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这个史官是武神
第四十四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2/5)(旧版)

老雪糕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因为葳蕤如今在太子门下?”李世民从榻上坐了起来,看向宁寒:“你完全有能力把葳蕤从东宫带出来的。”

“她想做的事情,我没必要处处拦着。”

宁寒的回复在李世民耳朵里并没有什么分量,敷衍的有些过头。

李世民清楚,把葳蕤留在东宫,是宁寒的态度。

在他和太子李建成争斗之间,宁寒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他不会出手,他也有不出手的理由。

而葳蕤就是宁寒的理由。

“我只是好奇,你为什么那么肯定,把葳蕤留在太子身边是安全的。”

李世民并不会对宁寒不出手而产生什么不满情绪,毕竟这条惊险万分的路是在自己脚下,最后的成败终究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所以他在决定走出这条路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孤身一人的打算。

“太子……”

宁寒想说他很了解李建成,但为了免得李世民生疑,他还是欲言又止:“罗网这些年来一直在调查我,葳蕤在罗网也能帮我做些事,当罗网那些烦人的苍蝇将要接近真相的时候,我能够及时的出手将其赶走。”

李世民笑道:“罗网不可能查出来的,因为我也不可能。”

两人说话间,两匹快马从庆州方向快速袭来。

两个从长安到庆州,又从庆州匆匆赶到玉华山的两个东宫门生,带着一个惊天的秘密,一路奔袭,不敢有丝毫迟缓。

炎热的夏天,蝉鸣似乎要将热浪彻底撕裂,两道快马奔向仁智宫。

一路而来的将士看着风尘仆仆的东宫官员,也都没有了阻拦的意思。

此时长安由太子坐镇,东宫六率九部拥有朝廷命官的特殊权利,此二人冲上玉华山,必然是有大事要向李渊汇报。

不少人看着马上脸色惨白,惴惴不安的两人,心中都是暗自思量。

这圣上才出来不足十日,长安就出了大乱子了么?

当然,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个乱子大的近乎影响到了储君之位的变更。

朱焕和桥公山二人,赶到仁智宫前,急忙命下人前去禀告李渊。

得到了李渊的首肯之后,两人这才匆匆入宫。

此时宫殿之中,李世民和李渊、李元吉等人,皆坐在殿中,神色不一。

朱焕、桥公山二人在看到李世民之后,神色深处有几分暗通款曲的神色:“禀告圣上,太子意欲谋反!”

这简单的一句话,无异于晴天惊雷,坐在御座上惬意乘凉的李渊几乎是直接跳了起来:“你们说什么?东宫谋反?建成怎可能谋反?尔等细细道来,如果敢胡言乱语,定斩不饶!”

朱焕和桥公山吓得急忙跪了下去:“圣上明鉴啊,我二人绝不敢有半点作假,太子名我二人为庆州押送物资,入了庆州之后才得知,送的是一些甲胄和兵器,随后在从庆州回长安的途中,听到庆州都督杨文干部下无意之间将谋反之事泄露了出来,我二人不敢有片刻迟疑,急忙中途赶赴玉华山,前来禀告圣上!”

李渊紧紧攥着拳头,他还没有老糊涂呢,就已经想不明白李建成这是想要做什么。

这么多年,在秦王声望日渐强盛之下,李渊几乎表明了自己站队太子,只要他能制衡好这一对兄弟,等着他百年之后,这皇位自然而然就是李建成的,如今何苦来哉?

李元吉此时神色之中闪过一份失望,他没想到李建成的谋划,竟然被这么两个小人物给彻底搅黄了。

李元吉对身旁的侍卫小声说了一些什么,紧接着,那人便在气氛压抑的玉华殿中悄悄离去,快速赶往长安事情败露的消息,告诉给了李建成。

谋反是大罪,罪不可恕的大罪。

一旦坐实,则绝无翻身之地。

唯有死不承认,或许李渊还能念在父子之情,网开一面。

此时也只有这条路可走了。

当李元吉的快马到了长安之后,在东宫的李建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等他在长安发动政变,庆州都督杨文干趁着李世民和李渊没有丝毫防备的情况下发起兵变。

一文一武,一个掌控政治中心,一个掌控政治领袖。

不需要谋权篡位,只需要让李世民彻底消失在大唐的政治舞台上,这场政变就可以以完美告终。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等来的不是东风,而是一股直击灵魂深处的寒风。

让他整个人毛骨悚然,战战栗栗。

顿时间,一股强大的恐惧感遍布全身,看着诺大的东宫,和蓄势待发的罗网众人,李建成一时茫然了起来。

“殿下?殿下?”罗网众人看着李建成的脸色逐渐变得苍白,纷纷担忧了起来。

“将长安城中,知道今日政变的人,尽数杀光,杀的一个不剩!”

李建成诚惶诚恐的为罗网下达了一个命令之后,便匆匆出了长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