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江湖
十二、聊聊白蜡杆子(旧版)

小糯糯

武侠 |  传统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今天聊聊大杆子。

我第一次见大杆子的时候,心中的震撼可甭提了。

有一天,我们在院子里练功。那天师父的心情特别的好,他耍的开心了,突然回到屋中,取出一根大杆子。

这就是白蜡杆,但可不是白色的,而是紫红色的大杆子,头至尾,大概有六米长。

师父擎在手中,微微一发劲,大杆子疾速颤抖,从杆尾抖至杆首。

有如蟒蛇游动,说不出的松柔弹抖,道不尽的英雄气概!

这根大杆手把之处,大约有鸡蛋粗细,溜光水滑;越往上越粗,最顶端大概小碗粗细。

“大杆虽然是看起来是棍棒,但太极大杆却不是棍法,反而是枪法!”

师父捋捋胡子,满怀复杂的瞧着手中的大杆。

“那为什么叫大杆呢?”我好奇的问道。

“嘿嘿,那当然是有原因的。你知道我们杨氏太极拳中,历代以来最勇武的是谁吗?”

“好像是班侯吧!”

“不错!正是班侯祖师!杨露禅祖师年轻之时在外闯荡,留下班候守家。

班候祖师自幼好斗,一与人有口角之争,便拳脚相向。

杨母担心他闯出大祸,练大枪时命他把枪头卸掉。打这儿起,就有了太极大杆。

后来练习的人发现将注意力离了枪头,多练习抖杆、黏杆之后,自身功力反而增长的极快,很容易就突破瓶颈。慢慢的就形成了杨氏太极中太极大杆的独创兵器。

练时卸去枪头,战时在装上枪头,杆法即是枪法。拿着!”

师父将大杆一松,递到我手里,边用毛巾擦擦额头边对我说道。

我又惊又喜说道:“师父,这,这太贵重了!我······”

师父闻言眼睛一瞪:“你个小猴崽子想什么呢!我是让你感受感受!谁说要传给你了?你要惦记我这东西,只有等我死了!”

每每想到这里,我就忍不住感慨,真的是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有道是一语成谶!

太极大杆乃是杨氏太极门中独一无二的器械,既练功力又练兵刃。

如果说站桩是练内功的幼儿园,那么盘架子就是小学,内三合、外三合则是中学,而大杆就是高中了,也是分水岭。

有的人在这个阶段功力突飞猛进,登堂入室;有的人却如云山雾罩,分不清道在何方,一辈子难望别人项背。

我将大杆子在握在手中,入手温润,竟然有摸着玉的感觉。当然,这是因为师父常年累月练功盘玩所致。

杆子极沉,我平举起来也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你想让它听话就没那么简单了!拿在手里。略微一抖,活像是条鱼,不听话,滑溜得很。

我抖了几下,立刻胸闷气短,血液蹭蹭地都往脸上去了。

“哈哈,什么感觉?”师父擦完汗,端了个紫砂壶,优哉游哉的在一旁吸溜着茶水,瞧着我可乐。

我气喘吁吁的放下大杆子,说道:“怎么感觉像摸鱼一般?就是,就是很不得劲儿!”

师父点点头道:“月棍、年刀、一辈子枪!你当大杆是那么好练的吗!

抖大杆练的就是这股劲儿,要把体内的劲儿都练顺了,如指臂使,指哪打哪!

要练到劲力如水银装在管中,发可至首,收可至尾。

你的祖师最是擅长剑法与枪法。打今天起,你便随我练**枪吧。这根杆子乃是为师所用,你功力尚浅,先凑活用,等过段时间我带你去宁陵砍。”

其实古代的枪,少有用精钢制成,一来太重,二来韧性不好,刚则易折!

所以多数都是用的白蜡杆子。

白蜡杆最是神奇不过,通体洁白如玉、坚而不硬、柔而不折,再怎么弯也不会折断,与我们太极拳中的神韵有颇多神似之处。

二者相合,更多益思。

白蜡杆盛产于河南宁陵。宁陵地处河南东南部,东临商丘,西连睢县,是最著名的白蜡杆产地。

练大杆,就要先练大枪桩。

所谓大枪桩,其实就是站无极桩的时候单手里举上一根白蜡杆,慢慢体会身体呼吸频率和杆身抖动的频率,等什么时候感觉到自己的触觉能传达到杆头,基本上这桩就算成了。

先从短的练,然后慢慢加长,基本上到三五米就差不多了。

如马师这般长的大杆子,再以后我也没见到过了。

谁知,此行,竟然惹出了很多是非。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