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我韩信,这次真反了!
第六十七章 无为,无不为(1/7每日,开摊)(旧版)

道貌岸然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无为而治,黄老之术。

是道家。

那么与之对应的儒家呢?

汉景帝时,有辕固生与黄生论学。

黄生:“汤王、武王并不是秉承天命继位天子,而是弑君篡位。”

辕固生反驳:“不对。夏桀、殷纣暴虐昏乱,天下人的心都归顺商汤、周武王,商汤、周武王赞同天下人的心愿而杀死夏桀、商纣,夏桀、商纣的百姓不肯为他们效命而心向商汤、周武王,商汤、周武王迫不得已才立为天子,这不是秉承天命?”

黄生:“帽子虽然破旧,但是一定戴在头上;鞋虽然新,但是必定穿在脚下。这是上下有别的道理。夏桀、商纣虽然无道,但是身为君主而在上位;商汤、周武王虽然圣明,却是身为臣子而居下位。君主有了过错,臣子不能直言劝谏纠正它来保持天子的尊严,反而借其有过而诛杀君主,取代他,自登南面称王,这不是弑君篡位又是什么?”

辕固生答道:“如果非按你的说法来断是非,那么高皇帝取代秦朝即天子位,也不对?”

于是汉景帝说了:“吃肉不吃马肝,不算不知肉的美味;谈学问的人不谈商汤、周武王是否受天命继位,不算愚笨。”

争论停止。

此后再无人胆敢争辩商汤、周武王是受天命而立还是放逐桀纣篡夺君权的问题了。

为什么要谈到道与儒?

因为当牵扯到一个天下的走向,这个天下如何治理的时候,其实就少不了会面临这些问题。

选择。

除了道家,儒家,还是法家,这个已经被秦朝证明失败了的学说。

儒家是非常痛恨法家的,因此同样痛恨这个以法家为首的秦朝,这个汉朝自秦朝延续,继承下来的苛刻严酷的律法制度。

还是那句话,这样的制约可以用来打天下,又怎么能用来坐天下呢?

儒家学说显然是和汉朝并不是那么相契合的,但奈何,其他两家更加不能相容。

因此,选择儒家,也似乎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

正如所见,道家讲天子承天授命,礼德禅让,汉朝的皇帝是不符合资格的。

而儒家至少可以承认汉朝皇帝们的正统性,只要当朝天子有问题,就可以将其杀伐,取而代之。

这是所谓的,顺应民心。

却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汉朝的灭亡和这个不无关系,他可以杀掉别人,别人反过来也可以杀掉他。

这个没问题了吧?

至于法家不可取那是一定的,人可以一时半刻生存在一个地狱当中,不可能永永远远一直如此,一个人没有希望是活不下来的。

长此以往,久必生变。

那剩下的自然似乎也就只有道家了。

所谓,无为而治,是无为,而无不为。

什么意思?

曹参当初当丞相的时候,几乎日日饮酒高歌,不理朝政,萧规曹随。

但是依然把大汉天下治理的很好,这是因为从萧何那里开始,制度已经很完善,一切都已经做的很好,曹参也不能够做的更好了。

所以他才选择了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这个时候是明智之举。

这是无为,但只是其一。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休养生息,与民无争。

这里面牵扯到的是一个自古以来的发展道理,也就是,百姓是有智慧的,且老百姓们的智慧,远远要超过官府。

曹参当初到齐国丞相的时候,当时天下刚刚平定,悼惠王年纪很轻,曹参把老年人、读书人都召来,询问安抚百姓的办法。

盖公对曹参说,治国的办法贵在清净无为,让百姓们自行安定就行了。

换而言之,要发展民生,恢复经济的最好办法,不是朝廷官家怎么去出手干涉,而只是要这些人不干涉,不与民争利。

就已经足够了,老百姓自己都会想到办法丰衣足食,互相之间贸易往来,把日子过的好好的。

这样的智慧是在民间,而不在于高堂之上。

然而,话是这么去说的,难道这就没事了吗?

当然不是,这这是无为的一面,还有无不为的一面呢。

无为,不是为了无为,而是为了无不为。

那么无为就可以无不为?

显然不可能。

那就叫白日做梦了。

因此,李道然现在做的事情,才叫做无不为。

老百姓有老百姓需要做的事情,他有他需要做的事情。

大汉天下的子民们负责创造生产,而楚王这样高高在上的人,需要负责的,只是如何让这个天下有秩序。

这个秩序,首先就要从天子以及诸侯王这里开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