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年华
124此生无悔(旧版)

男人是山919

都市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医院对于参加大病保险的人开药控制很严格:像降压、降脂的药每星期才开一回,而阿斯匹林这种药半月才开一次。

因为段野两个人都有病,没法到医院去排队,老伴儿就把大病保险所有手续和证件都委托给了妹妹白玲办理。所以,每逢开了药,白玲就把药送来了。

进了屋子里,看到屋子里气氛压抑,白玲就问姐姐:“姐,怎么了?姐夫不舒服了么?”

“不是。”老伴儿就把段野的手机显示出来的那个帖子让妹妹看。

“什么支架等于生命倒计时?简直是瞎说!”白玲看到题目就炸了,“照他这么说,医院支架不是救死扶伤,倒是谋财害命了?”

“白玲,你先别生气,看看人家说的是不是有道理?”段野提醒她往后看。

“嗯,这么说,孙主任让你支架是错误的了?”白玲一下子联想到了在医院里的情形,当时,支架的事是孙主任建议,她代表家属签字的。

“白玲,千万别这么说。我瘫痪在床不能动弹,你替我签字治病,我们怎么好怪你?”老伴儿想到这一层,自责起来。

“是啊,白玲,你和大刘把我送去治病,我感激都来不及呢,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你别多心啊!”段野觉得现在的气氛是容易让白玲误会的,连忙解释。

“即使是这样,我也得问问孙主任,干嘛让我们的生命倒计时了?”说着,白玲不顾段野的阻拦,把电话打了出去。并把免提的功能键打开了。

“孙主任你好,对不起,早晨就打扰你,刚才我姐夫段野看到一篇文章,他的思想负担很重。不知道你看了这篇文章没有?”说着,白玲把内容发给了孙主任。

“哦,这文章的内容,不用看,我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了。现在的医务界,对于心脏支架有两种意见的争论:一种是支持支架,一种是反对支架。

“反对者的意见是:支架副作用太大,而且还有再阻塞的危险,但是他们面对心肌梗死的患者,又拿不出比支架更好的办法来。

“所以,对于心肌梗死的病人,不要说我们医院,就是北京的协合医院、301医院,也都是用支架的方法来救人。

“而且,很多的事实证明,外国人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救人的。有人说,支架是找死,不支架是等死。我们对于病人,总不能让他们等死吧?”

“孙主任,你的意思是,心脏支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白玲虽然听明白了孙主任的话,但是还想追根究底。

“是啊,白玲女士,当时你姐夫的情况我对你讲过了,他不仅仅是血管堵塞,而且是心肌缺血,这种情况是非支架不可的。

“你也看到了,他到急诊室后,医生就为他滴药水了,但是他的症状一点也不能减轻,这说明药物已经不能缓解病情了。

“这样,我才建议你做支架手术的。如果药物能减轻病情或者是心肌没有缺血症状,我是不会建议病人做支架手术的。”

“哦,我听明白了。谢谢孙主任。打扰你了。”白玲这一次听明白了姐夫的病情和孙主任建议她支架的详细情况,就问段野:“孙主任的话你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支架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白玲,谢谢你接受了孙主任的建议,不然的话,我可能就像一病床的那个农场主,死到医院里了。”

“既然是这样,你就别胡思乱想,也别看那些网络的狗屁文章了。”说着,白玲气愤地把手机往姐姐的床上一摔。

“这事儿,咱还是问问国华吧!”老伴儿看到段野依然是将信将疑的样子,就想起了自己的女婿,说:“国华有文化、有知识,在北京认识的人多。也许他对这事儿看得更明白。”

段野正要打电话给女婿,白玲却一下子把他的手机抢走,说:“我来打这个电话……”接着,就调出王国华的电话号码来,

接通后说:“国华啊,我是小姨白玲。你岳父看到了那个周南仙发在网络上的一篇文章,

“说什么心脏支架等于生命进入了倒计时,你岳父的心情很沉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打听打听……”

“哦。小姨,这文章我也看过了。我不知道周院士为什么会发这样的文章?后来。我就问了他的一个学生。

“他的这位学生说,董院士发表这言论的初衷,是反对一些黑心医生把支架当作工具为医院挣钱的。没有别的意思。

“后来,他们团队的个别人为了提高文章的点击率,就把标题写成了那个样子。

“小姨,你告诉爸爸放心,董院士不是强调生命的问题,而是关注医风医德的问题。

“再说,生命的事儿,很复杂的。一篇文章岂能决定得了?爸爸这么大岁数了,难道不懂得生死由命的道理么?

“你告诉爸爸,让他按照医生要求,好好的吃药就行了。没问题的。另外,我和段小英知道爸爸的药很贵,

“昨天晚上,我们去药店买了替格瑞洛片,还有他汀,已经寄出去了,你让他按时吃就是了。有了病就听医生的,别的,什么都不能信。”

“哦,好的。你们俩真的孝顺的好孩子!你岳父最信任的人就是你了。如果你这么说,他一定会放下思想包袱的。”

“怎么样?听到没?”白玲挂了电话,就问姐夫。

“听到了。这下,总算是放心了!”段野听到了女婿的解释,心里敞亮了许多。

“你呀,如果不放心,最好是不得病,不去理疗店买那些狗屁保健食品。现在的病来了,摊上了怎么办?

“人家孙主任说,阑尾炎手术还有风险呢,但是,总不能因为风险,就不治病吧?”白玲一贯与姐夫亲近,所以,说起话来就不客气。

“好了,白玲,你一大早来了,家里谁做饭呀?”姐姐担心了,“一会儿就在这里吃点吧!”

“大刘见到我过来送药,就说去楼下小饭馆去吃包子喝豆腐脑儿,他才饿不着呢!”说完就问:“姐,你们的早饭是什么呀?不可口我还不吃呢!”

李双就告诉她:“就是小咸菜,小米粥,还有鸡蛋羹。白阿姨喜欢吗?”白玲听了,连忙说喜欢喜欢,今天早晨就在这里吃了。

段野家的早饭,比一般的退休家庭要早些。考虑到雪莲的孝老店要开门迎接客人,不能让人家看到自己的吃饭情景。

所以,一般在七点左右,段野与老伴儿就把早饭吃完,餐厅也收拾得干干净净,屋子里到处都是整整齐齐的样子。

早饭过后,段野正与雪莲一起站在门口台阶迎接第一批客人,段野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一看,还是女婿王国华打来的。

女婿告诉他,那篇文章和作者周南仙的情况,今年的《读者》杂志第10期做了详细的介绍。

原来,周南仙本人就是做了心脏支架手术的人。他怎么会咒骂自己的放支架行为是让生命倒计时呢?

听到女婿这样说,段野连忙找出自己订阅的《读者》杂志来,在第10期,果然有《医者周南仙》一篇文章,

段野细细地阅读了一遍,发现了其中有这样的文字:“非典后,他的身体频现状况:2004年得了心肌梗塞,做手术装了支架……”

段野马上就算了帐:他是2004年支架,如今是2019年,那么,此人支架后已经是活了十五年了,-这样的长寿者,怎么会是倒计时的结果呢?

于是,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原来的那种沮丧的情绪一扫而光。接着,雪莲来请示他:

“段董,昨天晚上有人向我们订购了六台机器人,我们店需要从省城孝老院批量进货吗?”

“批量进货,有什么优惠吗?”段野马上问道。

“当然了。正常的批发价是五千八百元,如果超过十台,就可以享受批量进货的价格:五千五百元。”

“嗯,那就先批量进货十台。”段野马上决策了。实际上,这样的事他可以不管的。

董事长嘛,应该是考虑长远规划的,但是,公司刚刚开办,他想还是多管些事情好,等到规模扩大了,再放手不迟。

段野想想自己的人生阅历,这一辈子就是操心的命。时时刻刻都是在忙碌着,但是,一旦没有了事情可做,他就要出问题了。

其中最忙碌的事情要数锻造厂改制时候了。为了那个改制方案,他和女婿东奔西走,好不容易把方案制定出来,让市委领导批准了,

可是当他坐上董事长位置时,就被那个马路把胜利的果实抢走了,还逼他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是的,那一下子,他停止工作了,休闲起来了。

可是那一闲,他的心里就舒服不下来了,结果,心里别扭了一年,就得了脑血拴病了。

相反,一旦有了事情做,或者是忙碌起来,他就兴奋了,心里舒坦了,精神振奋了,身体也就好起来了。

想想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的喜与悲似乎是交替的出现的。记得自己的人生第一步是入伍当兵。

刚刚穿上军装,珍宝岛战斗发生了,段野所在的炮兵部队接到命令奔赴前线,段野这个新兵凭着自己膀大腰圆的身体优势担任了炮弹装填手,在炮击对方的坦克战中负责装填炮弹的工作。

当时周围的环境是天寒地冻,零下三十度的低温,但是段野毫不畏惧的把炮弹按照要求一发一发的装入到炮膛里,一连串的紧张动作让他满头大汗,热得连棉帽子都摘下来了。

当时,自己只是一心想让自己的炮弹击穿敌人的乌龟壳,哪里还想生死的事?

战斗即将结束时,军区首长前来视察阵地看到了他,关切地拍拍他的肩膀,并把掉在地上的帽子亲自捡起来为他戴好,还问了他的名字。回到营房后,部队给他记了二等功,并破格提拔他担任了班长。

新兵入伍后的第一场战斗就立功了,而且是二等功,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

可是,就在部队讨论他的提干问题时,农村老家的那个村干部发了坏心眼儿,在他的外调信里写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就让他的提干出现了悬念。

结果,因为外调信材料上的问题,他这个二等功荣立者没有被提干,而是复员了。

好在部队首长念他是个功臣,觉得立功受奖者复员回乡务农有点儿对他不公平。

于是,就想了个主意,让他抓紧到附近的城市找一位好姑娘结婚或者是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然后,以投奔爱人生活的理由离开原来的农村,去城市安置工作。

眼看就要复员了,临时去城市里找对象哪有那么容易啊!就在这时,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一个白叔叔就在附近的北辽市重型机械厂工作,他家里可是有两个好女儿啊!

于是,他就怀着一相情愿的心情来到了北辽这座城市,开始,不敢提搞对象的事,只是说想来投奔叔叔找工作。

这位白叔叔是爸爸的好朋友,一听说段野来投奔自己,自然是热情接待,并以一个普通工人的身份,带领段野来到市劳动局要求安置工作。

市劳动局的干部看了段野的档案,知道他是一位战斗英雄,热情的接待了他,但是一看到他的出生地是山东章丘县农村,马上摇头了,说,你这样的情况我们无法接收,除非是……

“除非什么?”白叔叔问道。在他的眼里,战斗英雄来市里安置工作,怎么还这么难呢?

“除非是投奔爱人,或者是投奔父母亲。”劳动局干部解释了市里的安置政策。

“我是他叔叔,是他爸爸的好朋友。他来投奔我,不行么?”白叔叔听到这,马上急眼了。

“老师傅,这……不行的。国家的安置政策就是哪里来哪里去。农村的人口进入到城市工作,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劳动局干部耐心的解释着当年的安置政策。

“要是,要是……他和我女儿结婚,投奔我这个岳父,总可以了吧吧?”白叔叔为了自己,竟然会假设出这么荒唐的事情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