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字号大状师
003.李世民的脸红了!(旧版)

年上加年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刚刚迁任秘书监的魏征此时一点都不得意,也感受不到一丝春风。

更别说大旱之年窗外早就枯败的长安花了。

望着眼前的折子,一脸愁容。

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以直言上谏而著称的他,此时,却犯难了。

按理来说,以他的性格,下面的官员呈上来的折子,哪怕是给皇上提点建议,只要中肯他都会递交上去。

但这一次,简直要了他的亲命。

犹豫踌躇间,他等的人也终于到了。

“魏兄,这么晚了,何事匆忙叫我过来?”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推门而入。

“来的正好,国舅爷,你快来看看。”

魏征拉着他一路来到书桌前,然后拿起一份奏折递给他。

没想到长孙无忌慢慢推开说道:“这审阅奏折是你的工作,我怎么能看呢。”

“哎呀,让你看你就看。”

从来没见过如此慌张的魏征,但是长孙无忌依旧没有接过来。

“那不行,没看我就不知,不知者无过,你这个样子,我觉得看了之后肯定没什么好事。”

魏征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踱步。

“好你个国舅爷,不看是吧,也行,反正这事和你也有关系。”

“我?和我有什么关系?”长孙无忌有些不解。

“你这两天有没有收到三聚县县令辞官告老还乡的折子?”

“三聚县……是长安城边上那个?”

“对对对。”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我已经批了。”

魏征又拿起奏折硬塞给他,说道:“三聚县县令不过四十出头,为何要告老还乡?”

“说是染了重疾,身体不适,无法处理政务。”

魏征冷哼一声:“重疾没错,不过不是病,是失心疯!”

“失心疯?”

长孙无忌突然有点好奇,于是打开了奏折。

一字字一行行的看完,眼睛越看越大,双手几乎是瞬间出汗,已经在折子上留下了指印。

看完后快速合上,神色紧张的问魏征:“这是谁报上来的?”

“就是你那个小县令在失心疯之前写的最后一个密奏。”

长孙无忌觉得双腿已经迈不动了,扶着桌子慢慢移向一旁的椅子,然后颓然坐了下来。

好一会,才缓过神来,双目无神的看着魏征问道:“此时还有谁知道?”

“中书省递过来的,你说还有谁?”

“房玄龄?”

魏征点点头:“他看过之后也是无法处理,就交到我这儿了。”

“满朝文武只有你敢直言上谏,所以他才相信你啊。”

“直言没错,上谏也没错,那也只是意见或者建议。我可不敢辱骂陛下啊……这忠孝仁义被骂了个遍,千古以来还没有哪个帝王被骂的这么惨,房玄龄这是要我的命啊。”

长孙无忌摇摇头,说道:“问题是,这人还说的都有理有据。”

两人沉默了,有奏折不报,一旦被发现,可是欺君之罪。

自李世民登基以来,折子由中书省批阅,大事交由皇帝定夺,小事提出方案后交由尚书省执行,然后再行上报。

虽然皇帝不用事必躬亲,但欺瞒不报绝对是死罪。

之前就有中书省的一名小吏看到举报自己贪污的折子悄悄按了下来。

几天后就被查出,直接问斩。

长孙无忌想到此处,顿时后悔打开了折子,或者说今晚根本就不该来。

但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

“所以你现在想到什么办法了吗?”长孙无忌问道。

“要是有办法,我也不至于叫你过来了。”

两名朝中大臣,此时被一个小县令的奏折弄的是焦头烂额。

或者说不是因为奏折,而是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状师。

长孙无忌慢慢恢复了状态,如果不是这内容太过劲爆,他也不会失了仪态。

毕竟他也是陛下的心腹谋臣。

从椅子上站起,他又看向桌子上的另外几张纸。

一张是县衙师爷的呈堂记录,另一张正是陈吉梦所写的状书。

虽然奏折内已经提到过内容,但此时再看状书,笔力苍凉有劲,对仗工整,绝非是胡闹所谓。

而且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凌然之气,可谓是字字珠心。

端详片刻,长孙无忌对魏征说:“其实吧,此时不难。”

魏征在书房里来来回回走了快一个时辰,地上的青砖都有了一道浅浅的沟壑。

此时一听长孙无忌说此事不难,一下子来了精神。

“国舅爷可是想到了办法?”

长孙无忌继续说道:“我们在这里犯难,无非是因为这内容会引得龙颜震怒,可是……此事和我们无关,对吗?”

魏征眼前一亮:“对啊,我之前一直被这内容乱了方寸,怎么忘了这点。”

“只不过是一个小县令在辞官前写了奏折,我们只需说辞官之事,不提折子内容不就行了?”

“万一……我是说万一陛下要看,不也是欺瞒之罪?”

“这种县官告老还乡的奏折,朝堂之上顶多是一句话汇报,你见什么时候陛下看过?”

魏征点点头:“是没有。”

“哪怕陛下真的看了,我们也不能算是瞒报,因为奏折内的公事已经禀报,陛下也不会定罪于我们。”

“没错!”

听到这里后,魏征长舒了一口气,果然叫长孙无忌来是对的。

二人简单的沟通后,魏征便送长孙无忌离开府上。

……

翌日,太极殿内。

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听政视朝。

“关内大旱数月有余,如今长安城周遭也受到波及,陛下祈天求雨一事还望尽快批准,以安民心。”

“准,交由礼部则吉日安排。”

“突厥部,颉利可汗攻打突利可汗,突利可汗派使者求援。”

“此事交由兵部尚书杜如晦分析处理,拟定方案后再上朝商议。”

“吏部近日调动如下:太原府府尹延误救灾,被贬郓城县。”

“三聚县县令告老还乡。”

“扬州府府尹申请……”

“等等!”

李世民突然打断了汇报。

这一声等等让朝堂上的三位大臣均是身体微微一震。

李世民放下手中批阅奏章的毛笔。

抬头看向文武群臣。

“这三聚县去年朕刚登基时还去过,里长安不远吧。”

“回陛下,三聚县里长安县不过二十余里。”

“我记得当时接见了县令,不过才四十出头,怎么就告老还乡了?”

“回陛下,说是染了重疾,无法处理政事。”

“重疾?奏折呈上来我看看。”

完了!

完了完了!

房玄龄偷偷看向魏征,魏征又看向长孙无忌。

而长孙无忌的额头则滴下了一滴汗。

此刻他都能听到这滴汗砸在地面上的声音。

一刻钟的时间,大殿之上鸦雀无声。

李世民几乎是一字一字的看完了整篇奏折。

这里面不光有他此时最头疼的难题,也有他难以启齿的过往。

大唐县令竟被被一个小小状师逼得告老还乡?

这状师居然还敢状告当今天子?

眼看着李世民就要暴怒然后拍桌而起。

但令这几名大臣没有意料到的是……

李世明脸红了……

因为他知道,这里面虽然骂自己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但却字字诛心,有理有据。

并且承诺广开言路的他,切不可此时失了龙态。

于是在重臣注视之下。

李世民憋着一脸的通红,几乎是咬着后槽牙挤出了五个字:

“此……状师……是……谁!”

房玄龄见魏征和长孙无忌没有动,作为中书令,只能向前一步回答:

“回陛下,此状师是三聚县六合村的一位村民,名叫陈吉梦!”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