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1
第五章 家庭会议(旧版)

解脱

都市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安思成!你-抽-烟-了!”朱丽芳拎着安思成的短袖衬衫冲到客厅叫道,“有什么好事,你这么激动!”

安思成长出了一口气,把今天看病的经过原原本本对妻子讲了一遍。

一会儿皱起眉头,一会儿兴奋,一会儿紧张。朱丽芳听完后,拍了拍胸口,在客厅里来来回回走了好几个来回。晃得人头都快晕了。最后朱丽芳如释重负似的也长出了一口气,分析道:“也就是说今天要是去晚了,这个证就是别人的了!”

安思成不停地点了好几下头回答:“是呀!别人都在卫生局候着呢!我们要是迟了点,没赶到清平还在办公室,这指标就是别人的了。那个叫田英英的家里,可能还有点身份,钱科长最后还暗示她去找局长。她下楼去了,可能去找人找局长!”

安思成怕安胜没看出来,就指点儿子说:“他翘翘大拇指就是让他去找局长,大拇指是代表最大的意思,卫生局里就是指局长。局长办公室一般都会在上面,不可能放在一楼,姓田的下楼,肯定是去找别人来说情。”

母亲惊叫时,安胜就从房间到客厅了。他看到父亲有点口干,就赶紧帮父亲倒了杯凉开水,递过去,接下话介绍:“我站在钱科长旁边看到了,钱科长接到这本子时,这个本子上的省里的章子是盖好的。也就是说,一个指标一本证,浪费了就没有了。照片上的红色的骑缝章我推测应该是在档案室盖的!”

安思成一口气把凉开水灌下肚,打个饱嗝,又拿起行医证,每一栏每一个字,仔细地欣赏着,似乎平生就没有看过这么精美的艺术品。“听那个话音,那姓田的本来是要去医院办公室找清平的,幸好钱科长拦了一下,否则,不知道是她先到,还是我们先到。否则啊,就真是难说了!”

安胜提醒说:“爸,你药吃完了,还得去付院长那。”

安思成抬起头“那是肯定的。”

朱丽芳说:“为什么?熏死人了!”

安思成加重语气说:“为了安胜!为了让清平对胜儿多加关心,有我在,清平对胜儿的关心程度肯定要高出不少,不论医术,还是其他方面。”

安胜又接过来说:“也为了爸的身体。付院长说了,爸的胃病是慢性病,患病时间太长,没有几个月到大半年是好不了的。而且不能中断。只要爸的身体健康,我们全家全体成员才能有进步的空间。”

安胜又笑着调侃道:“妈!您要是怕中药熏着,那我以后只能离你远远的。有可能我这辈子会从医。”

“不管你考到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医术是不能荒废的。”朱丽芳叮嘱了一句,停了一下,她又想到,“能不能让清平帮忙考中医学院?”对于女人来说,子女的前途比什么都重要!

安思成把行医证轻轻地放在饭桌上,转过头对朱丽芳说,“清平说,医科方面的大学,属于文科的只有医管专业,这个专业只设在西医那边。中医学院没设这个专业。而西医学院那边,清平的意思是,他关系不硬,帮不了忙。”

朱丽芳“噢”了一句,就没作声。

安思成突然想起什么,问安胜:“你在付院长的办公室里说,中医的四大经典和四小经典你都背过。你什么时候背过的?”

“胡吹的,当时不就是想搞个农村行医的证明,不这样说,怎么开口?还好农村行医证没搞到,却办了一个正式的城乡通行的医师证。再说啦,家里这些医书,我都仔细地看过,什么中药用法、品性,还有简方啦,我好歹多少知道一些。真要是问起来,糊一糊,还是没有问题的”。安胜晃着脑袋,滔滔不绝地显摆。

他又学着安思成的模样,长叹一口气,“虽然没有机会读中医学院,但有行医证,以后好好研习医术,这也是一条路。以后考个函授搞个中医文凭,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当然啦,今年高考,我肯定走的了,只不过不知道走的是重点、本科、还是专科!反正中医我不会放弃。诸多偶然,决定这是必然。技多不压身。要是专科,我就一定考个函授或自考本科,看看有没有机会冲下研究生。”

朱丽芳看着儿子调皮的样子,觉得好笑;又听儿子说到读函授,觉得自己夫妻都是教师,如果儿子都没教出来,很没面子。再说高考连估分都还没有开始,儿子就说读函授,心里很不舒服。正准备说儿子两句,又听到儿子说今年肯定走的了,悬起来的心又放下来。终于等到儿子说完,朱丽芳实在忍不住,准备训儿子两句。憋了那么久,发现又没什么说的,只好随便念叨一句。“你这也想的太远了吧!”

安胜笑着说:“这叫计划、规划,是我人生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吧?!”

朱丽芳看到儿子异常兴奋的样子,知道现在自己说一句,他会有十句等着。索性转过头,对安思成说:“胜儿还去燕京吗?”

安思成果断地说:“去,当然去,我在清平面前已经提了这事,清平让胜儿从燕京回来后去找他,他安排个老中医让胜儿跟着抄抄方。让胜儿去首都,见识一下,知道天有多大、地有多宽。对他经后的发展有好处!”

朱丽芳觉得没什么说的了,拿起安胜的医师证,转身往房间去。“证先我收起来,要用的时候,再来拿。不错,你们还知道复印了两张。保险”。

“是胜儿说要复印的。”安思成很有成就感地叫到。他认为儿子考虑的周到,是自己多年细心教育的功劳。

下午下班后姐姐安红和姐夫李高峰回来,大家又兴奋讨论了一阵。大家说等安胜从燕京玩回来,就帮他买些书,以及安胜好好学,以后全家人看病就找安胜了,等等。说到最后,好像安胜现在就已经是名震中外的绝代神医了。

还是朱丽芳看看时间不早了,要煮饭了,就先停下畅想。“红儿跟我去煮饭。老安自己去煎药,你用小煤球炉煮。峰儿去楼顶洒两桶水,给房子降降温,胜儿洗下地,再把席子抹一下。”部署完成,她带着安红舞着开水瓶,甩开秧歌步,下楼去了。

夜深了,安胜在席子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上辈子,七月十号这天,他一直待在家里,什么也没做。只是偶而无聊,把高中的东西收拾了一下,因为不知道成绩,所以只是把高考资料分门别类,总共化费不到十分钟。

重生回来,安胜知道自己要什么了。但他不记得中医学院有没有医管专业。也幸好不记得,否则就没有今天的一切。还有,听到付清平说师带徒的事后,安胜脑海中,似乎依稀有印象,师专同学里有人提到过办医师证这回事!

不过说回头来,这为考医管专业而办的证,只是安胜的一个借口,他主要是想带父亲去看病。

上辈子因为父亲是老胃病,症状一直没有深入发展,所以全家人都没有太在意。因为母亲不习惯中药的药气香味,所以父亲不舒服了,就用西药缓解一下。到了确诊为癌症,已经到了癌症中期。记得开刀后,父亲为了挣命,听人介绍到省肿瘤医院寻求更好的治疗。谁知,那里的“砖家”都是吸血鬼投胎的。治了两个月,化了无数的钞票,治到最后安思成竟然连站的力气都没有了。李高峰借了台吉普车,把父亲从省城拖回家,三个月不到,就去世了。

记得从省里回来的路上,中间停车休息时,安胜搀着父亲下车,父亲靠着车门上勉强站在路边,激动地眺望着近田远山苍翠多彩的秋色,贪婪地呼吸着田野里自然纯净的空气,长叹一声:“找死啊!”泪水潸然而下!

父亲死后,安胜就发愤自学中医。十多年来,能找到的中医书籍他都学习过。他知道西医治癌症,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但他想了解一下,中医治这病有没有用。可惜一直没有临床的机会。一些名家医案里提到的治法,也没办法证实。

重生第一步,安胜踏踏实实地走出来了,很成功。第一,父亲已提前开始治疗;第二,网上说,付清平后世在广市是排前几名的中医专家,虽然安胜没找他看过病,但医术应该不差。如果这还不能改变父亲的命运,那么安胜也无能为力了;第三,自己获得了中医行医资格,前世自学了那么长时间,终于可以亲自去实践。而且因为这个行医证,母亲应该不会对中药的味道那么反感了,父亲的中医治疗也可以持续下去,母亲以后也不会倒在西医西药的副作用上。第四,有了这个医师证,安胜就算以后碰到如上辈子那样走麦城的时节,也还有其他路可以走,不至于被困死在桑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