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国术从踢馆开始
第2章 这块牌匾我收下了!(求收藏,求鲜花)(旧版)

中北老六

都市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卧槽,什么情况,有人踢馆?”

“不是吧,正说着踢馆呢,就来人踢馆了?”

“太假了,肯定是为了直播请的演员。不然哪有这么巧的事情,正讲着踢馆就有人来踢。”

……

此时直播间里的人越来越多。

不仅仅是因为大家想听踢馆的内容。

更多的是因为很多人想看看这个所谓的踢馆的年轻人究竟要怎么“表演”。

听到年轻人说打划勒巴子,万馆长额头滑过了一丝冷汗。

看着弹幕中大家都说这个年轻人是自己请的演员,万馆长心中忍不住想要骂街。

混蛋啊,哪里来的捣乱的家伙啊。

请演员?

我们武馆门下这么多学院,还用得着外人来“表演”?

看来这家伙是真的来踢馆的。

而且还是特意来打划勒巴子的。

划勒巴子,北方的一种坐斗方式,又叫坐打或凳技。

需要立身端坐,彼此相对,膝盖相抵。

武人讲究威仪,有仪式感。

两个人坐着打,膝盖对膝盖,面对面。

由于没有了距离,游走和换步都没了用武之地。

彼此近距离交手,无可闪躲,只能拼腰脊发力,调膀换劲。

这种没有躲闪空间的缠斗,曾经在武林盛行一时,也被用来解决重大纠纷,一场定胜负。

坐着打虽也斯文,但内藏凶险。

坐着不动,腿力与借地根本用不上,打这个套子,都要两个见证人,怎么打不管,就盯着二人臀部,离开椅子的人算输,被打翻倒地算输。

“划勒巴子”对脊柱弹抖和丹田发力要求相当严格,要功力过硬,敢玩这个东西。

划勒巴子一般常用劲很多,门类庞杂,但无外乎三大类,断手,搭棚,破入膛。

劲路有:抡,攮,捶,擒拿等很多门类。这个比武方式,因为条件限制,会变得即凶猛又紧张,没空间周旋,没时间过脑子,没有技巧可言,上来就是拼功力的路子。

因为下盘受限,无法躲避。以快制快,迅速结束战斗,是最好的方式。

这种形式看似斯文,实际野蛮。

它不是推手的劲,除了下盘,上肢的技法和杀招,都无所不用其极,基本都照脑袋招呼。

坐着打一回,就知道什么是不敢留情了。

彼此没了余地,留情就无从谈起,都撤不下来,连人带椅,打翻了再说。

由于旁边有舒媛在直播,万馆长也是骑虎难下。

不得不安排人准备两个长凳子。

万馆长坐在大厅中央。

年轻人领着凳子坐在万馆长对面。

两人膝盖顶着膝盖。

互相作揖。

“请!”

两人同时出手。

在狭小的空间内两人都无处躲避。

两人都只能在密集的拳掌间互相拆挡着。

年轻人在格挡住对方拳头的间隙发现了对方胸膛出门户打开。

快速出拳直击对方胸口。

“嘭!”

一拳砸了过去后,万馆长顿时觉得一阵窒息。整个人身形一顿。

划勒巴子就是这样激烈。

一旦出现破绽吃了亏后就很难翻盘。

年轻人一刻不停的出拳猛击万馆长的肚子。

这一拳下去万馆长坐在长凳上整个人弯成了虾米一样。

就在所有人都一样胜负已分,决斗就要结束的时候。

年轻人丝毫不估计情面的举起手掌朝万馆长的脸上挥去。

“啪!”

在所有人惊愕中年轻人狠狠的抽了万馆长一巴掌。

然而这一切还没有结束。

就在万馆长即将被年轻人这一巴掌抽飞的时候。

年轻人伸手抓住了王馆长的衣领。

另一只手高高举起。

巴掌就像不要钱似的,疯狂的抽向万馆长的脸上。

“啪!啪!啪!”

养尊处优惯了的万馆长哪里受得住这种打击。

几巴掌下来万馆长双眼已经冒开星星。

眼看着万馆长嘴角都被抽出血了。

一侧的脸肿的已经看不出形状了。

年轻人这才作罢。

松开抓住万馆长衣领的手。

反手又是一巴掌将万馆长抽翻在地。

随后年轻人起身。

看着躺在地上的万馆长冷冷地说道:“身为国术世家,不思进取。

仗着祖上余荫,苟活于世。

国术在你手中只沦为敛财手段,似毫没有武者的血性。

国术沦落,你罪不可赦!

念你还有几分才学就留你一命!

希望日后你能多为国术做些贡献!

今日踢馆,你输了!

门口的牌匾,我收了!”

年轻人说着就往门口走去。

武馆弟子纷纷上前阻挡。

却被年轻人看似随意的一拳一脚纷纷打倒。

走到武馆门口,看着高高挂起的牌匾。

年轻人高高跳起。

这一跳居然有好几米高。

出腿狠狠踢到牌匾上。

“嘭!”

一声清脆的响声过后,武馆内所有人心里都咯噔一下。

匾碎了!

招牌砸了!

国术大师的名号再也不能用了!

一切都完了!

而年轻人在踢碎牌匾后,脑海中突然响起一个声音。

“恭喜宿主完成首次踢馆任务。”

“任务奖励已发放,请宿主注意查收。”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