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取代少帝开始
第036章:蔡邕(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李儒离开董卓府邸后,就派出上万兵丁,收拢洛阳城附近的流民,又让部下文书登记造册,按户统计,得流民一万六千余户,人口四万余。

李儒又下令动用军粮,用米汤吊住流民性命,然后派遣数千步卒,将流民送往函谷关。

函谷关守将此时为刘琦,乃秦斌具现之人。

刘锜是南宋初年名将之一,按《宋史》里的评价,‘张、韩、刘、岳,并为名将’,张是张俊,韩是韩世忠,刘是刘锜,岳就是岳飞,刘锜能与岳飞并列,就能说明刘锜的本事也不小。

函谷关乃两京交界地的要冲关卡,既然孟珙被调到了弘农郡,并且有南下攻略南阳郡的念头,秦斌就不能将函谷关随便交给他人。

所以才具现了非常善于指挥弓弩手的刘锜作为函谷关守将。

刘锜得知董卓送来‘商品’,也不客气,让麾下校尉带着五百兵丁和两百文书出关,在关外二十里地的位置上设置登录点。

然后派人通知护送‘商品’的董卓部将,说是一切明码标价,只需登记造册,百姓入关后,就立刻发放‘货款’。

而护送‘商品’的董卓部将就是当日被俘的董旻,此时董旻看着那些流民百姓们一户一户排着队,去登名造册,然后另一边还有好几名文书在核实数据,并统计价格。

甚至还有文书跑到董旻面前,告诉董旻,只要保证百姓不在运送路上饿死或病死就能交易,并且青壮和年轻女子价格更高,孩童也不差。

并且那文书还说了,若是护送百姓时粮食欠缺,为了不饿死百姓,函谷关可以预支一些粮食用来补贴百姓迁徒时的消耗。

董旻听的一脸懵逼,又看了看井然有序的‘交易’现场,董旻总觉得很违和。

虽然总觉得很是不自在,很违和,不过董旻还是顺利地完成了这一趟的交易,带着数十万石的粮食火速赶回洛阳。

而洛阳城中的董卓,正在朝廷里大发雷霆,并顺势将袁逢一家全部收押。

就在一切处理好后,董卓就听闻董旻带着粮食回来了,也就连忙召见。

此时董卓身边还有李儒,以及与董卓算是亲近的蔡邕。

董卓对蔡邕倒是没什么忌讳,当场就让董旻将交易过程细细一说。

董旻当然不敢隐瞒,一口气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都说了出来。

很快,等董旻说的口干舌燥,总算把事情说完了,在场的董卓、李儒、蔡邕都脸露古怪之色。

一想象函谷关前的画面,总觉得有什么违和的地方,却有说不清。

不再多想,董卓就出言确认,“叔颖,那五十余万石粮食可有掺假?”

董旻连忙摇头说道,“回大兄,旻亲自确认过,绝无掺假,都是上品梁米。”

董卓等人一听,都相视一眼,李儒更是摇头笑着说道,“还真是,只能说弘农王大气魄。”

董卓与蔡邕先后点头,也只能这么说了。

而董旻又忽然说道,“对了大兄,我离开函谷关前,那函谷关守将派人告诉我,说交易并不限定粮食,还能换取汉军制式军械,甚至战马都可以。”

董卓等人一听,都瞪大双眼,董卓更是连忙问道,“叔颖可没弄错?”

董旻点头说道,“并无,我还从函谷关守将那里要来了样品,函谷关那边做过保证,说是将来交货的时候必定和样品质量一样,否则假一赔十。”

董卓眉头挑了一下,就让董旻将样品都呈上来。

等样品呈上来后,董卓等人围观一通,发现都是精良的汉军制式军械。

标准汉军制式环首刀,皮铁交替的扎甲,造工精细的戟与矛,还有当年北军制式用长弓与箭矢。除了没有大黄弩,这完全就是北军全套制式装备。

这种等级的装备,在当年也就只有北军数万精锐才能装备。

李儒看了这些装备后,倒是疑惑地说道,“莫非弘农王接收皇甫嵩部众后,就全员换装了?儒可不认为弘农王会将皇甫嵩部那些精锐北军全员裁掉。更不认为弘农王会蠢到把最精良的装备卖给我们。”

董卓与蔡邕连连点头,都认为这些汉军制式装备来源于皇甫嵩曾经的数万部众。

董卓没有继续去多想,而是直言道,“文优,这事情可以办,我部这两月鏖战,军械什物消耗巨大,本来我还想着强征治下匠人来为我部效劳,好补充缺口,现在却算是解决了。

而这些装备皆是精品,若是能大规模装备这种北军制式装备,我部实力将更上一层。

文优,此事交由你全权处理,叔颖全力配合文优。”

“喏!!”

......

傍晚,蔡邕回到自己的府邸,这是董卓赏赐给他的,府邸宏大而华贵,堪比王侯府邸。

只是蔡邕家人丁淡薄,蔡邕的兄弟早在先帝在位时,蔡邕被流放的时候就辞官隐居了,而蔡邕妻子早亡,膝下只有一双女儿。大女儿贞姬早就嫁人了,现在偌大的蔡府也只有他与小女儿昭姬一起住。

蔡邕本来与那些蔡家兄弟一样,打算脱离官场,隐居田园,蔡邕也是这么做。

在去年之前,他带着小女儿昭姬一直在扬州隐居。不过却不知道怎么被董卓知道,并被董卓强征入朝。

虽然是被人用刀子架在脖子上强行征辟的,不过,蔡邕在入朝后三日内从侍御史开始,先后历任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最后还被封为高阳乡侯,可谓是恩宠有加。让蔡邕都不知道该不该恨对方强行征辟自己。

而蔡邕对董卓的感情也很复杂,若果董卓是治世能臣,那蔡邕必定拜在董卓门下,好生辅助董卓再兴大汉。

可董卓偏偏是喜欢蛮干的人,也干出了很多遭天下人唾弃的事情,这让蔡邕心情更为复杂。

对于董卓的提携知恩,知恩必报的蔡邕当然不能忘记,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劝谏,让董卓行事收敛一些,可实质效果却不显著。

很多劝谏董卓是听他蔡邕的,只是听过后没多久,董卓就又犯了。

例如夜宿皇宫,董卓一开始还猖狂的光明正大去,现在在蔡邕多次劝谏后,却是收敛了,也仅仅是收敛了,知道暗中悄悄入宫。

对此,蔡邕都不知道该哭好,还是该笑才好。

总言之,对于董卓,蔡邕自问尽全力辅助了,就目前局势来看,董卓的处境很不好。

特别是之前,弘农王出逃洛阳初期,蔡邕就明白,董卓势力危在旦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