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义”,是严青的副手,寺丞。兵戈寺的其他员工,尊称义为寺丞义。
寺丞义身为一个标准的老秦人,孔武有力,丝毫没有管理官员那种娇弱。
他当着严青的面,用秦剑狠狠地刺击了架起来的皮甲,数十次之后,脸不红气不喘,再次恭敬将长剑捧上。
“!”严青依然很惊讶。
战国士兵,很多没有披甲,也很少有披着一身厚重铠甲的。
最寻常的,就是皮甲。
不是野猪皮什么的,而是犀牛皮之类的坚韧皮甲,是能承受寻常铁剑的劈砍。
但,根本挡不住秦剑的刺击!
战国,其他六国大批量使用铁武器的时候,秦国依然使用青铜武器。
看似落后,实际上呢?
大秦士兵,不使用花里花俏,根本还没有纯熟的铁武器,而是继续使用青铜武器。
并且,秦人将青铜武器的技术,发展到了巅峰。
以“落后”的巅峰青铜技术,对付还不成熟的铁器技术。
秦剑长细,秦弩箭三棱等边误差几毫米。
还有长矛,长戈,统统都是青铜打造。
流水线,大规模,统一化标准生产!
比什么现代流水线提前了多少年,根本不用去计较,没有意义的事情。
在秦人看来,好用,实用,就要用。
“秦军威武!”严青赞道,“这剑已经达到了标准。”
“如此。”寺丞义松了一口气,回禀说,“我这便让工匠物勒工名,赶制这一批三千把新秦剑。”
秦国工匠,在统一华夏的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基本上没有假期,因为战争太过频繁了。
三千把新秦剑,实际上算是很轻的任务。
秦国绝对不止一个兵戈寺,假设一个兵戈寺的任务,就是三千把秦剑,或者一万根弩箭头,加起来的数量,非常惊人。
难不成这一年,又有大战役要发生?
严青如此想着,拿起袋子,跟着寺丞义走到武器打磨的工作台。
秦国工匠,已经有了一条成熟的流水线,人人各尽其职。
一些汉子将秦剑细细打磨之后,交给了另外一些员工。
这员工,就专门负责“物勒工名”,就是在秦剑上,刻上这把剑从生产到成型,经手的所有人的名字!
大秦,就是如此严谨。
别说是一件关乎士兵生死的武器了,就算是其他普通零件,就算是城墙上捍实的每一面城墙,都需要“物勒工名”。
一旦出错,层层追究责任!
严青跟着过来,就是要看看物勒工名。
他要弄清楚,现在是什么年代。
“严寺工,寺丞义!”
那汉子见两位兵戈寺的领导过来,赶紧行礼。
“不必多礼,继续你的工作。”严青说了一句,就凑上前去,观看汉子刻字。
只见汉子在秦剑上,小心翼翼地刻字。
物勒工名完毕之后,从头到尾的字眼,是这样:
十二年。
左相熊启。
寺工,严青。
丞,义。
工,成。
果然,看到熊启的时候,严青就知道自己推测的没错。
大秦武器的最高负责人,是相邦,或者丞相。
大秦以“右”为尊,只刻左相,说明右相的位置暂时空置。
而左相“熊启”是谁?
昌平君熊启!秦王子楚的表弟,秦王政的表叔、大舅哥,华阳太后的侄儿、外甥,多重身份。
一个在吕不韦之后,担任大秦丞相超过十年的重臣!他还是楚国最后一位楚王。
所以毫无疑问,这个十二年,指的是“秦王政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35年。
这一年,罗马海军在意海角遭遇风暴,损失上百艘战舰。
这一年,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真佛性养老。
这一年,吕不韦自杀。
这一年,秦王政开始在楚系外戚的辅助下,大展宏图。
这一年,基本跟严青没什么关系了。
既然整个人身穿过来,还带着两袋子的菜,他想活得好,吃得好,就得……
就得好好工作!
没开玩笑。
在大秦,你不好好工作,有时候一个失误,会要命的!
所以,严青现在的目的很明确,搞定这批三千把秦剑的任务。
然后继续下一个三千把,或者三万把的任务,没完没了。
不曾想,一批从秦都咸阳来的客人,打乱了严青混吃等死的计划。
领头的那人叫做,郑国。
另外,还有一个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的,大帅哥。
他自称赵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