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我韩信,这次真反了!
第三十一章 以谋,取道(7/7每日,求鲜花求评价票)(旧版)

道貌岸然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讲道理,李道然对自己都没这么好。

是他绑了他,他还想着刘邦的老婆孩子,帮他把最宠爱的姬妾和儿子送过去陪他。

李道然,不仁不义?

虽然这当中也不乏有一部分,是李道然为了自己而做的事情,如果有戚夫人和刘如意作为挟持,李道然不怕刘邦不听他的话,不按照他说的办事。

因为刘邦现在除了戚夫人和如此之外,可能什么都没有了。

但即使如此,想到这两人的安危,可能也和李道然知道两人最后的下场有关系。

如果是李道然的话,如果是韩信成功了,也许至少戚夫人和刘如意也会没事。

吕雉就算有那样狠毒的心思,她没有那个权力和资格,又怎么能做出那样的事情?

人的阴邪往往在平时是体现不出来的,可一旦做到了吕雉这样的位子,就如同放大镜一样,当她觉得可以为所欲为的时候,一切的恶念也就都暴露出来成为现实。

刘邦何尝不是这样,他如果还只是当初的一个亭长,他想要杀人,他敢吗?

可当他成为天子的时候就不一样了,然而当他成为天子的时候,就真的不应该有一种东西来制约他吗?

天子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李道然是不信的。

不要说天子如今尚且被李道然被擒拿住了,吕雉这样的天后连同那些王公大臣们,贵族封侯们,就更加不应该有这样的权力。

要说他李道然不仁不义。

也许看看吕雉,她接下来展露出的嘴脸,那才可以解释,什么是不仁不义。

钟离眛领了命令去了,这里李道然可不会闲着,长安动兵,他这里当然也要动兵了,不过在这之前。

还是老套路,不先去问问他的谋士们,是说不过去的。

“现如今吕雉曹参在长安谋反,孤已下天子诏。”

偏堂内,李道然对着蒯通和李左车淡道:“令各诸侯王起兵勤王,不知先生和老师可有什么办法,平定叛乱。”

这里最为难得的,最令蒯通和李左车吃惊的,大概就是李道然如今的理所当然了。

他竟然真的能认为,是吕雉造反,而不是他这里反叛,这种本位思想的转变,真的很少有人可以做到吧。

这也许来自于李道然的坚持,坚定的信念,也是蒯通和李左车惊讶的缘由。

如此一来,李道然要是没问题,大问题就解决了。

“大王是想要御驾亲征,还是不费一兵一卒,攻克长安。”

李左车开口,说出了李道然最想听到的话。

他之所以这么问,自然就是希望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不用打仗,用谋略就计定天下。

也许李道然要是直接决定开战,那就不问两人了,先集结兵力,与曹参的大军对垒上再说,到时候就应该是在军营大帐中询问两位,如何制敌了。

可是,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是上上策,中中策,是要引曹参大军出长安,找个机会彻底消灭掉曹参的数十万汉军,然后直捣黄龙,挺进长安。

这样做也许固然畅快淋漓,可以威震天下,乃至震慑诸侯。

然而,坑杀赵兵四十万这样的事情,李道然不是白起,他不是做不到,不能这么做,而是如果可能,但凡还有一点余地,他不愿意这么做。

有一说一,这是相当败人品的一种行为。

杀了那么多人,怎么可能还有好下场。

下下策,就是攻城了。

这是吃力不讨好的行为,任何时候都是这样。

李道然就算拿下长安,他又拿什么来防守?不要忘了李道然还有楚国那一头呢。

如果汉军不消灭,他挺进长安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开战是政斗的延续,而不是必然。

李道然应该做的是消灭刘邦和吕雉的势力,而不是和整个大汉作对。

这不是叛乱,正如所见,是“勤王”。

李道然这里看了蒯通一眼,随后才小心翼翼:“若能不劳民伤财,免动战事干戈,孤当然希望能以谋,取大道。”

蒯通和李左车这样的人的存在,难道不就是为了这个。

但不可否认,李道然知道又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只有梦里才有。

现在他已经睡醒了,所以李道然非常谨慎。

他看了蒯通,才试探性的这么说道。

要是真能智取长安,说真的,那还不是他李道然的幸运,而是这大汉天下,黎民百姓的福气了。

他成不成,就是他一个人的事情。

可要是少打一场仗,就是可以少死很多人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