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我韩信,这次真反了!
第二十一章 大事已成(4/7每日,求鲜花求评价票)(旧版)

道貌岸然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不是不可以接受,何尝不是意味着另外一种形式的出卖。

彭越可以出卖刘邦,萧何和陈平可不可以?

也许,不存在可不可以,只存在,韩信,李道然这里给出的价码合不合适。

而并非,一定不可能。

李道然的想法显然发生了改变。

他现在为什么不选择杀了萧何和陈平,以绝后患?

因为他发现,萧何和陈平这样的人,不值得他去杀,这样的人也是杀不完的。

换而言之,这种类型的人的问题,总是需要去处理的。

杀戮只可以治标而不能治本。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萧何和陈平这样的人,也离开刘邦?

其实说来也不复杂,彭越为什么背叛,英布为什么反?

除了不安,还有一个单纯的,尊严。

让一个人所谓堕落的方式,无非是开启欲望的大门。

驾驭一个人,就是控制他的这种欲望。

尊严,也是欲望的一种体现。

萧何贵为一朝相邦,陈平在谋士当中也无出其右。

这样的两个人,还有什么利益,可以驱使这两人做出以下犯上的事情?

天子行营,尸横遍野。

李道然是说了放过那些降兵降将,但还有一大部分没有来得及投降的被斩了,因此今天说是血洗云梦泽,也不过分了。

而这样的杀伐,还怎么可能保证密不透风,大汉朝廷那边没有走露一点风声过去,但纸包不住火是必然的,如今生米煮成了熟饭,也是事实。

接下来不是说拿了刘邦就完事,大汉王朝依然在,不服韩信的大有人,后面肯定还有一场仗要打,只不过如果没有刘邦,光有吕雉那样的妇人,缺少了刘邦的号召力和他的实际参与,怎么可能对韩信这样的人产生威胁?

总之,刘邦别的是不要想了,既然来了这楚国,他就不要想回去了。

李道然让钟离眛把他带回楚国去,天子行营一时便就剩下了一干诸侯王。

可能很惊讶,为什么这个时候英布和彭越这样的人,竟然允许李道然将刘邦就这么直接带走?

就是这些人有勇无谋,且手下也没有蒯通,萧何,以及陈平这样的人,所以才时时刻刻都受制于人,处于被动。

这是不可逆的,但这一次这些人却是幸运的,李道然毫不客气的这么认为,他真的没想过对这些人怎么样。

天子营帐没了天子,没人拿刘邦当回事,一时基本上似乎也就乱了规矩。

最不守规矩的当属英布,英布坐在刘邦曾经坐着的位置上,然后舒舒服服问着李道然:“楚王,如今我们大事已成,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彭越站在一旁看着李道然,似乎也在问着这种问题,毕竟此时事关重大,有任何的差池闪失,都是万劫不复。

可这大事已成?谁这么告诉他的?

这里是楚国,也就是,这里韩信的兵马是最多的,所以这些诸侯王当然对李道然最为忌惮。

李道然闻言也笑。

发动一场叛乱有这么简单?

叛乱简单,韩信带着楚军可以反叛,乃至于韩信一个人都可以反叛,只不过,叛乱成功难,这是真的。

叛乱的不少,成功的又有几个?

英布在问李道然,这想来也是其他诸侯王的疑惑。

李道然便笑:“事情还没有成。”

天子已经束手就擒,为什么事情还没成?

英布和彭越都不太明白,包括其他的诸侯王。

“既如此,方才楚王为什么不除了陛下,以绝后患?”

李道然纳闷,是谁告诉这些人,只要杀了刘邦,就能成功造反的?

可能这就是这些武将出身的人本能想法,消灭眼前的敌人,然后就可以一劳永逸。

李道然暗暗摇头,随即才道:“诸王可知,天下为什么久久纷乱不息。”

消灭眼前的敌人也许是可以做到的,但看不见的敌人,如何消灭?

众人摇头。

问这些人这种问题等于白问,不如去和蒯通李左车讨论。

李道然也不介意,他只看着坐在刘邦位置上的英布冰冷道:“因为天下没有一个规矩。”

“那诸王又知,为什么陛下一定要置我们于死地?”

说到这里,这些人头也不摇了。

李道然反而笑道:“因为他怕我们这些人,不守规矩。”

这一声不冷不热的沉喝,却是硬生生将英布吓得下意识站起来。

英布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只觉,李道然刚才说那句话的瞬间,他的脖子上如同架了一把刀。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李道然没有开玩笑:“臣下作乱,同样死罪难逃。”

“我们抓了天子,可陛下依旧是陛下,我们做臣下的依然是臣下,礼数不可乱。”

这个大汉换了人而不乱的前提,就是这种规矩不变。

李道然对这些人说这番话,也是发自内心肺腑的。

因为这些人活下来的前提就是安守本分,而不是李道然一定不会杀他们。

“我们是为自保,不是逾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