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苍穹
往事简录之二(旧版)

无限折跃

科幻 |  星际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核冬天

2080年,距离人类上一次登上月球53年,末世大战爆发了。

当时的地球人类主要依赖的资源是石油,围绕石油及其衍生品打造的工业与科技体系足足支撑了他们两个多世纪的时间。这种从亿万年前海洋生物衍化而来的世界性能源体系终于在21世纪后半叶轰然垮掉,为了争夺为数不多的残存石油资源,全世界间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一开始,任何一方都在努力保持清醒与克制,但是当常规武器无法继续抵挡对方凌厉攻势时,一切规则都不复存在,那个时代最强大的核武器纷纷从发射井内升空,向着既定目标飞去。从冰岛到南极洲,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到喜马拉雅山脉,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如同恐怖大王从地面升上天空。

如同当时最优秀的物理学家、环境学家们推演的一样,核武器摧毁了各国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同时也摧毁了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和部分人类。

而更多的人死于之后漫长的核冬天,这场持续十年之久的核冬天带给从第一波核打击中幸存下来的人类以极寒、遮天蔽日的核尘埃,还有长期停留在物体上的残留辐射,剂量足以致死。

据联合地球公布的统计数据,战前全球人类峰值约为87亿,而核冬天造成的全球直接及间接死亡人数不低于七十五亿。在欧洲及北非、亚太、美洲三个大区的可居住带开发完成后第2年,联合地球公布的地球人口普查统计数据为**人,仅有大战前的十分之一。

所幸的是,各国在战前及战争中大力建造的避难所设施,以及对本国各行各业精英人物有意而为之的保护措施成功挽救了人类的延续。在战后,这些得以幸存的精英和各种齐备的低中高端设施设备使得这个世界的重建工作仅仅花费了不到半个世纪。

虽然在2110年联合地球就已经正式宣布核冬天已成为过去式,但是过度开采资源、常规战争和核大战的破坏,都使得地球无力继续承载数十亿人类继续生活。2121年的一篇联合地球内部智库论文指出,如果不能够找到新式能源,所有残留的石油天然气都将在30年内消耗殆尽(编者注:有意思的是,我从距离那时前推100年的论文上就看到了类似的推算)。同时,核污染物对于土地的侵蚀越来越严重,随着战后人口的反弹式增长,地球之上重新开发出的定居空间越来越紧张。

22世纪以来,针对当时地球能源利用情况和发展道路的批判无时不刻出现在各类媒体和文章之中。而一千年后当我们分析他们时,我们仍旧认为,过度依赖自然环境先天形成的能源,将发展目光局限于狭小的地球、太阳系之内显然不利于一个种群的发展壮大的。

终于,在公元2135年,联合地球正式发布了方舟计划路线图,开始了星际殖民的第一阶段理论基础准备工作。

这一计划的伟大之处,在于人类-----这个幼小的孩子,终于下定决心,要告别自己的过去,独立走出家门,发现外面的世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