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李信,乱杀
016 韩非出谋,说秦援赵(旧版)

光信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三晋之一的韩,国家大小跟秦国的一个郡差不多。

它全境都属于中原地区,说没有粮食,那是不可能的。

韩非继续说:“便是有粮食,也运输不过来。因为今年,秦国准备灭韩!”

灭韩!

赵王跟众臣听了,还是有点吃惊。虽然他们知道,秦国灭掉韩只是时间的问题。秦国多次进攻赵国,就是要将赵国困住。

三晋赵魏韩之中,赵国不敢动,那韩魏的灭亡,轻而易举。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赵王嘀咕了一句。

没有人想到,时间会过去的那么快。

之前是能苟着就苟着,打败仗,割地求和,能撑过一天就是一天。

谁都没想到,或者说不愿意去想,灭国的一天,最终还是会到来!

“秦国已经开始在我韩边境,囤积士兵。”

韩非面无表情,继续说:“韩王之前跟非商议过,他的原话是:若是秦国逼迫甚急,而其他五国不愿意出兵,干脆将南阳整个郡,送给秦国,以免除祸害。”

送给秦国整个郡!那可是韩一半的国土呀!

赵王他们开始是很惊讶,但一会心情就古怪了起来。

他们现在放弃北方的做法,跟韩王的做法,其实是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比较怂。

“既然赵王不愿出兵,眼下赵国北方危急,的确也自顾不暇。”韩非拱手,“那请王允许非,离开邯郸,回去与韩共存亡。”

“先生不必如此,若是韩献出南阳,事情或是有所转机。”郭开劝解。

郭开这货贪婪无度,可这人有一个比较古怪的优点,他喜欢招揽人才。

爱惜不爱惜人才不晓得,他就喜欢将各种人才,都拉拢在自己身边。

是以,郭开劝说:“先生有大才,不如留下来,帮助我赵国度过这次危机。别的赵国不能许诺,但扛过这一次危机后,派兵增援韩王,义不容辞。”

“这……”韩非做出思考摸样,一会点头,“愿与邯郸,共历危难。”

“那韩非子,对于这一次掌控李牧手下的士兵,如何看?”昌平君询问。

“李牧,非替换不可!”

韩非朗声道:“君王权柄,在军政,在税收。税收是国之基本,控制财政,等于是掐住了大将的喉咙。而当初赵国北方五郡,给郡守的权力太大了,收回权力的时机,也太慢。”

“大将有郡守的任免权,军粮的自主权,等于是将税收权利,交到了大将手中。”

“便造就了李牧这样的一种人。”

“代郡被秦国攻下,代地之人,只知道李牧,只盼望李牧回去营救,可曾想到赵王?”

“无他,李牧坐镇北方太久,他就是北方之王。这一次,替换李牧,押解李牧回邯郸,一个不好,怕那七八万北方赵军,生变!”

“即便是不生变,王杀李牧,杀得不妥,依然会让这批士兵,对王怨恨,对李牧同情,以至于消极怠慢,战斗力大打折扣。”

韩非一席话,让赵王眼前一亮。

这就对了,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他的理论,是君王最喜欢的。

集权,压制重臣,都是君王苦苦追求的手段。

“言之有理。”郭开点头,“那先生请说,该如何处置李牧,才能稳住他那一批北方士兵的军心?”

“将北方的灾难,栽赃到李牧头上,这方法妥当。”韩非说,“但要给这个说法,一个缘由。眼下,非却有一个办法,既能让北方士兵对他们敬重的统帅失望,又能帮助赵国,得到粮食支援!”

这话,不但赵王惊喜,连郭开他们都惊喜。

不愧是秦王政读了著作,都要仰慕的韩非呀!

“第一,王命只让李牧南下救援,并没让他将八九成北方军,统统带走。他擅作主张,带走大部分兵力,使得北方兵力空虚,秦军有机可乘!”

“第二,秦国大将‘小白起’桓齮,都不是李牧对手。换做是王翦、杨瑞和,李牧将军竟然屯兵不前?他这是故意不接战,消耗赵国的粮食。”

“第三,赵国粮食的消耗,其实就在邯郸守卫军身上。换句话来说,无故消耗救灾粮食的祸首,就是消极怠战的李牧!”

“第四,有了以上三点,咱们就可以推测,李牧为什么这样做?他是不是想投降秦国,他是不是在帮助秦国,消耗赵国的国力!他是不是帮助秦国,让赵国子民,一个个受灾饿死!”

“综上。”

韩非做出总结:“大王可散发消息,说秦国有意支援赵国的旱灾、地震。秦国愿意发粮救援,但前提是,用粮,换李牧!”

“而派遣韩非再次入秦。秦王爱才,非有九成希望,说服秦王,用粮食换李牧。”

“不管李牧有没有那个意思,只要秦国粮食运到北方士兵面前,那李牧勾结秦国的罪证,就可以坐实!”

嘶!

连阴谋诡计层出不穷的郭开,听了韩非的计划,都傻眼了。

现在咱们跟秦国开战,你竟然能想到让秦国给赵国送粮的方法!

而且此法,一举多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