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皇帝
第二章 大明养的臣子(旧版)

帝国元帅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但是王承恩此刻面有难色,叹道:“只怕,有些臣子不听陛下的。因为他们多月的粮饷,陛下未能按时发完。”

“哦?大明养了他们这么多年,现在工资都发不了,他们就不干了?”朱由检面色冷冷的道:“朕会让他们见识到,大明皇帝还在这儿!”

然后,朱由检离开了府邸。

此刻王承恩心里暗道,陛下变了,带有一种帝王本该自信的气势。

王承恩私自拿出了银子,给了一些小太监,让他们去跟那帮大臣传话,就说要有紧急会议商议。

殿外,徐国伟一脸的怅然。这位也是看着朱由检长大的老太监,可以说是最忠诚的近侍。但在历史上,他忠于朱由检的下场也很不好看。

一座阔绰的大府内,东林党重要官员商议事情。

政界的大佬孙慎行,兼任内阁重臣,也把持着东林党的力量!但同样,也有很多东林党官员嫉妒他。

“满金鞑子来袭,我们应该劝皇帝迁都!江南富庶之地,相信日长已久积蓄力量,我大明王朝还是有希望的。”

孙慎行这样说道,其他官员们也都点头称是。

“就怕,陛下不肯答应。毕竟,京师要是被攻破了,大明的脸面就被丢尽了。”另外一名官员说着,但其实还带着另一种意思。

孙慎行听出来了,但没有说话。可是,在场的很多官员都点点头,似乎同意了这个话。

于是,这些官员们,接应了崇祯的话,上了宫殿。

朝政大殿上,崇祯坐在龙椅上,耐心的等着大臣们的觐见。

你认为他们会来吗?我想会,现在还没到了崇祯十五年的时候,那个才是山穷水尽的时候。

朱由检不由得捏了把汗,但见到有人来了他就放松了。

孙慎行一批官员赶来,但也有很多官员已经在家里收拾家当准备逃命了。

门外一批批官员赶来,面见那位刚刚登基的崇祯皇帝。而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崇祯皇帝,说来也是很讽刺。

很多官员也都看不起这个皇帝,但没敢说。因为他们认为,崇祯皇帝资质平庸,无法挽救腐朽的大明王朝。

但此刻文华殿上,他们感应到了殿上那位的威严气势!而且,旁边还有许多带刀的锦衣卫,很明显就是在威慑!

孙慎行不禁暗惊,陛下刚登基就先来了个下马威,这样会不会对皇帝形象有影响?

“朕叫你们过来,是有些话想谈的。”朱由检说道,笑了一下。

官员们仍旧瞧不起,心里都暗道你就算是皇帝,还不得靠我们东林党吗?现在京城外面动荡不安,你能安稳得坐在龙椅上,还是得靠我们文官集团得扶持。

文官们虽然都低着头,但崇祯也知道了他们心里各怀鬼胎。

“朕召你们前来,是有大事商议。今天鞑子来袭朕之京师。你们,有什么好商量的对策吗?”崇祯皇帝这样问道,语气淡定无比。

看着殿上崇祯皇帝威严目肃,不少官员疑惑,难道这时候皇上还不慌张吗?不该求着好声好气的,把希望抱在我们这些文官身上吗?

本来是想一齐发力,向皇帝提议迁都一事。可目前谁都不敢动,皇帝的心思此刻高深难测。

“钱龙锡,你是内阁辅臣,你来说说。”朱由检亲自点名了首位的中央级人物,但其实心中早已经有了对策,只是想敲山震虎,给那帮官员看看,朕还有权力指示你们。

“陛下,事到如今,还能有好的办法吗?臣窃以为,陛下和我想的应该一样。”钱龙锡面有悲观的说,他知道今日孙承宗不来,应该要怎么做了。

孙承宗,是先皇的老师!更是军事上的首领人物,兵部尚书兼任辽东督师。

现在他不来就代表压根就没有军事抵抗的意思,而这应该还有陛下的另一层意思。

看到钱龙锡面目悲观的表情,崇祯只是淡淡的“哦”了一声。

“你们呢?”

崇祯这一声话,让刚才思索的百官们惊出冷汗。

“臣等实在没有良策!臣愿求皇上责罚,跪求一死。”

官员们一齐下跪,又拿出那套老掉牙的“万众一心”的方式,来逼迫皇帝。因为,皇帝还需要他们官僚来运转国家机器,不可能全杀光。

朱由检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该回去了。“让孙承宗过来,还有让他推荐一些人才来。”崇祯这样说道。

退朝!

官员们出殿后,又在官场炸出了一条消息!皇帝意外叫孙承宗过来,难道真有进行军事抵抗的意思?

宫殿内,朱由检来回踱步着,终于等到了孙承宗。

此刻孙承宗虽然年迈,但身体依旧硬朗得很。那孙承宗精神得面目,给崇祯一个很好得印象。

“陛下!”孙承宗想要跪下时,却被崇祯扶了起来。

“老师,无需多礼。现在我找你来,是有要事商量。”崇祯说道,心里暗道你丫的今天不来早朝,我气得就差没带兵去你家喝茶了。

“陛下,容老臣不客气的说一句。军事情报上讲了,皇太极总共有五万兵马来袭,京师能有多少人手?”孙承宗问道,知道崇祯召他来的意思。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