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假冒唐太宗
第四十九章 陛下最近很反常?!!(旧版)

雷霆大雨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第四十九章陛下最近很反常?!!

没有异议,直接让慕容伏允签下了条约。

但是不可能这个时候就把他给放回去的。

还需要等到将这些条约上的条件都实施了之后,才会将他放回去。

这样才可以达到万无一失。

虽然不怕他反悔,大唐现在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吐谷浑给灭了。

但是这样也麻烦。

可以,但没有必要。

签完了条约之后,慕容伏允便被带了下去。

大明宫殿中,

这时候朝中那些大臣都还在沉浸在刚才陛下提出的条件中。

一个个脸上都还带着震惊之色。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陛下居然能够想出这种条约出来。

这恐怕才是真正的杀人不见血。

一个个眼中都带着浓浓的钦佩之意。

几息之后,那些大臣才回过神来,纷纷对陛下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陛下圣明,臣等佩服之至!”

“恭喜陛下,从此大唐天威威震四海~~”

“陛下以霸道手段开疆扩土,实乃圣明之君~~”

·······

一个个的这时候都化作了舔狗,各种马屁声此起彼伏。

而反观楚文,这时候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基操勿六!

这些条约在这些大臣看来,实在是厉害到了极点。

他们从来不敢想象,还可以用这种手段。

但是这些在楚文这里,都是一些基本操作。

不管是之前那些计策,还是现在的这些不平等条约,都不是他自己所想。

只不过,谁让他来自后世呢。

作为一名文史系的高材生,平时就是研究这些的。

历史上这些事情数不胜数,随便想一些策略便能起到出乎意料的结果。

这三个条件,是楚文根据后世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与现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内容。

分别从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完全掌控了吐谷浑。

废除军队,就等于是拔掉了吐谷浑的爪牙,让他再也蹦跶不起来。

垄断其资金来源,可以从根本上永绝后患。

最后一条安插官员,更是让吐谷浑的一举一动都在大唐的监视之下。

有了这三点,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了。

从此吐谷浑就成为了大唐的殖民地。

成为了大唐金属来源的一个重要地区。

为什么楚文对吐谷浑这么重视?

其实只要派大军出征吐谷浑就行了,可以稍稍付出些代价,便将吐谷浑的疆域纳入大唐的国土。

但是楚文没有这么做。

主要是因为系统上次给出的奖励。

抽奖时系统给出了超级炼金术。

这个超级炼金术,与西方的那些神棍的炼金术不用。

西方的那些神棍,妄想通过化学方法,将一些基本的金属,转变为黄金。

从而制造出万灵药以及制备长生不老药。

这些根本是不可能的。

而系统给出的超级炼金术,则是一种高超的金属提炼、锻造技术。

大唐这个年代的锻造术发展的还不是很成熟,如果要成就蒸汽时代。

就必须要从这方面入手。

现在吐谷浑已经成为了大唐的殖民地,吐谷浑的那些矿产也都归大唐所有。

楚文手中又握有超级炼金术与蒸汽机的制造图纸。

有原料,有金属提炼与锻造的高超技术,有制造图纸。

现在已经可以开始制造蒸汽机了。

若是制造成功,那么大唐将提前全世界一千余年进入蒸汽时代。

大唐将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

事不宜迟,回到御书房中的楚文,连忙命人将工部尚书给传来。

上次他交给工部尚书的那些任务,造纸术与印刷术的改造,还有江东犁的制作。

工部都圆满完成了。

现在这些都已经投入了使用当中,大大改善了百姓们的生活质量。

其实楚文坐上皇位也没有多久,但是这时候的大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屯田制与江东犁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大唐的粮食产量。

虽然这时候还没有收成,但是就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一定是要比往年的收成高出许多。

而科举制度的改革、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改进,都让天下那些寒门士子看到了许多希望。

从楚文提出科举制度的问题开始,礼部与吏部就已经开始着手设计科举改革的方案了。

虽然楚文脑海中有后世的那些完善的科举制度,但是如果什么都要楚文亲自操办,那还要那些官员干什么。

以为皇帝平时很闲吗?

不过有了楚文指出的那些问题,礼部与吏部的那些官员还是想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方案。

而且楚文已经表明了自己对于科举的重视程度,想来也没有谁胆敢在这段时间内,在科举上动什么手脚。

现在大唐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因为时间太短,明面上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但这些都是长远计划,治理一个国家哪里会有这么容易。

总不可能今天下发了政令,明天大唐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是不现实的,一切都还需要慢慢来。

正所谓治大国犹如烹小鲜。

要小心翼翼的掌握着火候,不能操之过急。

但是蒸汽机的制造还是要同时进行的,若是制造成功,这对于大唐来说将会是质变。

再说另一边。

在下了朝之后,房玄龄、尉迟恭、程咬金等老哥几个聚在了一起。

在府中饮着酒。

李靖第一时间开口询问起来:

“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陛下很反常?”

在场的这几人都是从龙功臣。

在陛下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就已经跟随这陛下南征北战了。

那时候陛下还不是陛下,大家在军队中相处也没有太多的君臣之别。

大家都是豪爽的人,交往起来自然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可以说,在场的这些人,是整个朝堂上最了解李世民的一批人。

而且,李靖原本就心思比较细腻,这时候心中有所疑惑,所以才叫老哥几个聚在了一起。

想要听听他们心中是什么想法。

想知道这是自己的错觉,还是大家心中都有些这种感觉。

【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