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史学家
第二十三章 故事(旧版)

147147ABCD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杨鸯良和张昌桓走进了门来,邱大爷连忙起身过来,李婆婆则是去里边泡茶。

“原来是鸯良阿,有些日子没见了,今天怎么没和蕊惠一块来?”

杨鸯良:“她还在睡觉就没叫她起来。”

邱大爷带着这俩人,到屋里坐下:“这是你的同学吧,看起来挺不错的一个小伙子。”

杨鸯良:“是的,他是和我一个班的好朋友,他叫张昌桓,瘫痪,这位是邱大爷。”

张昌桓:邱大爷好。”

邱大爷:“这个孩子还有点内向阿,哈哈哈。”

张昌桓挠了挠头,杨鸯良也是笑而不语。

“来,来,来,尝尝老太婆泡的茶。”

杨鸯良立刻起身,双手从李婆婆手中,接过了一杯茶,张昌桓见此,也依葫芦画瓢接过了茶杯。

邱大爷:“现在还没到秋收的时候,而且夏季的忙碌也过去了,不知道今天来有什么事阿?”

杨鸯良:“是这样的,邱泽那小子去了范阳以后,就再也没有跟我联系过,我就想知道,这么几个月他在那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邱大爷:“那个小家伙,跟我们也是只发了一个信息回来,发到我的老年机上的,前天发的,他说他已经适应了生活,但刚开始的成绩不怎么好,他说他下十盘输八盘,现在进了一点步,十盘输六盘,其它的倒是没说什么。”

张昌桓:“能在那个道场里的,棋应该都下得不错吧。”

邱大爷:“他能到了那去,还多亏了鸯良,两年前,他还只是一个天天被人欺负的可怜人,现在也能独立了,可真得谢谢鸯良。”

杨鸯良摆了摆手:“那也得是邱泽他自身有的围棋天赋,而且那时候他也学了有两年了,我只是把这些东西,都往好的方向引导罢了。”

邱大爷摇了摇头:“那时快他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都是不行的,只有吃饭和睡觉能自己做。”

张昌桓突然来了兴趣:“可以把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告诉我吗?”

杨鸯良连忙说道:“没什么好说的。”

邱大爷不这么认为:“小伙子,这个故事我给你好好讲讲。”

邱大爷看了一眼在洗衣服的李婆婆:“我这个小孙子邱泽阿,从小不管干啥都笨,别人家都是一岁就能说话了,他要两岁才能说话,但吐词不清楚,到三岁上幼儿园的时候,才算是把话能说明白了,而且他学走路也是走到4岁,才能自己走,以前我们牵着他到那坐下以后一般他在我们去接以前不会乱动。”

张昌桓:“会不会是得了小儿麻痹症,治疗一下应该可以的。”

杨鸯良:“去检查过的,身体健康上面没有任何问题,这些都是天生的。”

邱大爷:“是阿,在幼儿园他因为不会走路又说话不利索,所以没有朋友,老师虽然去让别的孩子去和他玩但是,小孩子的世界大人是不可能插手的,老师说了以后,他们表面答应,背地里确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

张昌桓:“怎么会这样阿?”

杨鸯良:“这没什么奇怪的,在那些孩子们眼中这是个异类。”

邱大爷继续说:“他长大一点上了小学后,我们以为情况会好一些的,但却是发展到了相反的方向。”

张昌桓:“到底怎么了?”

邱大爷:“他的基本生活技能太差了,被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捉弄,此外他经常一起干劲都什么也不顾上,上课写什么东西写完了才发现,写的同桌的书本,惹得人家火大,最后又是一个人。”

张昌桓:“所以他就这么接触了围棋,因为这样可以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中,而且他是在网上下棋时,不用和别人面对面。”

邱大爷点了点头:“从三年级开始,每次回家就到里边去上网下棋,我们家有一台老电脑,刚开始我们担心他沉迷于网络,他那时候学习也不怎么好,但后来看他确实有兴趣,也就没管了。”

张昌桓旋即问道:“那他和鸯良是怎么样遇见的呢?”

邱大爷:“他四年级的时候,鸯良来帮忙秋收,看见他正在下网棋,就这么,鸯良给我们说他来带小泽的围棋和学习。”

杨鸯良:“我问他,有没有老师教他下,他说没有,但是他的棋还是很好的,从这个年龄和自身情况来说的话。”

邱大爷:“他应该是添了不少的麻烦吧。”

杨鸯良:“刚开始确实很难,我还多次有要放弃的冲动,我让他一直练那一样,比如说洗漱练了半个月,全是练洗漱,学好了再学习下一样,这样子慢慢的情况开始变好,但非常的缓慢,一直到他去范阳的两个月前,才把这些差不多办好,当然练棋也没落下。”

邱大爷:“那孩子原来没有脑子的,后来也会自主思考了。”

杨鸯良:“我后来让他自己,学着安排他一天的日程,只要他排出来的我都严格的照办,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重分信任,被人信任,是比被人喜爱更加的让人高兴的事。”

张昌桓:“原来如此,那个邱泽现在也就是说,是在职业棋手的道路上了。”

邱大爷叹了口气:“那孩子既然这方面有才华,就去吧,总比以前好多了。”

张昌桓:“那么他有希望成为一流的棋手吗?”

杨鸯良:“围棋乙级联赛应该可以的,围棋甲级联赛的话竞争压力大,可能进不去吧。”

张昌桓:“围棋手的收入是怎么样的。”

杨鸯良:“还是属于中薪阶层的,但是如果拿冠军的话就不一样了,比如国内的头衔拿几个的话买台不错的车还是可以,如果是世界冠军就更不一样了,最多的是四年一届的应氏杯冠军,有四十万白元,换成我们华夏币是244万左右,但是还要上交一部分给棋院,还有一部分交税,实际拿到手的估计是一半以上的样子。”

邱大爷:“鸯良,他们也是按月份发工资吗?”

杨鸯良:“基本工资有4000多块,每盘棋有对局费,这个根据比赛的重要程度来看,如果是围乙出场稳定的,有五成胜来算的话,基本年收入有几万,但这一年的开销最好别大于这个数。”

邱大爷笑得十分开心:“我儿子和儿媳妇出去打工,两个人加一块也才6000多,我孙子以后一个人就能拿4000多,还是一代比一代强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家到我孙子那一代不用再去种地了,也不用到处打工,这可是大进步了。”

杨鸯良:“邱叔叔和张阿姨,现在还在工地里干活吧。”

邱大爷笑容顿时收回:“不然咋办,我们老俩口退休工资只有这么多,他们还有他们的事,钱那就是个留不住的东西,不过我们还得感谢你爸爸,他支付我孙儿在那边的费用,要不然呐,我们家恐怕就得要砸锅卖铁咯。”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