,连话都要说不出来了!

“老李,渭北县令李秋发明的这曲辕犁,堪称旷世神器啊!

有了它,我大唐百姓的耕作效率和粮食产量,必将远超过往!”

房玄龄神情激动,无比的亢奋。

“是啊!这曲辕犁岂止是神器,简直是天大的祥瑞!

此物若能推广开来,则我大唐盛世,指日可待!”

杜如晦激动的眼含泪花,都快哭出来了!

“是我误会李秋了!”

这个时候,李二也眼含热泪,颤抖着张开了口:“仅仅凭着这曲辕犁,李秋便有功于大唐,有功于万世啊……”

在李二他们震撼感叹的同时,不远处的县道上,一队人马从渭北县城的方向,疾驰而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