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陛下我摊牌了,我是你侄
第一章 李世民的风疾 【1 新书求收藏】(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贞观八年。

距离玄武门之变已过去八年,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大唐已有盛世之兆。

国力昌盛,四海升平!

而那李世民夺位不正的声音,也销声匿迹。

世间百姓已经忘了李建成,他们只知道谁能让他们吃饱,谁就是好皇帝。

然而,大唐皇宫之中,却沉浸在悲恸之中。

大唐皇帝李世民,竟然得了风疾,瘫在龍榻,日子一天天过去,却丝毫不见好转。

皇帝寝宫内。

这是一间古色古香的奢华房间,屋内香炉之中的龙涎香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清香。

龍榻之前,一群人面露愁容。

众人望着龍榻上,那面容凹陷、神情萎靡的三十多岁男子正在昏睡,这哪里有昔日的意气风发,简直如风中残烛的老人。

他们都是皇宫的御医,出自太医署。

太医署乃是大唐帝国,乃至这个时代最高的医疗机构,代表一个医学的里程碑。

不过陛下已经连服了一个月的药,仍不见好转,可见太医署已无能为力。

皇后夜夜痛哭,只能将希望寄托其他地方。

不久前,朝廷发出皇榜,寻找奇人异士,凡能治愈陛下者赏千金。

众人退出殿外,周围禁军林立,令人喘不过气来。

“老夫已经派人去请孙思邈,他医术在老夫之上,必定治愈陛下。”

顺声望去,这是一名身体肥胖的白发老人,此人正是太医令,颜真道。

此话一出,众人深以为然。

只是一名中年男子冷笑一声:

“孙思邈云游四方,神出鬼没,怎能将希望寄托他身上。我认为杏林高手在民间,不知道近日是否有人揭皇榜入宫?”

颜真道鄙夷看了一眼那中年男子,太医丞崔清,只觉得他病急乱投医,民间那些神棍骗子,怎能治好陛下?

在皇帝寝宫外的一名女官,对着众人,恭敬道:

“各位大人,皇榜发布了十余日,张贴在各地府衙郡县,揭榜入宫之人寥寥无几......今日清晨,有一名少年持皇榜入宫,扬言必定药到病除。”

听到女官前半段的话,太医们自然知道为何没人揭榜,无非是倘若没把陛下治好,便是死罪一条。

何况,陛下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显然,没有哪个神棍骗子敢到皇宫行骗。

可听到后半句话时,所有人目瞪口呆。

前来揭榜的竟然是一名少年,还大放厥词?

这是要冒着杀头的罪名啊!

他究竟是脑袋不正常,还是真的有本事?

“药到病除?口气到挺大!诸位同僚,随我去看看这竖子。”

颜真道冷哼一声,生气地脸上的肥肉颤抖起来。

这些太医包括崔清也都有些微怒,他们之中最年轻的都四十出头,皓首穷经,问诊过万,都治不好陛下。

怎么能让一个少年放肆!

那名品阶不小的女官神情一凛,老头子们治不好陛下,这个少年要倒霉了。

她立刻带太医们前去面试揭榜的少年,毕竟不是阿猫阿狗都能见陛下的。

......

“卧槽!”

“大唐皇宫的伙食,真的不错啊,我已经好久没有吃过鸡肉、羊肉、鱼肉了。”

“到时候治好了皇帝,打包点吃的,带给父母小妹。”

“就是煮、烤两种烹饪,还没有香料,做法太简单了。”

皇宫尚仪局的一间偏殿之中,响起了狼吞虎咽以及惊叹的声音。

只见一名十八岁模样的布衣少年正在桌子上大快朵颐,风卷残云扫着桌子上的膳食,吃相十分豪爽,简直一点没有医家道骨仙风的风范。

尚仪局专门负责接待入宫的宾客,此时许多尚仪局的小姐妹都在帘子后面偷窥着这个“揭皇榜少年”。

她们都是刚入宫的少女,活泼好动,像麻雀一样低声叽叽喳喳。

“这人还嫌弃咱们皇宫做法简单?”

“我瞧这家伙言语轻佻,吃相浮夸,怎么看也不像个大夫吧。”

“姐姐们,这人不会是来皇宫里,骗吃骗喝的吧......”

“嘻嘻,姐姐我倒挺喜欢他,长得挺俊,不过下面应该毛都没长齐吧。”

少年名唤李承道,他自然听到那群小宫女的声音。

撇了撇嘴,你们要是体验过我精彩的人生,就不会在这里逼逼赖赖了。

他本来在家里刷着网课,玩着游戏。没想到一个月前穿越到了大唐终南山中,成为了农户之子。

在农户家里生活,睡着稻草铺的木榻,吃着糙米,还要顶着烈日下地种田,肉要隔上几天才吃得到一小块。

不过,他已经将农户一家视作亲人,虽然生活条件很差,但是父亲李拐腿、母亲李氏、小妹李丑儿都待他极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