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来了个剑仙
第三章 好巧啊(求鲜花求收藏求评价)(旧版)

残留余烬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第三章

“这词中人到底是何方人物这般了得?”

“词意简单易懂,倒是让我好奇的是这词中人物。”

这时,李世民长孙无忌都走了进来。

一首现代的古风歌词,在唐代是很好理解。

这首歌词只是上半部分,描述的就是李白,初进长安城的事迹。

“也只是行走江湖,随意听到世人唱罢了,便学了过来。”

李白随便找了个理由笑了笑道。

李世民闻言,轻点额头,这首词最大的亮点就是词意,词中人,不过也就是一个杂词罢。

在唐朝,词还没有兴起,兴起的却是诗。

李白伸手接过笔,抬起笔,早已胸有成竹的他,加之书法本就小有成就的他,下笔如有神。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诧异的看着李白,并不是纸上的内容。

让李世民二人震惊的则是而是李太白的书法火候。

李白书的是草书,字里行间充满豪气仙气,才气。

观字如观人,放荡不羁,充满极为复杂的情绪在那一行行一列列小字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太白兄,未曾想到你还这般年幼,书法已经有如此火候了。这草书,我不及你。”

李世民心服口服的赞叹道。

最为惊讶的是长孙无忌,同时心里有些羞愧。单凭这草书的火候也不是自己所能比的了。

长孙无忌心中最大的期望就是蝗虫不能吃,然后来打李太白的脸。

试想一下,一直与李太白背道而驰,若是李白所说的蝗虫能吃真的印证了。

那唐堂堂国舅爷的脸还往哪里放?

“好了,这是其中之一的食用方法。”

李白没有因为李世民的赞叹而感到骄傲,而是将笔放下,将那一张小纸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看了看,道:“这理由半斤蝗虫,太白兄,我看还是不用试了吧。”

李世民见到李白的书法之后,便看得出李白是个人才。

蝗虫是什么?

蝗虫可是害虫,害虫能吃吗?

这小家伙还扬言老鼠也可以吃,别说长孙无忌不信,他大唐帝国一代君王李世民也不信。

长孙无忌得知李世民也不相信蝗虫能吃之后,心中的想法更为坚定了,冷笑的看着李白,说道:

“李兄既然太白小兄弟已经说了,解决办法,我们不妨相信他一回。”

李白哪里听不出长孙无忌的话,这家伙分明没有安什么好心思。

李白淡然一笑,道:“多谢李兄关怀,还烦请二人带太白前去庖厨(厨房)。”

李世民向长孙无忌使了一个眼色,长孙无忌轻叹了一口气道:“与我来。”

左拐右拐的,路径到了主院,大门前,李白看了一眼,眼睛眯起:赵国公府。

赵国公,长孙无忌。

贞观年间,二年正月。尚书右仆射被人说了闲话,称长孙无忌权宠太盛。

长孙无忌思来想去,便自觉请罢右仆射。

之前只是怀疑,现在看来,已经基本确定了,二人一个和李氏皇朝的人关系匪浅亦或就是其中一员。

另一个则是铁打的长孙无忌府上的人了。

“好巧啊。”

一想到国舅爷当时的情况,李白不禁笑了起来。

“什么好巧?”

这时,长孙无忌阴恻恻的问道。

李白连忙双手成掌,双手成片合并微微弯腰道:

“长孙兄居然是赵国公府上的人,失敬失敬。”

长孙无忌如今也不过三十来岁,听闻到自己一直不感冒的人出现了恭维神色,自然是乐意见到的事情。

李白满脸悲痛的神色,有些惋惜的,说道:

“唉,可惜了,朝上有人说了闲话,正月,赵国公辞去了右仆射的位置。”

李世民闻言,有些想笑,看着被撕开伤疤的长孙无忌,又有些无奈。

自己虽然和长孙无忌是布衣之交,但是如今终究是君臣,君臣有别,没了当年的信任。

长孙无忌的请罢也是不得已之举。

长孙无忌藏在袖袍中的手死死捏着,也不知道这个少年是不是发现了自己的身份。

故意揭开自己的伤疤,还是随口一说。

“这个,还是希望太白兄不要妄言。”

良久,长孙无忌才慢吞吞的蹦出一句话来。

李白嘴角掀了掀,能将这个长孙兄气到也算达到了目的。

白衣轻动,不在言语。

很快,三人来到了庖厨,此时庖厨里好像有人特意叮嘱过一样,没有多余的人。

是谁有这么大的权利呢?居然让庖厨这种地方少去人看守。

李白瞟了眼推门的长孙无忌,脑海中思绪闪烁。

一种让他有种骂人的想法随即浮现出来,如果这家伙真是长孙无忌,那这个能和长孙无忌平辈论交的……

李世民?

李世民弟弟?

可是年龄对不上啊?

李白摇了摇头,将脑海里所有的思绪都抛却了。

眼下要做的是,就是解决掉目前二人交代的事情,然后离开。

现在的他,不太想和大唐权贵有所交际。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