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我有一口泉
第20章 变化的假期(旧版)

种田爱好者

轻小 |  日常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众所周知,学生一年有两个长假,暑假与寒假。

暑假的时间长达两个月,当然,阶段毕业生的暑假时间更长一些。

寒假的时间,只要没有农历润月,一般都是一个月左右。

其实,在石磊小时候,一年有三个长假!

暑假、秋假和寒假。

暑假又称为麦假,就是小麦成熟时放的假,时间为3个星期。

因为以前没有收割机,所以大家都是用镰刀收割小。

收割完的小麦需要放在场里,有的用石磙轧一遍脱粒,有的则是放在大马路上,让来往的车辆帮忙脱粒。

脱完粒的小麦还要借助风力把土和麦糠筛掉,最后装进粮仓储存起来。

由于场的面积不大,十几亩小麦需要上述流程重复四五次。

农村的孩子们麦假根本没有作业,大家都得帮着干农活做饭,或者捡麦穗。

即使是老师,也得忙着收割小麦。

孩子们最喜欢捡麦穗了,大人们不舍得给零花钱,自己赚呗。

最勤劳的小姑娘一个麦假能捡200斤小麦!

1斤小麦9毛钱,200斤就能赚180块钱,够一个孩子过一年的奢侈生活。

那时候的冰棍1毛钱1个,还是水果味的。

吃一根辣条,然后含一口冰棍,感觉人生达到了巅峰,嗨的不得了。

麦假是为了收获小麦,秋假则是为了收获大豆和玉米。

因为秋假经常遇到雨季,所以秋假的时间长达一个月,比麦假还多一个星期。

小孩子和大人对雨季是两种态度。

虽然在雨季来临之前就完成了对大豆的收割,但是也只能放在场里,还得买大号的塑料布盖上。

即使是这样,也无法阻止那些爆裂的豆荚,凡是落在地上的大豆,只需要1个晚上,就变成了豆头,雨季结束,都变成黄豆芽了。

雨季却是捡鱼的好季节。

没错,捡鱼!

能够迎着困难前进,人们赞美这种品质为逆流而上。

好多鱼类也喜欢逆流而上,尤其是鲫鱼。

前面说过,石家村的北面的池塘到了雨季会连成一片王阳,在雨季之前一个个都是独立的。

雨季来临之前,孩子们在两个池塘衔接处搭建一个斜坡,雨季开始后,地势高的池塘会往地势低的池塘漫水。

那些喜欢逆流而上的鱼儿就会聚集在搭建好的斜坡处,等着人去捡。

大鱼也喜欢串门。

有一次石磊和小伙伴们捡鱼的时候,突然看到两个池塘联通处泛起了巨大的水花。

就像是有个十几岁的孩子在那里瞎扑腾闹出来的动静。

当时石磊他们以为是水鬼,吓得把捡到的鱼都扔了,扭头就跑,好长一段时间没往那里去。

时隔四五年后,石家村的人抽干了其中一个池塘,发现了两条半米多长的草*鲤鱼。

石磊在看到那两条大鲤鱼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水鬼案破了,也只有这种大家伙才能闹出那么大动静。

孩子们捡完鱼,回家还能吃豆芽菜,荤素搭配,营养加倍。

雨季对玉米的影响也很大,会让玉米结出孢子乌米来,乌米虽然能吃,但是却大大的降低了玉米的产量。

后来,有了收割机器,麦假和秋假都取消了,合二为一,变成了暑假。

长达两个月的暑假,相当于麦假的时间延后,秋假的时间提前,名副其实,让学生们完全错过了酷暑。

唯一不好的让某些缺德老师发现了商机。

首先是捡麦穗。

谁没完成作业,谁上课打瞌睡,谁测试不及格,统统被派到外面捡麦穗去,捡的数量少了还不行。

那时候老师权力大得很,拿皮鞭抽学生,学生家长都不带吱声的,还会夸老师抽的好!

小学生被打只能忍着,初中生和高中生被打的厉害了,就经常反抗老师。

那时候的初高中男老师上街都提心吊胆的,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冲出来一帮拿着粗棍子的学生。

第二个就是给玉米剥皮。

玉米收割机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以前都是人工剥皮,忙完后累的手指酸痛。

下命令的还是那种老师,倒霉的还是那批学生。

谁没完成作业,谁上课打瞌睡,谁测试不及格,就得去剥玉米皮。

思想品德老师让学生背知识点,错一个字剥一个玉米!

提问一节课,后果就是一亩地的玉米全被学生承包了。

石磊回到家乡第十天,秋收开始了。

有的玉米品种成熟早,玉米皮和籽粒全干了,这种用收割机收获最快最方便了。

但有的玉米品种成熟晚,玉米皮还是青色的,为了避免接下来的雨季,也得提前掰了,就只能用人工了。

PS:罚捡麦穗那个是我听高中同桌说的他小时候,剥玉米是我初中时候遇到的,我被罚了11个……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