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法师
第001章:回喜神,新娘居然疯了(旧版)

墨农先生

恐怖 |  灵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1985年冬月十六,桃子坝村的姚华家迎娶新媳妇,三间草屋被红布红对联布置得喜气洋洋。

新郎官姚华身披红绸,脸上红彤彤的,有激动的元素,也有天气的原因,反正也是一脸喜气。

早上八点十五分,新媳妇就坐着拖拉机从20里外的老鹰山村赶来了,却暂时只能停留在姚家屋角的三岔路口。

大喜的日子,新娘也是一身红,红呢子大衣没过膝盖,还好,可以御寒。

但是那一双红色的高跟皮鞋有点让她受罪了,冻得双脚直哆嗦。

天气很冷,不过时辰未到,新娘只有忍着。

回喜神的时间是九点,道士先生早就算好的。

道士先生还没有来回喜神,新娘就不能踏进婆家的门,甚至连院坝也不能靠近。

只有回了喜神,新娘才可以进门。

说是度年如日有点夸张,但是时间真的难熬。

风呼呼吹着,雪花飞舞得很放肆,这鬼天气似乎专门和姚家的喜事过不去,比平时更冷。

最让新娘张梅不能接受的是,新郎姚华一直窝在院坝旁边临时搭建的厨房里烤火,而她只能孤零零、冷冰冰地站在红伞下面。

快了,八点五十了,九点一到就开始回喜神,程序也就十多分钟时间,顶多再熬半个小时,新娘就可以进屋了。

虽然姚家的土屋又矮又破,不过顶上的麦草是前几天才翻盖的,窗户上也蒙上了新的塑料子,好歹也是个遮风避雨的家。

八点五十五,姚大明开始着急了:回喜神的道士先生怎么还不来呢?

姚大明是姚华的亲叔叔,也是桃子坝村民组的组长,谁家有个大屋小事都是他当管事,回喜神的事情他经历过不少,早早的就叫人把香案摆好了。

一张四方桌,上面放着一张椅子,椅子上面绑着一把油纸伞,伞下放着一个升子,里面装着米,插着没有九柱香,三根蜡烛,还有两根竹条,那是供道士先生安放喜神牌位用的。

道具很简单,程序也不繁琐。

就等道士先生来了。

八点五十六……

八点五十七……

八点五十八……

道士先生还是没有出现。

“三公是怎么搞的?”

姚大明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坝子里来回踱着。

姚华才22岁,不知道回喜神的利害关系,他的老爹姚永福是一个大老粗,老实人。

凡事都靠姚大明拿主意,所以他不得不焦虑。

关于喜神的传说是这样的,喜神原本是拜北斗星神门下修炼的一个虔诚女子,修道成仙时,北斗星君询问她是否有什么要求,女子以手抿口,笑而不答。北斗星君误以为她是祈要胡须,就赐了她长须,因为她笑时呈喜像而封为喜神,因有长须,不再让凡人看到她的形象,从此喜神专司喜庆,却不显神形。所以,喜神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专门的庙宇,高度抽象。

对喜神的敬奉在各种礼俗活动中均很常见,尤其在民间的婚礼中一直盛行。

传说,新娘出嫁的时候,娘家的喜神就一路车马护送,确保新娘大吉大利。

到了婆家之后,必须将其迅速送返。倘若喜神一直在婆家逗留,新娘新郎都有可能会出现异象。

耽搁了吉时良辰,得罪了喜神和前来蹭吃蹭喝的各路神仙,这是犯忌讳的,轻则诸事不顺,重则会有血光之灾。

………………

桃子坝村子一公里外的虎跳峡旁边,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从草丛中钻了出来。

少年人年纪十六岁左右,却身高一米八,五官很是俊朗,只是略显稚气。

少年斜肩挎着一个幡布书包,上身穿着绿色的淡薄一副,胸前已经凝上一层薄冰,冰凌的条纹像岩壁上的动物化石一样,身子一动就哔哔啵啵作响。

脚上穿着一双白网鞋,已经被淤泥敷到脚背,只有拴鞋带的地方和裤脚挡住的鞋帮还可以看见白色。

他叫闵子墨,就是去姚家回喜神的“道士先生”。

刚刚从八里之外的马鞍山赶来桃子坝,一路泥泞走得很急,原本可以在八点半赶到姚家的,不料昨晚上和师父在事主家胡吃猛喝搞坏了肚子,一路上拉稀了两次,因此耽搁了时间。

勒好裤子之后,本能地一看手腕上的石英表,糟糕,八点五十八了,还有两分钟。

一公里的路程,而且冰天雪地的,要坏事了。

闵子墨环顾左右,无人。

怎会有人,冷飕飕的大冬天的大清早就不说了,村子里的人都到姚华家帮忙去了,没去帮忙的妇孺,也都赶过去看热闹了,等回完喜神拜完天地,大家就到新房里说四句,新娘就给大家发瓜子糖果,这是农村的规矩。

没人,这就好了,不就是一公里的路程嘛,两分钟,绰绰有余,尽管是上坡路,尽管冰天雪地的。

……………………

九点,就在姚大明站在院坝边缘东张西望不见三公影子,绝望得要骂人的时候,身后突然想起了回喜神的声音:

日吉时良,天地开张,新娘到此,车马还乡……

姚大明悬着心终于回到了胸腔。

一回头,却又是一惊,怎么是这个小道士?

半年来,三公带着这个小徒弟来村子里做过几次法事,姚大明认识闵子墨,不过是一个只会鸣锣的底层弟子而已,顶多算一个实习道士。

仔细一听一看,升子上面已经安放了喜神的牌位,小道士一言一行都有板有眼,一边念着偈语一边焚香秉烛,打躬作揖的姿势非常规范,面对牌位躬身的时候还闭上了眼睛。

于是不敢耽搁,立即从旁边的柴堆旁捉来早就捆好了双脚的大公鸡,跟在闵子墨的身后。

在香案前面念完偈语,新娘就可以靠近香案,然后道士先生就捏着九张纸钱,围着新娘转上三圈。

这个时候,姚大明就要拎着公鸡跟在闵子墨的身后,也围着新娘转上三圈。

硕大的鸡冠已经被掐破,闵子墨走上几步,停下,猛跺一脚,姚大明就将鸡冠上的血撒在他跺脚的地上。

一刻钟过后,回喜神的程序就结束了。

新娘子在几个送亲妇女的搀扶下,踩着铺在底衫赶到筛子簸箕走进了堂屋。

回喜神的事情就算做完了。

小道士闵子墨轻车熟路地把那一升插香米倒进随身背着的帆布包里,收起桌上的红包,里面是三块钱的利市钱。

更值钱的,当然是那只六七斤重的大公鸡。

一回头,那只公鸡还在姚大明的手,于是就朝姚大明走过去。

“三公怎么没来?”

姚大明左手拎鸡,右手握着一把菜刀。

闵子墨盯着他手里的菜刀,心提到了嗓子眼,嘴里含混地回答:“我师父……去塘寨陈家安香火去了……你这是……”

“哦哦,我杀鸡啊……”

姚大明一边说着,一边就把菜刀递往鸡脖子。

“不行!这鸡不能杀!”

闵子墨几乎是大喝一声,抢过去一把将鸡抓了过来。

“哦哦……呵呵!”

姚大明笑了笑,懂了。

关于这只鸡,原则上没有归属的,有时候主人家杀来吃了也就吃了,有时候道士先生带走也就带走了,不像插香米利市钱那样有个明确的说法,一定是的给道士先生的。

但是现在这个小道士要活鸡,姚大明自然不好勉强。

这只公鸡重达六斤半,少说要值九块钱,比插香米和利市钱的总价值还要多。

闵子墨自然懂得姚大明的笑意,拎着大公鸡的两只翅膀,不卑不亢地说:“我师父交待过,这只公鸡要送给闫婆的……”

“啊?”

这下姚大明是真的吃惊了。

“闫婆?三公……怎么会……”

看得出,姚大明的惊讶里隐藏着对闫婆很反感。

其实闵子墨也想不通,师父为什么会叫他把这么一大只公鸡送给闫婆呢?

但是师父的命令,他不得不执行。

“嘿嘿……”

闵子墨毫无意义附和姚大明笑了一下,拎着公鸡走了。

身后,姚大明朝着闵子墨的背影,重新笑了一下,有点阴。

……………………

闫婆家就住在离桃子坝村子南面最边上,挨着虎跳峡。

闫婆其实还谈不上“婆”,二十五六岁,顶多算个少妇。

可是闫婆没有结过婚,少妇都都算不上。

但是闫婆会下神,是个神婆,因此就成了闫婆。

说是下神,其实就一个神神叨叨的婆娘,跟疯子无异,说什么自己是天师下凡,阴师降世,能知玉皇大帝对话,能跟阎王爷打招呼。

这样的鬼话,骗骗小老百姓也就算了。

但是三公是大法师,怎么就把闫婆当成神婆看待,还叫闵子墨把好好的一只大公鸡送给她?

走出姚家两百米,翻过前面的一个土包,百米不到就是闫婆家了。

“闵子墨!”

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女孩的声音,很急。

闵子墨一回头,就看见姚筱雪,心里不觉五味杂陈,喜悦和心跳脚趾在一起,立即停下脚步。

姚筱雪气喘吁吁跑过来,一脸怒气:“你干的好事……”

咦?什么意思?

闵子墨正纳闷着,却见姚筱雪的表情正在复杂的变换着,突然换成一脸牵强的微笑:“闵子墨,我求求了,我家就一个哥哥,你不能整我嫂子啊,我们姚家还靠她传宗接代……”

闵子墨更是纳闷了,你家哥哥是谁啊,你嫂子又是谁啊?我怎么整她了?

你姚家要传宗接代,关我什么事?

难不成……不行不行,我还没见过你嫂子长啥样?而且我年纪尚小……

闵子墨心里胡思乱想着,自己差点就笑了。

却见姚筱雪突然嘴角一瘪,泪水就淌了出来,把长睫毛点缀得非常好看。

闵子墨突然很心疼,急忙靠近姚筱雪,问道:“咋回事啊?你说话啊……”

“我嫂子疯了!他们说,是你回喜神的时候,没把事情做干净……”

闵子墨不觉大惊,随即醒悟过来:“你嫂子?你是说,姚华是你哥哥,也就是说……刚才那是你家?”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